返回 首页

重生六零纪事

关灯
护眼

重生六零纪事 第92节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六零纪事!

两个人像是打哑谜一样,江一留明白了他的意思,还是和上辈子一样,那场改变了华国进程的会议估计还是会在老时间召开,他虽然提前和程爷爷聊了那么多,可是历史的节点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1978年的年底,改革的巨浪就要打响了。

第133章 二更

“大妮, 有你的电话。”

职工委的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来到江大妮所在的办公室。当初上中专的时候, 江大妮报了会计,现在她和江大姑就在同一间办公室里,相互有个照应。

江大妮正在算这个月的进货表呢, 好奇地看着来人, 现在电话可是稀罕的东西, 整个纺织厂里除了厂长的办公室,也就厂委和厂办各自装了一台,像是老家青山村, 由于在山沟沟里, 至今还没装上一台电话。

江大妮想不出是谁打电话来找她。

“是个年轻的小伙,说是你弟弟。”那个中年妇女有些急切地催促道,她还有事呢,那有空等她墨迹。

“小宝打电话来了!”一旁也在算账的江大珍抬起了头来,“大妮我和你一块去,也不知那孩子有什么事。”

江大珍拉着侄女往职工委走去, 她还想像侄子打听打听自家儿子的情况呢, 两个月都没个消息回来,打电话去学校,解释也是千篇一律的保密,江大珍心里慌得很,想让侄子去儿子学校打听打听。

“小宝。”江大妮接过电话。

......

“什么!”电话那头也不知说了什么,江大妮显然有些吃惊。

......

“不行,我不要, 这怎么行呢。”

......

“不就是几件衣服吗,好,好。”

......

江大妮恍恍惚惚地挂了电话,江大珍还有一肚子的话没说呢,看侄女这副表情,吓了一大跳,不是出什么事了吧,紧张地看着江大妮。

职工委办公室里也做了不少人,都好奇地看着江大妮,厂子不大,尤其是像职工委里头,一群家里有点背景,每天闲着没事干的小媳妇老太太,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聊八卦。

江大妮的弟弟是渝川县的高考状元,这是厂里人都知道的,当初江一留的成绩出来,江大珍和江大妮在厂里发了不少喜糖。现在他打电话过来,是出什么事了?大家在心里头想着,恨不得竖起耳朵听江大妮讲话。

江大妮自然注意到了办公室里头众人八卦的眼神,拉着大姑走了出去。

“小宝走之前让我帮他做了件旗袍,他说,那件衣服,他卖了整整三百块钱。”江大妮的声音都是颤抖的,三百块钱,她在厂里得干上四五个月呢,可是那件旗袍,就做了一两个月,还是在上班之余做的。

江大妮的头有些发昏,被这突如其来的巨款冲击了心神。

其实一开始白奶奶托夏艾把钱拿来的时候,江一留是不愿意收的,毕竟自己有求于人,那套衣服就是敲门砖,白奶奶愿意穿,他还得谢谢人家。只是白奶奶执意要给钱,还说很满意那件旗袍,又订了两件。不仅如此,白奶奶在穿着那件旗袍出去的时候,瞬间引起了首长夫人的注意。毕竟因为那几年风波,现在好的裁缝和绣娘可不好找了。

陆陆续续,江一留收到了九个订单,价钱就定五百块钱一件。时间不急,对方也知道刺绣是个耗时的活,只要衣服满意,一年都等得起。江一留知道,这其中,还有白奶奶的面子在里头。

“多少钱!”

江大姑家的条件算是富裕的,也被这价钱吓了一大跳,什么衣服这么金贵,都足够买一辆自行车了。

“三百块,小宝说还有几位夫人也想托我做衣服,一件五百,每位都交了一百的定金,用来买绸缎和丝线。”

江大妮的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激动,之前那件三百块钱的衣服,外加剩下九件的定金,足足一千二,买下小学旁的楼房早就绰绰有余了,弟弟那天的提议她又何尝不心动,只是量力而为,那时的她可没有这个底气。

“小姑,你说这不会出事吧。”江大妮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这私底下的买卖是不被允许的,要是被人发现,那可就完了,她不仅担心自己,还担心弟弟,他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前途可不能因为这种事而毁了。

“怕什么。”

江大珍看了看四周,确定旁边没人:“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你一没偷二没抢,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有本事花这么多钱买衣服的,那能是一般人吗?”

