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八年,十月六日。
东林党人、御史左光斗上疏弹劾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崔文升。
左光斗在弹章中写道:“崔文升原本是先帝皇贵妃郑氏的宠宦,幸得皇上之优容,擢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后得掌印太监王安举荐,得受事东厂。”
“崔文升上任之后,不思忠君报国,反纵容下属私贪内帑,使户、兵两部月逾未足恩款!皇上设立东厂,原本是为了缉捕奸邪。然而崔文升用事后,日以构陷为要,稍有嫌疑即重刑逼供,非缴千金不得出狱......”
一石激起千层浪,左光斗的弹章刚到通政使司就被遍传京师。没多久,北京所有的大小官员都在讨论崔文升的事情。
然后,在京六科(对应六部)及十三道(对应十三省)等数十名言官,对东厂提督崔文升、掌刑千户邹凯愠、理刑百户颜过及隶役、缉事等四十余人发起了如海潮般的“弹章攻势”。但是凡有点品级,或是手下有几个人可供驱使的小领导,都必然受到了至少一份弹章的攻击。
只一个下午,朱常洛的御桌上就堆满了弹劾东厂的奏疏。
对此,朱常洛一概不看,只命令司礼监将弹章的主要内容,和内容的出现频次分类整理出来。崔文升和东厂的处理办法他已经想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弹章的作用只在于为圣旨提供创作素材。
可他这种当甩手掌柜的行为可累坏了协理政务的王安。不得已,王安只能让刚摆脱文盲阶段但仍需学习的魏忠贤,以及司礼监新晋的第三位秉笔太监魏朝来协助他分类汇总。
数百封弹章里出现频次最高的罪名自然是私吞郑府的抄家款。
不过言官们在提及此条时仿佛事先商量好了一般,全都将抄家款说成是皇上的帑金。声称东厂的侵占行为不仅是在侵犯户部、兵部对抄家款的使用权,更是在损害皇上对这笔钱的所有权。并暗示崔文升及涉案人员所行之事,已经远远超出贪污受贿的范畴,而进入到了大逆不道、蔑视圣上的地步。
跟这条比来,就连东厂番子凭着账册敲诈勒索,最后闹出人命的罪名都只能是陪衬。
东厂是宦官主理的,一般来说,皇帝并不会就宦官的赏罚问题征询内阁的意见。但这次,朱常洛却破天荒地命人去问大学士们对此的看法。
“诸位以为应当如何回复皇上啊?”方从哲苦笑着询问同僚们的意见。
方从哲虽是外廷第一人,但内阁首辅这个位置具有的双重性,却让方从哲在面对有关皇上的问题时非常尴尬。
一方面,首辅是文官天然的领袖,不能和文官们形成的一致意见唱反调(大多数时候文官群体无法形成一致意见),如果文官们集体不买他的账,那么他将寸步难行;另一方面,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内阁首辅只是皇帝意志的执行者,如果忤逆皇帝,那么他的存在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只有当文官群体的一致意见与皇帝的意志相符时,首辅才不会两头为难。但每次文官群体形成一致意见,几乎都是为了反对皇帝的决定。
“皇上为什么要让内阁拿意见?”史继偕不解。
“皇上可能是在犹豫?”被重新起复并被任命为次辅的叶向高几天前刚到北京,他既不是东林党的人,也不是“三党联盟”的人,因此尚未完全熟悉京师的情况。
try{ggauto();} catch(ex){}
“犹豫不是反对。所以我们按百官的意见上呈就是。”刘一燝轻笑道。
“你是说建议皇上处死崔文升?”韩爌有些犹豫。“革职、发配就行了吧。”
“打蛇打七寸。”刘一燝坚持道。
“如果皇上不允又当如何?”南京教案的始作俑者沈,也是皇帝朱常洛即位伊始便奉诏来京加入内阁的官员。不过自从徐光启拜礼部尚书兼鸿胪寺卿之后,他就开始变得谨慎了起来。
“就算皇上不允,我们也不会吃挂落,没损失的。”刘一燝通过王安知道了皇上的心思,自然是有恃无恐。
“不,我觉得我们还是稳妥一点儿得好。尽早把案子坐实,好好儿打击打击东厂的嚣张气焰才是上策。”韩爌与崔文升并无私仇,他想的只是文官对宦官的公怨。
“方首辅,你怎么看?”刘一燝把话又递回给方从哲。
怎么看?我不想看。方从哲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说道:“按刘阁老的意思办吧。”给崔文升论死不一定会忤逆皇帝,但他要是和“一致意见”唱反调,一定会被东林党赶下台。
“方阁老,我认为还有另外一种办法。”神宗时,叶向高曾以阁员的身份独相七年(内阁只有他一个人)。自然十分明白方从哲的难处。
“哦!进卿快讲。(进卿是叶向高的字)”方从哲眼前一亮。
叶向高没有卖关子,点点头说道:“东厂虽缉天下奸邪,但它仍是一个由皇上的家仆组成的内务机构。既是家仆,自然应当按照家法、比照先例处置。”
乍一听,叶向高只是在建议方从哲把皇帝踢过来的皮球给踢回去,但这里面其实埋藏了一個非常血腥与残酷的处理意见。
家法是祖宗定的,而朱明皇室的祖宗自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尽管朱元璋定下的许多规矩都被后来的皇帝弃用了,但从来没人敢说这些规矩已被正式废除。
如果真按所谓的家法和先例来处理此事,那崔文升和一众涉案人员最好的下场是被拉去砍脑袋。
“进卿大才!”方从哲不住点头。次辅叶向高居然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将方从哲从两难的境地里拯救了出来。他不用忤逆皇帝,也不需要和“一致意见”唱反调。
刘一燝脑筋稍微一转,立刻就明白了叶向高的意思,满意地点点头。
史继偕无所谓、沈觉得很稳,也都不反对。
只有韩爌仍对此抱有顾虑:“如果皇上不允,一来一回又是不知道多少天,我只怕横生变故啊。诸君难道忘了刘健、谢迁的事吗?”
武宗朱厚照初即位时,八虎跋扈,内阁联合六部九卿气势汹汹地上疏请杀刘瑾等人。武宗犹疑,刘瑾哭求,最后内阁大学士刘健及谢迁被罢官驱逐。
“诸位!内阁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杀掉崔文升,而是打击东厂!皇上也......也一定是这么想的。”韩爌卡了一下,将肯定的语气转为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