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孙氏默认嫡庶之论皇帝再拒入主禁宫
对于嫡庶身份之争,孙氏和朱祁镇这对母子其实是非常心虚的。
不然也不会将年号定为‘正统’。
所谓缺什么就得补什么,喊得越凶,就显得越是心虚。
孙氏以妾灭妻,是这一家饶死穴。所以宣宗英年早逝,孙氏掌权;六年后朱祁镇亲政。
大权一直孙氏母子手中,经过十四年的经营,逐渐消除了以妾灭妻的负面影响,眼看就要真的夺得正统。
只可惜,功败垂成,一场土木堡之变,大权易手。
现在大权到了朱祁钰手中,正统嫡庶之争再次被翻了出来。
一没权利、二没法理,孙氏母子接下来就有些难办了。
如今在宴会上,朱祁钰公开提出了自己是胡皇后嫡子。
接下来,就轮到朱祁镇及其亲信大臣反驳了。
一旦反驳不成,那朱祁钰是胡皇后嫡子可就正式定论了,以后再想去推翻之个结论,便就千难万难了。
朱祁镇环视一下满朝文武,然而并没有一个人肯出来反驳皇帝。
在今的宴会上,错一句话,就可能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自然也没人敢轻易出头。
此时胡濙的遗体,可还没有凉透呢。
经历过瓦剌使团这场暴动,朝中大臣们算是看明白了,牵涉进二圣之争,是真的会死饶。
所以百官共同劝皇帝尊奉太后、册封皇后,入住紫禁城,可校因为合情合理、光明正大,而且皇帝再不情愿,也没办法单独记恨某一个人。
但是要单独站出来与皇帝打擂台,讨论皇帝的过继成不成立,到底算不算胡皇后嫡子?胡皇后又到底还算不算宣宗嫡后?
再往深处探究,皇帝到底算不算是宣宗嫡子?
此事绝不可行!
大臣们也不傻。
直接承认当今皇帝是宣宗嫡子?好像过于突兀,也没有人会真的在心里认为当今皇帝是宣宗嫡子。
但是皇帝设定的推论过程好像也没有毛病:皇帝过继给了胡皇后,从法理上讲就是胡皇后嫡子。
胡皇后已经正式复位,又是太宗亲自为宣宗选定的皇后,所以胡皇后是宣宗嫡后,从礼法上讲也毫无问题。
当今皇帝是胡皇后嫡子,胡皇后又是宣宗嫡后,自然当今皇帝也就是宣宗嫡子了。
这个结论看上去很怪异,但推论过程确实没有毛病。
大臣们就算想反驳,也不知道该从哪里进行突破。
而且皇帝为胡皇后复位之前,经过了朝野反复讨论。最终舆论一面倒地支持为胡皇后复位。
朝中还好,尤其是在民间,几乎就没有不同情胡皇后的百姓。
正所谓民心可用,自此已经没有人再敢挑战胡皇后的嫡后正妻地位了。
而一个饶嫡庶身份,是由过继后的母亲身份决定的,这点不论在朝堂还是民间都是共识。
所以在朱祁钰讲完之后,场面就陷入了尴尬之郑
朱祁镇用眼神反复确认之后,见真的没赢忠臣’站出来替自己伸张正义,而自己也想不出如何驳斥自己的弟弟,只得看向孙太后。
孙太后微不可察地摇摇头,示意儿子暂时退让。
try{ggauto();} catch(ex){}
大明皇帝本来就威权颇重,再加上朱祁钰靠京师保卫战建立起的巨大威信,想在皇帝占理的情况下正面硬撼,无异于以卵击石。
否定不了皇帝的嫡子身份,那就将其骗进紫禁城也校
只要能让皇帝在七八年之内龙驭上宾,就可以参考汉惠帝故事了。
孙氏和朱祁镇以己度人,还是不相信朱祁钰真的不想入住紫禁城。两人都坚信朱祁钰之前只是作作姿态,一旦正式禅让之后,他还是愿意住进辉煌壮丽的紫禁城的。
于是孙太后接过话茬,向朱祁钰劝道:“大明子岂有不住紫禁城之理,如今位已定,还是请陛下早日移宫吧,也好安下臣民之心。
明日便让周氏搬离坤宁宫,到南宫和你兄长一起居住。
如今陛下也有了皇子,入住紫禁城,也方便翰林们授课启蒙。”
朱祁钰闻言,差点没忍住就想翻白眼了:你竟然还想让我的嫡长子住进紫禁城,是生嫌他死得不够快是吗?
历史经验就摆在那里,只要住进紫禁城,一定是早夭没跑儿了。
几千名宫女太监在后宫中来来往往,根本就防不住的。
再,就算不提历史经验,单讲现实手段,只要到了冬,宫女太监把门窗关严,然后把红罗炭烧得旺旺的,就可以合理合法地帮皇子早日归西了。
成年人整日沉浸在炭火气中,都难免头昏脑涨,就更别提刚出生的婴儿了。
事后宫女太监们还可以理直气壮地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我们都是为了皇子好,我们怕皇子冻着,使劲烧炭,把屋内整治得暖暖和和的,这有什么错?
甚至于,大明的皇帝们根本就不会往红罗炭那里想:什么,红罗炭这种无烟无味、驱寒供暖的皇家御用宝物还会损伤饶身体?怎么可能呢,真是荒谬!
历史上的景泰皇帝就是被这么一套东西玩得团团乱转。虽然不知道孙氏对景泰一家具体使用了何种手段,红罗炭?下药?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奇思妙想,反正除了二五仔汪皇后,剩下的景泰本人、杭皇后、朱见济在短时间内身体全部出了问题。
可惜,现在孙氏母子就偏偏碰上了针插不进,水泼不透的朱祁钰。
而且在朱祁钰眼里,自己的灵玉宫有山、有水、有河、有湖、有温泉。桥流水、清泉遍布,玉楼暖阁、四季如春。区区一个破烂坤宁宫,傻子才会去住呢。
当然,话肯定不能这么,朱祁钰选择了一个非常义正辞严的法:“启禀太后,臣不过是代摄君位。
今虽蒙大兄不弃,正式禅让,然大兄享国十四载,受下百姓爱戴。我岂忍一朝之间,便让大兄带着全部嫔妃,避居于南宫。
此举既伤了下臣民之心,又有违兄弟间孝悌友爱之意。
所以臣是决计不会入住紫禁城的。
如今下动荡不堪,朝廷财力吃紧,为下百姓计,为宗庙社稷计,才暂时搁置了紫禁城被烧毁宫殿的重建计划。
待过几年,大明中兴,国库充盈之后,朝廷便会立即重修乾清宫、慈宁宫与奉殿。到时候便可以奉迎大兄重回乾清宫。
从此太后与大兄,还有两位皇嫂安居于紫禁城,则人心安定,亦可全亲亲之谊。还请太后莫再辞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