江大珍点了点侄女的脑袋:“小宝既然给你介绍了这个财路,你就好好做。”她以前还觉得侄女学什么刺绣是闲着没事干,现在看来,这简直就是生钱的金饽饽啊。只恨自己手粗,学不来这种细致的活。

“九件衣服,你一个人做的及吗,仔细别累坏眼睛。”江大姑有些担忧的问道,侄女和侄女婿都是工人,本来赚的就不少,加上这一个外快,以后她就不用担心他们的日子了。

“来得及。”江大妮点点头:“小宝说了,对方不急着要,我就按着他信上写的那样,每隔一两个月绣完一件寄一件就成。”白奶奶一直都教导她,绣娘最重要的,除了手就是眼睛,千万不能仗着年轻,把眼睛熬坏了,白奶奶就是年轻的时候急着攒钱赎身,没日没夜地做绣活,现在年纪大了,视线也模糊了,看东西都不清楚。江大妮一直引以为戒。

“那就好。”江大珍没时间概念,可是一两个月听上去也挺长的,应该不急。不过她还有一点要提醒侄女:“亲兄弟明算账,这顾客是小宝帮你招揽的,于情于理,你都该给小宝一点佣金。”

亲姐弟之间,最担心的就是扯不清钱财的问题,一直稀里糊涂的下去,以后很容易因为钱的关系闹矛盾,现在再深的感情也禁不起消耗。

“我知道。”江大妮点点头,“小宝在电话里说了,那些人都是他室友帮忙介绍的,所以这衣服每做成一件,都要给对方一成的佣金,至于小宝,法子是他想出来的,每件衣服也是一成,他说了,以后会给我找些固定的款式,如果买家选的是他设计出来的衣服,那就给他三成的钱。”

现在那九件旗袍的款式,江一留让她自己照着到时候寄过来的信件上写的雇主的身材、气质和要求来做,所以只要去掉其中的两成,这样,还有足足四百块钱呢。对于之前一直免费帮人做衣服的江大妮来说,去掉一个零她也足够满意了。

是以,江大妮一点都不觉得弟弟这个做法太生分,反而这样才让她好受些,毕竟没有弟弟,她压根不知道,原来自己做的衣服还能卖钱,而且能卖出这么贵的价格来。

江大珍听罢松了口气,只是好奇,自家那个小侄子,居然会先一步提出这个分成的法子来,她以前以为,对待大妮几个,那小子打算无私奉献到底了呢。

*****

这边,江一留也在和夏艾正式签订合同。

“你这么有信心年底的政策真能像爷爷他们计划的那样顺利推行?”夏艾看着眼前的合同,钢笔的笔尖点在纸上,晕出一团墨痕。

“当然。”江一留想也不想的回答,即便没有上一世的记忆,从现在的国情看,改革开放的推行,也是民心所向。

“我只是帮你送了一件衣服,就拿你一成的干股......”一件五百块的衣服抽成五十,夏艾也不缺那点钱,只是对面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的心思,他还有些猜不透,他总觉得,现在看上去很少的一成股份,将来或许会给他带来想象不到的利益。

“这是你应得的。”江一留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止步于私人订制,在这么好的时代,他知道无数后世流行的服装趋势,不借机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那是他傻。

自古以来,女人的钱是最好赚的,上辈子的江来娣过得再艰难,也会给自己买一支平价的口红,买一件新衣服,别说在对待视若亲女的美玲身上,花在她装置上的钱更不在少数了。

江来娣都如此,那些条件更好些的女人,她们的购买力更不用小觑了。

上辈子,国内的女性都以拥有国外的奢侈品牌为荣,这辈子,江一留希望能创立一个不亚于外国的服饰品牌,他给夏艾的,不只是大姐做的旗袍的那一成股份,而是他将来想创办的公司的股份。

