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回到前夫刚死时

关灯
护眼

36.第36章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回到前夫刚死时!

这是防道章节, 作者追文去啦! 李曼青从厨房伸出头来, 愣了片刻才认出来, 是多年不见的大姑姐, 嫁去刘家村的唐丰莲。此时的她还没到四十岁, 头也没白, 面色白净,身材丰.满,身上穿着暗红色的呢子大衣, 下头配了条深灰色的健美裤……这一身,就是在二十年后也不过时。

唐丰莲是老唐家几姊妹里日子最好过的一个……直到后来的事情生。

大姑姐只来得及看了她一眼,就跑进堂屋去, 母女俩也不知道说了什么, 突然就“哇”一声抱头痛哭起来。

李曼青麻木的听着她们的哭声。唐丰年上面有三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作为老唐家唯一一根独苗, 突然间说没就没了,至亲之人谁也受不了。

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作为唐丰年的老婆, 倒是有种解脱了的感觉。可能是时隔太久,二十年了, 久得她已经记不清唐丰年的长相了,当然, 若像大姑姐这般面对面还是认得出来的, 但若让她在脑海里勾勒, 却是无从下笔的。

他留给她的唯一印象就是力气大,个子高,和自内心的害怕,其余的……跟一个陌生人也没啥区别。李曼青倒是想要挤两滴“鳄鱼”眼泪,但她根本挤不出来。

才想着,唐德旺和大姐夫刘建国劝着,屋里的嚎啕大哭好容易收了,只听得见两个女人的呜咽声。

“建华说的消息……爸妈从哪儿听来的?”这是大姐夫的声音。

唐德旺沙哑着嗓子,道:“他们一起下井的三个人,一个都没跑出来……”

原来是唐丰年跟着村里人在县里另一个乡的私人煤矿上挖煤,已经挖了五六年了,前两年结婚后,家里人再不让他去了,但他说趁现在的老板是厚道人,以后矿被兼并了就再没这么好拿工钱了,硬是才正月初八就出了门。

谁知这一去竟是天人永隔。

泪水未干的母女俩又哭起来。

“那是谁带回来的话?可当得准?”

唐德旺揉了揉通红的双眼,道:“建华他二哥带他去的,话也是他带回来的,说是……埋得太深了,矿口全埋死了,老板不愿再花钱挖开,咱们……”

唐丰莲带着哭音接嘴道:“那丰年就这么啥都没了?!”尸骨无存。

李曼青心头也跟着一酸。地处偏远山区的威城县能在未来的三年后脱颖而出,成为远近闻名的县级市,同它本身达的煤矿经济密不可分。但有煤的是威城县下另一个叫大渔的乡,不是唐家所在的太平乡。

整个威城县每年死在矿上的人不会少于七八个,人人都知道危险,矿井塌.方会死人,瓦.斯爆.炸会死人,甚至采矿架塌了,也会死人……但饶是如此,村里年轻人还是趋之若鹜。

二十年前,还在上一个世纪,改.革.开放的春风尚未吹到内陆山区,大山里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刨一年也挣不了八百块钱,而下矿每个月就能有一百块,正经机关单位也不过如此,确实属于高收入了!

唐丰年是老两口的老来得子,连着生了三个姑娘才得的儿子,父母年迈,姐姐们都已出嫁,妹妹还在读书,他不得不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

现在,顶梁柱没了,唐家老小真是老的老,小的小,往后生计之艰难,可想而知了。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矿上的赔偿金还是被他们信任的儿媳妇卷走了。

李曼青恨不能狠狠的扇自己两个耳光,她上辈子真是被猪油蒙了心,才能做出这种蠢事来,因为愧对唐家人,无颜面对亲生父母,她一出去就是二十年,再不敢同任何人联系。

“那咱们怎么说也要上矿看看去!”这是唐丰莲的主张,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想到弟弟的尸骨就要被永永远远的埋在百米深的地下,心口就是一阵绞痛。

唐老太哽咽着说:“我也是……这么说的,可家里没人看着,你小妹还在学校不知道消息,你兄弟媳妇性子也软,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

