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桥镇并不大,但巷道错落有致,东西为经,南北为纬。江南雨季总是漫长,镇上悠长寂寥的青石板小巷常年潮湿,墙上的绿苔,凛冽、绵密而安静地生长,映着高挂的红灯笼,格外的有味道。
黎烟是在深秋无意间抵达这里的。当脚踏被岁月打磨得圆润光滑的青石板,她瞬间有种无意闯入了沈从文老先生笔下淳朴的边城小镇的错觉。时间一刹那静止不动了。
小镇街巷两边是一排排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灰暗色调、粉墙乌瓦、飞檐花窗、青石板路、排门、廊檐相对、商铺林立,有小吃店、特产店、药店、酒家、招待所,门面无一例外的古朴自然,到处都是旧的气息,引得游客啧啧称赞流连忘返。
那斑驳的门廊,那暗了又红了的桃符,那铜绿的门环,让黎烟看到了岁月的青葱。当地穿着稀松平常的老人,三五人围坐深深庭院里木桌前,一板、一二胡、一盏茶,日子就这样消磨了。老人唱的是什么,黎烟听不真切,只依稀辨出声线中透着一股老绿,浅吟深诉,意境苍凉,再侧耳凝神细听,全然听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可这重要吗太不重要了。
走了很多地方的黎烟瞬间爱上溱桥镇,决定在这个举目无亲的陌生小镇安顿下来,并以最快的速度租下现在这所房子,住了进来。
住久了就知道,小镇的雨最喜欢悄无声息地来,先是如绒似雾、如棉似絮,继而细细密密,斜过屋檐、敲打窗棂、落至窗台,后而大珠小珠落玉盘。不多时,雨水便顺着屋檐往下滴落,“滴哒滴哒——滴哒滴哒——”,宛如一阕温婉动人的宋词,又仿若自然界最美妙的乐章。这时,黎烟都会停下在键盘上翻飞的手,或者放下捧着的书籍,推开轩窗,坐在沙发上,下巴搁在紧抱的双膝上,看雨看呆了去。
如果,在夜里雨仍不遗余力地下着,那绝对是听雨的最佳时间。每每这时,黎烟就打开唱机,放点旋律悠悠温暖人心的老歌,把音量调至最低,点燃檀香,把房间里的灯都关掉,只余下沙发边上一盏昏黄的台灯,屋里的暖气开足,她就盖着绒毯蜷缩在沙发上,听窗户外的风声、雨滴梧桐声、斜雨敲窗声、行人脚步声,声声入耳。夜静情幽之时,骤雨嘈嘈切切错杂弹,小雨淅淅沥沥如玑珠落玉盘,她就在这雨声中安然入睡。
是的,现在即使睡觉,她也习惯着开着台灯,桔黄的光,可以为孤寂取暖。
而平日,除了出门购买食物、晚饭后的散步以及偶尔去那个叫沁心居的茶馆喝茶,其余时间,她都是窝在屋子里。同时,除了每个月向房东交房租,每两半个月去看一次心理医生,每周抽一天去镇附近的寺庙跟着师傅们吃斋念佛抄佛经之外,没有任何的人际关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