扯大旗拉虎皮,有夏艾这么一个金大腿在,他没道理不利用。短视看来,似乎白白给他一层的干股很吃亏,可是从长远看,有了夏艾在,那些等公司做大后想要动歪脑筋的,可就得掂量掂量夏艾后头的势力了。

这是一个双赢的事,夏艾看了眼江一留,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两个人互看一眼,笑的意味深长。

******

1978年12月十六日,中国和米国恢复外交

1978年12月18日-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凤阳县小岗村展开,愈演愈烈,从川省朝临近省市扩散.....

在这一年底,发生了许多让整个国家为之震荡的大事,对江一留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政府明文发布的经济改革,支持发展多种经济,允许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他终于能够光明正大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了。

******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胆大的和聪明的人,政策刚出来不久,华清大学的校门口就已经有了几个卖餐点的小餐贩,价格比食堂贵一点,但胜在东西好吃。像是一个从东北来的大叔,卖的就是他们家乡特色的煎饼果子,学校里头没有,大伙自然乐意买个新鲜。

不过,这年头对小摊贩的接受度还是比较低的,即便知道政策允许了,还是会在心里头鄙视这些第一个站出来试水的人,觉得他们这是小资思想,是资本主义的残留。

将近二十多年的想法,哪里一下子转的过来,反正在当下,这些做私人买卖的,都是被瞧不起的存在。

据江一留观察,三四毛一个的煎饼果子,一天能卖出去两三百个,除了学校的学生,一些路过上工的工人也乐意偶尔买一个,除去米面粮油的成本,一天起码能赚二十块钱,一个月就是六百块钱,足足是十个普通工人的收入。

江一留和姜文成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姜文成还不信,自己一早起来爬去数数,回来时整个人生龙活虎,说是要去拜那个煎饼师傅为师,跟着一块去卖早点去。还是江一留把那个一头热的人给拦了下来,才没让他丢那个人。

这么好的赚钱生意,人家傻了才会让他分一杯羹。

所以说,现在胆子大点愿意动动脑筋的,基本在接下去的几年都能赚出丰厚的身家来,那些嘴上说着做生意低贱的人,只要尝到了这里头的甜头,就再也爬不出去了。

你看煎饼果子的旁边,没过几天就来了一个做粢饭团的中年女人,那是那个东北大汉的妻子,老家是南方的,她们那的特色早点就是粢饭团,可以加各种馅料,还搭着豆浆和都城人爱的豆汁卖。

这样两个平凡的,被大众瞧不起的小夫妻,一年的收入,都快顶得上国家领导一年的工资加补贴了,远远碾压了现在备受尊敬的工人,你说说,这到底是谁瞧不起谁。

当然,这年头的精神荣誉胜过物质荣誉,娶妻嫁人最在乎的还是对方的家庭成分和对方的职业,没房没关系,家里拖家带口没关系,只要是个工人或是军人,有的是对象等着介绍。现在,乃至之后几年,那些下海经商的人,赚再多的钱,在相亲市场还是处于劣势的。

江一留不太在乎这些,而且他现在还是大二的学生呢,不需要去担心这个。在这些日子里,他转遍了整个都城对外出售的房屋,想要选一处合适的商铺。

“租金一个月八十,你要是想买,三千六,不二价。”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对着江一留说到。

这个价格还在他的接受范围内。江一留朝着四周看了一圈,大约两百平的大小,他算了算,除去厨房,装修好的话,大概还能放的下十六七张桌子,对于一个刚开业的火锅店来说,大小刚刚好。

