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雕刻家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评审(一)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大雕刻家!

陈成钢最近见面就叮嘱肖讷。

“以后不能再从网上借钱了?知道么?”

“……知道。”

还借个屁。

黑镜现在物价飞涨到100000块人民币1点声望了。

肖讷在各种网贷平台上的信用指数就算撸秃撸皮了也撸不出能涨2点声望的钱。

但经此一事,肖讷的“技艺”也涨到了83。

已经与陈成钢在同一指数空间内了。

由此对于自己的新想法更有信心。

但没人跟他讨论这个。

因为清美教授评审团今天就要来了。

五个研究生和肖讷,跟自己的作品一起在陈成钢工作室等着。

而评审团的第一站,则是陆帆工作室,那里有杜维克的作品。

“也不知道杜维克的作品是什么,《龙脉》系列么?”

研究生们在闲聊。

这一刻,成高远表情中带有细微的得意之情。

肖讷则瞧着成高远,表情中带着猎人的不动声色。

……

杜维克今年33岁。

身形高瘦,嘴唇很簿,细长眼睛有种神经质的感觉,倒是与陆帆挺像的。

作为青年一代中颇具名气的年轻雕像家,没多少人知道杜维克与陆帆是叔侄关系。

因此陆帆把这个机会给杜维克。

如果单是清美的毕业展,杜维克也瞧不上。

但BJ-威尼斯这次双年展在国内挂着二级的名字,实际却是一级的规格,BJ这边的展览暂时不说,只说威尼斯那边的规模非常盛大。

三大国家博物馆、四大艺术殿堂以及众多私立博物馆、私人收藏家都会参与,绝对是一个打响名气的绝佳机会。

杜维克缺的就是这样的机会,他觉得自己怀材不遇,虽小有名气,但作品一直没打开市场,只要有这样的机会,就可以一飞冲天。

为此,他还答应了陆帆一个极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是使用他人的创意。

此刻清美教授评审团来到陆帆工作室,杜维克身着笔挺西装,站在自己覆着红绸布的作品一旁,等着教授们的检阅。

教授评审团共有6人,除陈成钢、曾正龙、藏立民、陆帆之外,还有副院长杨岐和陈雪石。

这几位都是在国内艺术界响当当的人物,此次双年展代表清美出征国际的青年艺术家,将是清美的脸面,容不得闪失。

“杜维克这次的作品是以大理石制作,全高2.5米,是一具巴洛克风格的人像,由我全程指导……”

陆帆在介绍,陈成钢在听,不知道为什么,陈成钢觉得陆帆介绍的时候,眼神不断瞧向他。

接下来,陈成钢就知道为什么了。

刷!

红绸布掀掉。

一具女性雕像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她佝偻着身体,呈现出双臂上伸的姿态,动作姿态非常传神,小腿上的青筋,干枯上臂的腕骨,都一一展露。

很精湛的雕刻技艺。

目前国际流行的雕刻技艺还是源自于希腊、罗马、中世纪欧洲。

关于大理石的造型工艺,在米开朗基罗的古典时期就已达到巅峰,因此后世雕塑家在各种现代工具的协助下,如果做不到栩栩如生、筋肉骨骼尽现,就称不上一句“大师”。

眼前这具雕像,显然有大师风范。

更杰出的,则是整座雕塑的设计:

这具雕塑面目是空白的。

try{ggauto();} catch(ex){}

她的双眼被捧在双掌上。

这就更给人以无限遐想。

她为什么把眼睛捧在手掌上?

巴洛克风格的雕像很少有这种演绎方式。

这是否寓意着她无法看清这个世界,还是向某位更高存在贡献出了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在突破古典主义窠臼的同时,表达出了雕刻家自身对世界的观点,这就已经是大师风范了。

教授们围着雕像转了几圈,啧啧稀奇,因为据他们了解,杜维克之前没有这种风格的作品,目前国内雕塑艺术家中,也很少能将巴洛克风格演绎到拥有自身看法的。

这太令人惊奇了。

怪不得陆帆会推荐杜维克参展。

杜维克虽然不是清美毕业,但如果是陆帆的研究生,这件作品也足够代表清美了。

众多教授中,唯有陈成钢凝望着那座雕像良久,然后再望向陆帆,深深皱眉。

陆帆眼中现出得意之情。

……

陈成钢工作室中,研究生们终于等来了教授评审团。

便是李不,也穿了一身比较正式的……牛仔服,换掉了那身带劳动保护的工作服,毕竟来的都是她的师长。

瞧着那辆商务车走下一众清美大拿,还跟着校报记者,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自己的作品接受检阅的时候,是一位艺术家最紧张的生死关头,只不过有时候是接受师长检阅,有时候接受市场检阅,有时候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阅。

第三种检阅艺术家一般不怎么在乎,因为被骂习惯了,而此刻则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检阅的结合体,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李不亦是如此。

倒是肖讷表现得很平静,因为他正等着看戏呢。

陈成钢进到自己工作室时,第一时间就把目光投向了肖讷,神情中带着一丝古怪的……心疼?

而接下来其他几位教授和校报记者一同进来,人数稍多,显得工作室内稍挤一些。

工作室面积倒是足够广大,就是现在几件研究生的雕塑作品都摆在正当中,由此就显得有点挤。

每件雕塑作品,都用红绸布蒙住。

这和厨王争霸赛时评委要在尝菜前先用清水漱口是一个道理,如果琳琅满目都摆出来,会影响教授们的观感和评分标准。

六件作品由小及大一一摆在那。

第一件,掀开。

迎面便是成高远的青铜半身像。

这件半身像只截取了从头及胸的人物造型,雕像头偏向一侧,肩膀上披着一件披风,披风每个褶皱的造型都显得柔和而精致。

半身像的头部微微低垂,给人一种冷漠、不可接近的感觉,观者完全能够从人物造型上看出创作者对此雕塑赋予的情感与表达的态度。

“罗丹的风格。”陈雪石说,“成高远的作品吧?形魄俱在,可谓佳作。”

其他教授也点头同意。

成高远显露出喜色。

在拥有自身风格之前,模仿大师杰作是被允许,模仿得好,也是要被赞扬的。

当然,在成名之后,摆脱大师风格的桎梏,拥有自己的灵魂,也是成为一名真正雕塑家的必经之路。

成高远技艺水平的确是陈成钢研究生中的翘楚,所以再往下看的时候,教授们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包括罗宁,也只是普通优秀的水准。

直到掀开李不那具大理石雕像上的红绸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