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血之孙吴

关灯
护眼

第888章 越来越近(二)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血之孙吴!

最终,在我的命令下,我和董袭换了位置。

原本董袭是前军主将,担任水师先锋,负责第一轮作战。

但在我的命令下,董袭被换到了中军,负责保护鲁肃的安危。

毕竟我是主公,虽然我不是主帅,但董袭也不得不听从。

见到董袭有些郁闷,我心里明白,董袭这是怕自己捞不到功劳。

于是在董袭离开前,我当场宣布,擢升董袭为扬武将军。

一下子就晋升为了将军,董袭的心里再无任何的不满,对我也是越发地忠心。

于是乎,董袭坐着我来时所乘坐的走舸前往中军,我和星月则是留了下来。

接下来,将会由我率领前军,并向着江陵进发。

………

另一边,不仅仅是我方水师距离江陵越来越近,桂阳的战事也即将迎来尾声。

桂阳城,更确切地应该说是桂阳郡,其实是我方防御交州陈霸先的门户。

从桂阳南下,虽然只有一条路,但却是从荆南通往交州的必经之路。

而从交州北上荆州,桂阳也是必经之路,桂阳城因此为核心城池。

自从大汉诸侯联军失败,周泰又离开桂阳以后,陈霸先看准时机率军进犯。

虽然陈霸先只带了五万大军,但民夫却有整整二十万之众,因此称之为三十万、五十万大军也不为过。

毕竟在古时候,但凡打仗,将真实的兵力数字进行夸大一番实属正常。

何况陈霸先有五万精锐,二十万民夫,因此称之为五十万大军也有人信。

总之,现在的桂阳城已经被交州军团团包围,并且已经摇摇欲坠。

自从交州军到来后,桂阳已经整整被包围了半年之久,现在就连外城墙都已经被攻破了!

若非桂阳军民众志成城,在太守—陈震、大将—孙瑜、全琮的努力下共同修筑了一道内城墙,恐怕整座桂阳城都已经被攻破了。

现在,双方正围绕着内城墙在展开激烈的大战,在交州军的猛攻下,就连内城墙都已经摇摇欲坠了。

原本守军有一万五千人,周泰在离开后,带走了其本部五千人。

经过了半年的血战,守军只剩下了不到半数,甚至连兵员都已经换了好几茬!

毕竟桂阳城乃是桂阳郡的治所所在,作为治所,桂阳城在鼎盛时期有着十万人口。

十万人口,加上从周边各县、乡亭逃难来的百姓,其中青壮数量有近四万。

江东军乃是仁义之师,得人心,因此全城军民都愿意帮助守军一起守城。

而在太守—陈震的努力下,全城的军民、物资进行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守城方将一切力量都发挥到了极致!

若非如此,在二十五万交州军的猛攻下,桂阳早就被攻破了。

面对如此坚城,交州军损失惨重,二十五万大军已经折损超过半数。

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交州军主帅陈霸先并没有灰心,而是爆发出了十分顽强的意志!

整个交州的人口也就五百万,其中青壮有大约一百万,陈霸先带来的二十五万大军已经是交州四分之一的力量了!

交州军不仅人数众多,物资也是交州这些年来近一半的积累,就连陈霸先带来的将领也个个不逊色。

try{ggauto();} catch(ex){}

除了主帅陈霸先外,其麾下还有吴明彻、陈蒨、杜僧明、任忠四将,皆是陈霸先麾下的强将!

吴明彻(512年-578年),字通昭,秦郡人。

齐朝南谯太守—吴景安之孙,梁朝右军将军—吴树任之子,南朝陈将领。

侯景之乱时,秦郡大饥,吴明彻却将余粮分给邻里。

梁末,随周文育征讨杜龛、张彪。

陈朝代梁后,随侯安都征讨王琳,众军败没,吴明彻所部得全。

陈文帝即位后,抵御北周,督众军讨周迪,镇驻陈朝帝乡。

废帝即位后,先后诛杀刘师知、到仲举,讨平湘州刺史—华皎。

陈宣帝即位后,陈宣帝以北齐内乱,朝议北伐,吴明彻决策请行。

遂于太建五年(573年),为都督征讨诸军事,率军北上。

先克复秦郡,于吕梁大破齐军,又陆续攻克历阳、合肥、寿阳,收复淮南。

太建九年(577年),陈宣帝命吴明彻再度领兵北伐,以取徐州、兖州之地。

太建十年(578年),吴明彻被俘,北周待之以礼,旋忧愤而卒。

……

陈蒨(520年—566年),字子华,即陈文帝,吴兴长城人。

陈武帝—陈霸先侄,陈武帝陈霸先兄始兴王—陈道谈长子,陈宣帝—陈顼长兄,南朝陈皇帝。

陈蒨少时即为人稳重,举止大方,喜读经史。

侯景叛乱,陈霸先起兵勤王,其被侯景关押,险遭杀害。

及梁军克建康,投奔陈霸先营中。

554年,陈蒨随陈霸先北征广陵,其作为前锋,每战必捷。

559年,陈霸先死,遗诏立陈蒨为帝。

次年,改元天嘉。

即位后,继续完成统一江南的事业。

560年,北齐派兵配合王琳东下,直指建康,至芜湖,被陈军击败,王琳及其所立皇帝萧庄皆逃奔北齐,从而消除了上游的一大威胁。

后来,陈军又消灭了割据势力,使江南再次统一。

尽管领土大大缩小,但境内比较安定,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其历经艰难,颇知百姓疾苦,平时勤于政事,事事节俭,又比较注意农业生产,令地方官员及时劝课农桑,还曾整理户口。

在其统治期间,南方的经济文化都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566年,陈蒨病死。

………

杜僧明(509年~554年),字弘照,广陵临泽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

杜僧明早年担任新州防助,效力于卢安兴、卢子雄父子,后因卢子雄冤死而发动兵变,攻打广州,被陈霸先俘虏,遂归顺陈霸先。

他随陈霸先收复交州、攻杀元景仲,击灭兰裕、大败蔡路养、擒杀李迁仕、克平侯景、征讨北齐,累立战功。

承圣三年(554年),病逝于江州,年仅四十六岁,谥号为威,陈朝时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杜僧明虽在陈朝建立前便已去世,但却以陈朝开国功臣的身份配享于陈朝太庙。

唐代史学家姚思廉在编修梁、陈两朝国史时,便将杜僧明收入陈朝的国史《陈书》,将他列为功臣第一。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