主要现在市面上,地段好,价格也能接受的起的,也就眼前的这个铺子的。

江一留心中估算了一下:“三千四,我可以立马交钱。”装修也得花一笔钱,他这些日子虽然靠空间内的东西赚了一笔,可也得省着点用。

“太少了,三千五百八。”男人摇摇头,显然不满意江一留叫的价。

最后,两人谈到了三千五,一手交钱,一手交房。

江一留拿着房契,看着这个对面就是医药厂和不远处的市委办公楼,心里很满意。

他现在还是个学生,肯定没有太多的经历花在生意上,要是想要走饮食这一条,最简单的,就要数火锅了。都成人本来也喜欢吃锅子,尤其是冬天,来一个热腾腾的火锅,一家子或是一群朋友,吃的浑身冒汗,别提有多爽了。

苗老太有自己调配锅底的独家秘方,麻辣的,酸辣的,清汤的,菌菇的......好些个花样,每年冬天,都吃的一家人一脸满足。

不过现在可没有空调这玩意,一到夏天,就没法做火锅了,江一留还得想想,等天气热起来了,有什么简单不麻烦的东西能做。

想的简单,等真正开始操作起来,江一留就遇到麻烦了。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最近有争议的两点。第一点,大家觉得我写的很啰嗦吗,恶意注水我保证是没有的,只是我不确定我想要把事情讲清楚在大家看来会不会太繁琐了,因为有些事情总觉得不写明白会引起误会。如果是的话我会注意,以后发文前缩一缩( (>﹏<)只是因为我习惯了自己的写法,要改的话请大家给我点时间)

第二点,关于那五千块钱,大家的总论点可能是那钱是爷爷奶奶攒下来的,别人不能说分就分,可是在小宝眼里,这五千块亲并不是很大的一笔钱,比起因为这个钱造成的隔阂,他宁可把钱分了,也不是圣母,如果你有几百万,让你拿出几万帮帮你很在乎的亲人你肯定也不会介意的。当然,直接给钱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他会认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大家不用担心他无限制的帮助几个姐姐。有了这次的经验,他会学着用更正确的方式让几个姐姐过上好日子的。

而且最主要的,小宝愿意帮几个姐姐,不是因为他圣母,而是他们之间的好都是相互的,大姐没多少钱,可是愿意因为小宝的一句话,没日没夜的做旗袍,有了布也会替妹妹弟弟做衣服。他们之间的付出是相互的,不是小宝一味的在倒贴,这也是他愿意帮助几个姐姐的原因。

第134章 火锅店

开一家店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就是你得有一个铺子, 江一留这些日子走街串巷也是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开店地址。现在人均的消费水平并不高, 即便是在都城,很多家庭也只是处在满足温饱,稍有富余的状态, 让他们偶尔花个几毛钱去吃个煎饼果子他们也许乐意, 可是让他们花个几块十几块去吃顿餐馆, 那就稍稍有些肉痛了。

所以,在餐馆的地址选择上,必须考虑到周围的消费力和消费心态。

医药厂和市委办都是属于国家单位, 拿的都是高工资, 尤其是市委办的,家庭条件远远处于这个时代的中高层,这些人,都是火锅店的潜在消费者,他们有充裕的收入,也有一定的向往小资生活的情调, 这也是江一留宁愿花大价钱也要买下这间铺子的原因。

你们可别觉得去火锅店吃饭乱哄哄的哪里来的情调, 这年头,只要是下馆子,别管洋的中的,那就是一种气派。

场地选完了,那就是装修的事了。

现在城里还是有不少劳动力的,可是江一留对火锅店的装修可不仅限于现在普通的石灰抹墙,打几张桌子就算数了, 如果想要将店的规模做大,一开始的格局绝不能这么简单应付了。

只是这搞设计和搞装修的人才现在哪里找去,江一留就差眼前抹黑了,设计他还能自己想想,可是动手,他也没法一下子培养出一群装修工来啊。

他找了许久,才找到两个当初专卖给达官贵人打制家具的老木匠,又找了一个石雕的老师傅,可是这屋子的设计装潢,还是让他一筹莫展。

幸好,一次误打误撞,江一留认识了一群华清建筑系的学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