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明扬天下

关灯
护眼

第729章 飞剪式帆船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明扬天下!

***

大秦各地,正在对银币及相关律令进行大力宣传。。。

在造币厂日夜加班加点赶铸之下,批银币计二十万枚已经在南京投放市场;

由于这次铸造的的银币含银高达九成,加上铸造精美,一投入市场就得到了百姓的认同和接受。

还因为银币正面有一条龙缠绕银币外沿,很快被百姓称之为龙币。

以前因市面上的银子成色不一,铜钱也有多种多样,什么老板钱,新板钱,普通百姓兑换起来总是很吃亏,可谓是深受其害。

这龙币一出,成色如此之足,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掐住银圆中心,用力猛吹,就能听到轻微韵音,易于辨别真假。百姓对此十分欢迎。

眼看龙币投入市场反应良好,秦牧着令铸币厂加大铸币力度,除了南京之外,武昌、北京、西京各加开一个铸币厂,争取在半年内,全面用龙币取代现在市面上混乱的货币。

这次虽然也铸有铜钱,但数量很少,只是作为银币的找零用,而且等纸币的信用进一步巩固之后,秦牧还打算一年后完全取销铜钱。

因为只要存在两种硬通币,就存在兑换问题。

市场上的银铜比价是有变化的,有时候是银贵铜贱,反之也有可能出现银贱铜贵的时候。

官方即便强制规定银币与铜币的等值比,那也无济于事。

打个比方,如果官方规定一银币等于十个铜钱,遇到市场上出现银贱铜贵的现象时,十个铜钱所含的铜重实际值两个银币,那么把铜钱熔成铜块,以一种商品的形式用来交易银币,溶十个铜钱就可以赚到一个银币。

反之。遇到银贵铜贱时,也可以熔银赚铜。

如果能用纸币代替铜钱,就不用担心这种现象,纸币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它与银币挂勾,相当于以银为本位行的信用货币,不用担心出现银铜兑换那种弊端。

中国从明朝中后期,光是从西方流入中国的银子,就越过一亿两,加上国内产银量也不少。在大额交易商人们已经习惯用汇通银行的支票的情况下。以银币为单一货币,应该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了;

说白点,也就是银币应该基本够用了。何况随着大秦进一步开放对外贸易,流入大秦的银子只会更多。

单一货币的好处是不用置疑的,秦牧希望能加快铸币进度,尽快让大秦的货币趋于统一,到时朝廷将会颁布已经制定好的法令,禁止任何人用金银交易,禁止私人铸钱。如有违令,轻者抄家,重者灭族。

普通百姓家现有的银子,可拿到汇通银行。以银两7钱1分5厘折合银币1圆的标准兑换。朝廷行的龙币,严格按1圆重七钱二、其中银九铜一的比例铸造,亏不了你多少。

现在能走到这一步,已经是不错了。

中国金矿不多。而且多数是这个时代难以开采的;

所以只有汉代以前,商品经济还不达的情况下,才能用金子为货币。而且还不是单一货币,得与银铜并用才行。

在秦牧看来,就算挖了碧瑶金矿和南非的兰德金矿,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期内把两个金矿的金子全部开采出来,以大秦如此大的经济总量,也不可能象西方小国那样便用金币。

如果能在这一二十年内真正推动工业革命,经济总量会进一步增加,货币需求量也随之成倍增加,在中国行金币根本不现实。

到时唯一的出路,就是以金为本位,行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迟早的必然。

迟做不如早做,所以现在秦牧不会废除已经行的纸币,而且会想方设法加强它的信用,让它与银币挂勾;

时机到时,慢慢减少银币的铸造量,而增加纸币的行量,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百姓慢慢从银币向纸币的过渡。

***

徐永顺这些天,除了忙着为妹妹筹办嫁妆外,也不忘加快新船的研制进度,因为他清楚,一艘先进的新船,才是妹妹最好的嫁妆。

这天离纳妃的吉日还有三日,徐永顺亲自来到午门,请皇帝往龙江船厂观看新船下水。

秦牧二话没说,放下手上一切政务,摆驾出宫,随徐永顺一齐前往龙江船厂。

途中秦牧听徐永顺提到,说柳昌祚想在南乡开一个的水泥厂,现在水泥的质量虽然还无法与后世相比,但比起其他建筑材料,已经是好很多了,用途十分广泛;

朝廷又准备大举修路,到时更是少不得会用到大量水泥,柳昌祚便想在水泥上插一手,当然,秦牧相信徐永顺也肯定会插足这个新兴行业的。

秦牧听后对徐永顺说道:“你们要开水泥厂,朕自然是支持的,不过南乡不行,京城周边,以及在各城市周边,一律不准开水泥厂。你们要开,去找些水道便捷,又远离城市的地方开才行。”

南乡就是京城南郊,内监司原来只是为了方便,才选在这里试制,若是也让你们在南郊开水泥厂,我岂不得天天吃水泥灰,那还得了?