唐丰莲无奈点点头,弟媳妇那软脚虾,确实不放心让她守家。

“那行,不如就让她先去刘家庄,那边有我公公婆婆给她作伴,我和建国陪你们去大渔。”说着就要叫老公刘建国带李曼青过去。

李曼青在厨房里听得心头一动,上辈子的这时候,她死活闹着不肯去大姑姐家,最后闹得公婆没去成矿上,唐丰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也就无人得知,只任由矿上老板单方面的做主,给了他们一笔巨款打过去。

当然,说“巨款”也只是对唐家而言,对那些煤老板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这一世,她绝不能再这么不识大体的哭闹了。

李曼青进堂屋去,低着头道:“妈,大姐,就让我跟你们去吧。”她不敢抬头,怕她们看见她一滴泪都没有的眼睛,对于一个刚死了老公的女人来说,这绝对不正常。

“曼青怎么成?不是说坐不惯拖拉机麽?”唐老太满眼狐疑。

李曼青老脸一红,她上辈子确实够“讲究”,也够作的,农村人居然以“坐不惯拖拉机”为由,连自己生死不明的老公都不去看一眼。

“我……想去。”她低着头憋出这么一句,唐家母女都只当她是悲伤所致,还拍了拍她肩背,安慰“不怕,咱们去看看”。

“曼青从昨日中午就没吃过饭,怕待会儿路上饿,我去给她热个饭去……”唐老太忙着进了厨房,大姑姐不赞成的看了弟媳妇一眼。这个媳妇,自娶来啥也不会做,不下地,不进田,居然连厨房都不进,也就她妈这样的好脾气了,要去了老刘家,还不得被教着做人?

李曼青一看大姑姐那熟悉的“看不惯”眼神,一下就明白过来了。她在婆家没有被教做人,却在后来的二十年,被社会教会了!

那二十年里,她种过地,养过猪,进过厂,在小餐馆洗过盘子,也在高大的写字楼外擦过窗子,还在小区里做过钟点工……只要能挣钱,能还债,就是扫马路她都愿意。

是的,还债,替“真爱”还债。即使后来这几年她年老色衰,他已经弃她而去,但他欠下的一屁股债,债主可不会放过他对外的“老婆”李曼青。

才想着,就听一声“姑妈”,门口进来个西装革履,头梳得油光水亮的年轻男子。

果然,说曹操曹操到,她一生的悲剧源头来了。

罗有秀你个王八蛋!李曼青眼睛都红了。

而她,真不是个东西。

醒来,枕头都是湿的。她去招待所走廊尽头的洗漱台上洗了一把冷水脸,终究年轻,状态好,掬两捧凉水扑上去,眼下的肿都消了不少。

刚洗完,大姑姐就叫起来:“呀!曼青怎么洗冷水?也不等等,我去给你打热水来。”

李曼青笑笑,她上辈子的年纪比现在的大姑姐还大了,哪里好意思等着她伺候。

“爸妈起了没?”

“起了起了,咱们赶紧收拾一下,待会儿天亮人家就要退房了,耽搁一分钟都得多出钱呢……你说这什么地方啊,咱们要在自个儿家里,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哪里还要一分一秒的管着……待会儿啊,咱们先去医院检查一下,没问题再回家去。”

昨天颠簸了那么久,李曼青也不放心,还是得去看看才行。

几人洗漱完毕,下去退了房,那招待所是刚从国营转为私人承包的,老板娘待他们极其客气,几时回家,家住哪儿的寒暄了几句。终于,经了昨晚的“喜事”,唐家老太太勉强能有心情应付几句了。

大姐夫憨厚的问:“爸妈可要吃了早点再进城?”

唐丰莲瞪了他一眼:“吃什么饭,你忘了村里人说的,人家大医院要抽血,不能吃东西的!”

“要抽血的是曼青,爸妈哪里饿得住……”大姐夫性子憨厚老实,惟老婆马是瞻,家里条件虽好,却也做不得主。

大姑姐一想也是,唐家二老却不肯吃,只说要先去检查,饭不忙着吃,其实也根本吃不下。

这回可不敢再坐拖拉机了,大姐夫先去帮他们找了辆小马车来,他自个儿才跟着小刘上矿去料理。

宣城县的交通工具,还是以马车为主。虽说叫“马车”,却是骡子拉的。

前面有两匹骡子做动力,后头用钢管铁条焊接了一个两三米长的车架,设成三排座位,都垫上海绵垫子,上头蒙了五颜六色的碎花布,坐上去软和多了。

每人一块钱的高额车费,颠了两个小时才到宣城县。

此时的县城还是个边陲小地,县里最高的楼也不过七八层,而县医院的楼算是县里较为体面的建筑了,门诊楼和住院楼合为一体,足有五层高。

李曼青上辈子进惯了医院,什么送*鸟,安*儿,什么不孕不育,只要是听说能治不孕症的,管它公立私立,中药西药她都吃了不知多少。现在再进医院倒是不觉着有什么,轻车驾熟的去矮窗口前挂号就成,唐家几人却懵得很,大平地的人连生孩子都是在家自个儿生的,还真没进过正规医院来。

