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关灯
护眼

第166章 第一次参加早会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张遂注意到,两列人。

左侧,为首的是监军沮授。

在沮授后面,是一个面容严肃的中年文士。

中年文士之后,则是一个身材短小,目光有些猥琐的男子。

男子一双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嘴里不断说着什么。

男子身后,才是别驾田丰。

而右侧,为首的是文丑。

文丑后面的是颜良。

颜良后面是张郃。

张郃后面是一个身高近一米九,国字脸,胡须有些长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身后,则是一个胖乎乎的大汉。

大汉一边跟着众人走着,一边用右手轻轻拍打着高高隆起的腹部。

张遂将两列人的相貌记了个大概。

足足有近五百人!

张遂暗暗咂舌。

袁绍的班底,真不是一般的雄厚。

若是他和袁术一般不作死,正常发挥,真的很难想象东汉末年最终会走向三国鼎立的局面。

历史上,袁绍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和外甥,四个人,瓜分了河北,斗得不可开交。

就这样,曹操统一河北也了七八年的时间。

张遂暗暗感叹。

这就是命啊!

这特么要是自己穿越成袁绍,这么厚的班底,不要笑死!

可惜,没有假如。

张遂在右侧队伍的最末位。

两列人进入府衙,在府衙小吏的带领下,一路来到大厅,分成左右跪坐。

沮授为首的很明显是文官,跪坐在左侧。

文丑为首的很明显是武将,都在右侧。

只留下中间的通道。

每一列到大厅,又分为五列。

张遂跪坐在右侧第五列最末位,躲在一个高个子后面。

由于屁股上的伤势,张遂也没有敢直接跪坐在支踵上,而是倾向于跪着的姿势。

因此,比其他人都要高一个头。

他能够一眼将整个府衙大厅的场景尽收眼底。

袁绍坐在最中间的首位。

早会一开始,特么的还要点名!

袁绍身边,一个小吏拿着名册,一个个点过去:“监军沮授?”

沮授便跪直身体,朝袁绍行了一礼。

并不用回话。

也无须起身。

听着小吏点名,张遂才将这些人一一记住。

在沮授身后的,是荀谌!

荀谌,荀彧的四兄。

史书上记载,是袁绍的谋主之一。

也是一个能人。

游说原冀州牧韩馥,将冀州牧之位拱手让给袁绍。

袁绍旗下三大派系的颍川派头领。

在荀谌后面,那个身形短小,眼珠子乱转,看起来有些猥琐的男子,竟然是许攸。

许攸,就是那个一口一个曹阿瞒,然后被许褚给捅死的人。

张遂还看到了审配、郭图、逢纪等人。

张遂啧啧称奇。

这种感觉异常奇妙。

袁绍的原班人马。

他感觉像是在玩一场游戏,而且还是虚拟现实的那种。

这应该是袁绍巅峰期的人马。

就少了麴义等少数几人。

点完文官,就是武将了。

张郃身旁的那个国字脸、胡须有些长的男子,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高览在历史上投奔曹操之后就没有出现了。

曹操一向被史书吹嘘的多么举贤任能。

可实际上,曹操都是对宗亲异常推崇的。

外姓将领,投奔过去,基本上都会受到打压。

强如张辽,也基本上没有单独领过兵。

张郃也是投奔过去很多年之后,才渐渐崭露头角。

高览更是没有没影了。

张绣投奔过去,最后被曹丕给逼死了。

张遂暗暗捉摸着,将来如果要离开袁绍,也绝对不能投靠曹操的。

曹操这个人,一来心肠狠毒,屠城当家常便饭。

二来对外姓将领多有打压。

自己出身农户,哪怕打着丁原门生弟子的旗号,估计也没有好下场。

兴许就被当成炮灰了。

点完名之后,袁绍才开始议事。

议事的内容很多,很杂。

有商议出兵继续进攻幽州公孙瓒的。

有出兵常山附近,对张燕等人进行最后的围剿的。

也有河内郡再次遭遇匈奴人进攻,烧杀抢掠的。

还有之前派遣援助曹操围攻徐州的大将朱灵,如今来书,表示愿意带着本部人马,跟着曹操共渡难关,一起对抗兖州,驱赶吕布的。

甚至有给长公子袁谭和二公子袁熙寻找正妻人选的。

议论到二公子袁熙正妻人选时,张遂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他是真不希望二小姐甄宓嫁给袁熙的。

历史上二小姐甄宓的结局是真惨。

张遂希望二小姐甄宓能够打破命运的诅咒,走另一条路。

哪怕这条路可能并不好走,但是,也比历史上的强。

按照历史轨迹,二小姐甄宓最后不只是被曹丕给毒死,死后还嘴里塞满糟糠,披发覆面。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曹丕听人说,这样才能让二小姐甄宓死后灵魂被镇压,永世不得超生,也就不会找他算账。

庆幸的是,这次二公子袁熙的正妻人选,还真没有将二小姐甄宓考虑在内。

考虑的是其他三个世家大族的小姐。

这之后,才是商议要不要出兵勤王的事宜。

这件事,昨天就已经商议过,只是没有商量出结果。

这次,别驾田丰让张遂起身回答。

张遂将昨天对田丰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袁绍远远地看向张遂,颇为欣赏地点了点头。

这个张遂,年纪轻轻,想法挺多。

最关键的是,他的想法,和自己不谋而合。

自己压根就不想将天子迎接到邺城来!

自己如今在河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现在这个模样,和一个国中国有何区别?

去迎接天子到邺城?

那不是给自己找个爹?

问题是,如果这个天子明确自己的地位还好说。

可他已经打听得很明确了。

这个天子,对自己是没有一点认知啊!

如今,天子就是个傀儡,被人呼来喝去。

甚至,他的后宫都被董卓、李傕、郭祀等人糟蹋了。

可是,即使如此,天子还总是要摆出一个帝王的架势。

每次叛乱分子闹冲突,他都要出来调解。

最关键的是,天子身边的那些臣子,也都野心勃勃。

车骑将军董承、国丈伏完。

全是那种没有什么兵力,却借着天子亲戚之名,兴风作浪的人。

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带到邺城来,想想就头疼。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