“陛下放心,臣回头就转告柳昌祚。”

毫无疑问,这批旧明权贵,就是秦牧暗中扶持的资本阶层的代表。

他们资本雄厚,身上挂着一个散官的职衔,大力投资各种实体经济,各行各业的工厂开了不少,这是秦牧乐于看到的。

秦牧不失时机地敲打道:“小顺子,别怪朕没有提醒你们,经商还是要讲诚信的,为人若不讲诚信,纵使能获得一时暴利,但终究不能长久。特别是不要在朝廷那点税银上动歪脑筋,否则到时可别怪朕无情了。”

徐永顺神情一凛,真诚地答道:“陛下放心,臣等心里明白,陛下的信赖,才是臣等最重要的财富。”

“你明白就好。这样的话,朕只说一次。朕给了你们很多便利,一但你们出了问题,朝中百官肯定不会让朕好过。朕不得好过,你们的下场自己去想吧。”

“臣敢脑袋保证,绝不在税银上动心思,绝不给陛下添乱。”

秦牧颔颔,不再说话,秦牧也绝不会任他一句保证,就真的相信他们会洁身自好。哪个不长眼,一但被抓住,到时再杀杀鸡不迟。

御驾到达龙江船厂时,厂里已经是处处披红挂彩,敲锣打鼓,仿佛大庆一般,厂里的管理者、研究人员,一起到厂门跪迎。

徐永顺一脸喜气洋洋,引着秦牧来到干船坞前。一艘长约20丈,宽度只有4丈左右,高约三丈的舰船停在干船坞里,船体上系着红色的彩带。新漆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

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修长,整体的线条充满了别样的美感,秦牧最关心的是它的舰艏设计,现在各式的舰船。船艏多为方形的;

象郑和的宝船,舰艏虽然略有内斜,但角度不大。这使得船只在航行时,舰艏受到的阻力很大,当然,现在各国的舰船大都差不多。

徐永顺这阵子日夜窝在船厂,对新船的十分重视,新船的各种特点,他如数家珍,一一给秦牧介绍道:“陛下请看,相比于原来的船形,我们在这艘新船上作了重大的改进,先是它上下的比例,作了很大的调整,上宽下窄的比例更大;

最关键的在于他的舰艏,原来船只的舰艏都是方形的,陛下请看,这舰新船,我们将艏部水线以下缩窄到近乎刃状;

同时舰艏和干舷尽量外飘,上下形成一长斜线,让舰艏如同一把斜斜向前的利刃,提高破浪能力,减少航行阻力;

另外就是船的高度,也作了调整,尽量减少上层建筑,这不但增加了船的稳定性,而且有效减小受风面。”

徐永顺一面讲解,秦牧一面观看,心中非常满意,新船采用了西式的软帆,三桅,桅杆之高,足足达到船长的四分之三,前头有柱,沿柱外伸一斜扛,可在部多悬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于扩大撑帆的容量。

它外飘的舰艏与干舷,保证了舰船在高速航行时亦不会有严重的上浪,保证了舰船的强大动力能最大限度地转换为高航速。

虽然还没有正式下水试航,但以秦牧的眼光看来,这艘船的设计已经在减小阻力、增加风力方面,做到了革命性的改进,航速肯定会有质的飞跃。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没有他这个后来人的指引,完全是船厂的工匠智慧的结晶,这让秦牧十分欣慰。

啥也别说了,先下水看看实际效果吧。

吉时到,秦牧亲自主持下水祭典,这是每艘必须的仪式,而这艘船意义重大,仪式更加隆重。

祭祀仪式过后,在热烈的锣鼓声中下,船厂的工人打开船坞的水闸,滔滔的江水灌入船坞中,很快就漫过船体底部。

船厂的工匠熟练地放松着固定船体的巨缆,随着船坞里的水位不断上升,船体在慢慢上浮,工匠们也有条不稳地放松着缆绳;

这个过程说来简单,却是下水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若是操作不好,很容易导致整艘船侧翻在船坞里。

龙门船厂的工匠经验丰富,驾轻就熟,下水的过程没有任何意外,等船体完全浮起来后,水手上船操舵,这个时候还不能升帆,前面由一艘牵引船牵引,一两百工人分立于船坞两边,开始喊着号子,用缆绳一点一点地把新船牵引出船坞。

因为船坞足有一里长,加上比较狭窄,整个牵引的过程耗时整整半个时辰,才总算把这崭新的家伙牵引进龙江。

“升帆!”

“升帆!”

“升帆!”

在水手们大声的呼喊起中,一面面巨大的云帆缓缓升起,秦牧还好,徐永顺此时早已紧张得满头是汗,这艘新船如何,这可关系到他的前程,能不紧张吗?

秦牧微笑说道:“小顺子,放松些,朕瞧着是不错的,想必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借陛下吉言,肯定没事。”徐永顺无意识地挠了挠头说道,“陛下是不知道,臣这些天可是日夜守在船厂,这艘船寄托了臣满心的期望。不瞒陛下,臣第一个孩子降生时,都没这么紧张。”

“哈哈哈.......”

“让陛下见笑了。”

“行了,你紧张朕能理解,但也别添油加醋的,要知道过犹不及,你的功劳,朕少不了你的。”

徐永顺讪讪地笑道:“陛下明察秋毫,微臣在陛下面前........唉,反正就那么点小心思,也不怕陛下知道,嘿嘿.......”

这艘新船意义重大,它将可能带来帆船的一次革命,秦牧心情很好,随声问道:“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臣不敢居功。”徐永顺躬身答道。

秦牧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感觉他此言不似作伪,回头一想,很快就想明白他想要些什么了。

******************************

ps:第三更,将近四千字奉上,俺辛勤耕耘,各位看官就请捧捧场,让我多收获几张月票吧,看着着被人家摔开了半条街,这个月的月票奖越来越渺茫,心里着急啊,俺一个吊丝作者,就那么点收入,一千块月票奖对我来说真是很大的一笔收入了。跪求月票!求月票啊!

.(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