李曼青让他们等着就成,自己去取了尿,又抽了血。

“曼青果然是读书人,就是有见识,还说咱们领她来看病呢,来了倒是她跑上跑下……”

“妈你就放着她来吧,以后……没了丰年,她得学着做什么都只能靠自己。”

母女俩又沉默了。

还是唐德旺打破沉默,问:“可要去告诉丰梅一声?她还不知道她哥哥的消息,另外丰年的丧事,你们怎么想的?”唐丰梅是唐家最小的闺女,与李曼青同岁。

唐老太太又红了眼,流着泪骂了句:“什么丧事不丧事,连衣裳角都没找着片,怎么装棺?等着……等着以后孩子大了,再说吧。丰梅就待会儿去跟她说一声,可别影响她读书了。”

众人又沉默,不敢再往老太太伤口上撒盐。

现在的县医院,还没达到后世人满为患的程度,尤其是看妇产科的人不多,没等多大会儿,就叫到李曼青了。

众人赶紧跟了她进门,将那小小的诊室挤得逼仄极了,老大夫推了推眼镜,笑着问:“这是新媳妇吗?你们可别臊了她,反正回去一样会告诉你们好消息的。”

“是好消息?真怀上了?”唐丰莲迫不及待。

“尿hcg和血hcg都是阳性,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了!半个月后再来打个超看看。”

前面的英文字母众人听不懂,但话是明白了,看来是真怀上了!可真佛祖保佑!

唐丰莲又问:“怀多长时间了?怀象好不好?”

“按末次月经算,怀上五十多天了,怀象现在还看不出来……不过指标样样都好,别担心,回去该吃吃该喝喝就行了!”

众人大喜!连怀多少天都检查得出来,那真是不会有错了!城里大医院就是不得了,以后可得多来检查几次,看看孩子好不好。

李曼青也松了口气,前世每次例假推迟几天,她都满心欢喜,小心翼翼的查过,结果却是“阴性”“阴性”“月经不调”,甚至有一次还是“假阳性”让她白高兴一场……她等这几句话就像等了一辈子那么长。

有孩子了,她李曼青这辈子终于有孩子了!还是唐丰年的孩子,就是为了他……为了两位老人,她也要好好保住这个孩子。

李曼青不由自主将手放在小.腹上,那里有个小生命,已经扎根五十多天了。

唐家众人欢喜不已,这个遗腹子算是他们全部的希望了。虽然还没拿到赔偿金,但昨天出门带的钱还没花完,老两口让丰莲县一中找丰梅,他们拉着曼青上街去了。

“曼青昨晚不是要吃那什么面包吗?咱们买两斤回去,给你天天当早点吃,吃完了再来买!”李曼青阻拦不及,他们就买了两公斤圆溜溜的面包。

“曼青现在还不分酸甜苦辣的想吃,那就酸梅子、水果糖各买两斤,辣的家里有青辣椒,随你吃啊。”

“老头子,再割几斤肉去,看看有没有排骨,没有的话大骨头也行,多买点儿,回去给她熬高汤,煮米线给她吃……”水果糖啥的李曼青倒是没兴趣,但肉嘛……嗯,她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得了妈,咱们不买了,你们还没吃饭呢,先去吃碗早点再说。”老太太舍不得花那钱,总觉着自己还能饿,钱省下来要给媳妇买补身子的。

“妈,人家书上都说了,孕妇最好的补品就是咱们家里自己种的东西,春芽洋芋萝卜都好,家里养的老母鸡和鸡蛋更好,可别花这冤枉钱了。”

见老太太还是不依,她只得抱着她胳膊摇晃,笑着道:“妈,你们不饿我都饿了,走吧,是我想吃了,你们陪我吃一碗总成了吧?”

两老这才愿意进馆子。

刚吃好呢,唐丰莲两人就找过来了。

是的,两人,大姑姐身后跟了条亦步亦趋的小尾巴。

唐丰梅和李曼青同年,今年二十一岁,因为读书读得晚,今年才上高三,七月份要高考了,现在半个月才回一次家。此时的她扎了两个麻花辫,眼睛哭得红通通的,一把抱住唐老太放声大哭,“哥”“哥”的喊了两声,像一只陡然失仗的小兽。

李曼青随着她的哭声,不由自主的又想到那本日记,唐丰年真是个好哥哥,好丈夫……老天爷啊!为什么要这么捉弄人,既然要让我看到他的心,那为什么就不能让我早重生几个小时?!

哪怕只是几个小时啊贼老天!

她们哭得街上行人纷纷侧目,李曼青递了帕子给小姑子擦泪,见她斜挎了个帆布包,忙问:“丰梅要跟我们回家吗?”

不待她点头,老太太咬牙切齿道:“丫头回什么家,给我好好回去读书,一定要读出个名堂来!要让村里那些狗眼看人低的看看,没了你哥,咱们家也不会垮!你得好好读书,得考大学,要给你侄子侄女做个好榜样!”

唐丰梅不解,还以为她说的“侄子侄女”是大姐和二姐家的,嘟囔道:“芳菲都要高考了,她做我榜样还差不多……”

“你嫂子有了。”

“啊?!”

“可是真的?嫂子?”

李曼青笑着点点头,小姑娘突然就又哭又笑,念叨“我哥也能瞑目了”“我要好好读书,以后就像我哥对我一样对他们,我也要把他们供到大学毕业,要让他们比村里任何一个小孩儿都过得好!”

嘴上笑着,眼泪却刷刷刷的掉,说不出的心酸与扭曲。

这一刻,所有人都以为,这个遗腹子是他们全家人的希望,也是他们的责任。

本来唐家的意思是,让公公跟着去存钱就行了,她却坚持要自己去,她要去看房子。

因为不想耽搁时间,她吃过早点就出,九点钟就在乡里等着了,反正进村的路只有一条,她在这儿守着总是能等到云喜煤矿的人。

“小姑娘怎么只有你?你爸妈呢?”小刘摇下车窗。

“他们腿脚不便懒得跑了,我去也是一样的。”说过也不客气,直接拉开后排车门。

谁知后排却坐了个人,还是一样的黑色西装,翘着二郎腿,看见车门开了抬起眼来“勉为其难”的看了她一眼。

曼青颇为意外,只得勉强挤出个笑来:“季老板也去啊。”

姓季的不出声,也不点头。

这款轿车本就狭窄,他一个人跷着二郎腿将整个后排占了三分之二,曼青又不好意思说“麻烦你挪一挪,挤挤”,只得讪讪的关了车门,去坐副驾。

“老板,先去哪儿?”

季云喜也不说话,车里安静了片刻,他像个思维迟钝的老年人一样,慢悠悠的想了半晌,才道:“信用社。”

曼青松了口气,下意识就用戴着手表的左手捋了捋鬓。

后排的季云喜随着她动作,看到她手腕上闪着银光的表,微微一愣:她手腕也忒细了,怕不注意就会滑.脱出去。

“可以让卖表的取两个扣子下去。”

……

车内悄无声息。

李曼青看着车窗外呆,压根不知道人家同她说话。

小刘看了她一眼,见她没动静。又看了她一眼,还是没动静。再偷偷看一眼后排的老板,嗯,脸色不好看了。

这小姑娘是不是傻啊,老板同她说话呢,她呆头鹅似的。

“好好开车。”

小刘心下一抖,手上却稳稳的把着方向盘,他老板果然是不能偷看的。有一回是在云市,等红绿灯的时候,天气燥热,他耐不住从后视镜里偷看了一眼正在打瞌睡的老板。等回到宣城了,他才说他红绿灯反应慢了点。直到晚上睡觉他才反应过来,老板说的是白天的事儿……可他不是正在打瞌睡麽?

这疑问他也不敢问,就像现在一样。

“哪儿买的?”看吧,老板又话了。

小姑娘转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小刘,确定是在和自己说话,才不确定的问:“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