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的沙地上,留下来了淡淡的脚印。
一行脚印,明灭不定的路。
陈昭目睹着黎阳带着伤体跨越界海,在堤坝上再次留下来一行淡淡的脚印。
帝落啊,帝落。
黄昏染着血色,如同末日的凄云,代表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时代的到来。
对比于原著时间线的脚印帝,现在的黎阳结局无疑是逆转了。
只要偷渡到后世时空,未必不能更上一层楼。
黎阳的元神和大部分道火都在他身上,带往后世时空问题不大。
陈昭转身看向了,正在被镇压的灭世老人等人。
他留下来封印迟早会被挣脱,到时候又要苦荒了。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的话,整个界海两岸就是个养蛊地,养了这么多年的蛊,后世出了个荒。
将视线从黑暗四帝身上挪开,看向了终极古地。
整个终极古地像是染血的黄昏,在苍穹之上,接引古殿密布,神圣且璀璨。
甚至看到了终极古地内的一道洁白如玉的石碑,神圣无暇。
这石碑乃是原始真解最后的篇章,也是终极篇。
这最后的篇章适合准仙帝修为,却也仅此而已,仍旧没有涉足真正的仙帝领域。
“渡海而来的大机缘,足以让仙王破王成帝的希望。”
这篇经文可以让人感受到准仙帝境界的玄妙。
但是靠着这篇经文修成的准仙帝,终生都要受到限制。
那些一生没有突破准仙帝的希望的仙王,如果真有着这个机会在,必然不会放弃。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原始真解对于仙王来说,确实是破王成帝的大机缘。
只是横渡界海都很难了,到了黑暗之地,还要面对黑暗三帝的围猎。
说是寻找破王成帝的机缘,还不如说是送外卖。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一味的走别人的路,终生都会受到限制。
就像黑暗四帝,主动堕落黑暗,修炼仙帝经文,妄想破王成帝。
到头来又如何,还不是一场空。
所以秘境法流传下来的时候,是有所保留的,只是给予了一条以身为种的道路的基础。
在人道领域就需要走出自己的路,才有成道机会。
到了仙道领域更是如此,无法再创不同法的,延续前路,终究会被淘汰。
秘境法有无限可能,每个领域都是在淘汰一批,崛起一批人。
终极古地的最深处,腾起阵阵黑雾,那是浓郁的黑暗物质,已经化解不开,最为纯粹的黑暗本源。
那里散发无与伦比的波动。
这股波动若有若无,超越了准仙帝领域,到达另外一个层次。
在那黑雾中包裹着神秘的符文,蕴含惊天的奥义,涉及到了仙帝领域。
陈昭没有上前获取的意思,就像是局外人,冷漠站在黑暗之上,看着面前的一切。
这就是黑暗四帝认为的成帝契机,就是这终极古地中的仙帝经文。
只要付出精气神就会得到仙帝经文,然后被黑暗侵蚀,等于是在交换。
随着视线深入,在朦胧模糊中,隐约间可以看到大概的轮廓。
那是一个庞大的人形生物,比山岳还要壮阔,仰躺在石椅上,身体残缺。
其身上散发出浓郁的黑雾,这些黑雾都是最为本源的黑暗物质。
他很残破,从头颅开始有撕裂的痕迹,一直蔓延到腹部,少了半颗头颅和一只手臂,下半截躯体完好。
这就是终极古地最大的秘密,一尊遭受到黑暗侵蚀的仙帝。
在这位面前,灭世老人所谓的开天辟地第一帝,就是个笑话。
他身上有仙帝的威压和气机弥漫。
尸骸仙帝。
其部分纯净的元神就在界海对岸的烂木箱中,至于缺失的肢体则是封印在大罗剑胎里的铜棺中。
至于荒想要成帝,还需要帝骨哥拿着大罗剑胎劈成亿万血雨。
陈昭只是看了一眼,没停留选择转身离去。
这片时空对于他的排斥越来越大,如同背负重担在身。
周边空间在扭曲,时光碎片在飞舞,逆乱了古今,仿佛岁月要倒转,秩序紊乱,一切在颠倒。
身形越发朦胧,交织着阵阵青光,逐渐变得黯淡,直至消失不见。
终结古地深处,那仰躺在石椅上的尸骸突然睁开双眼,浑身漆黑如墨,双目望穿了岁月,看穿了千古。
“逆改岁月之人?妄图逆改岁月,终究是徒劳的。”
尸骸神色冷冽,宏大的声音响彻在终极古地,压盖诸天,天地乾坤都在颠倒,恐怖到极致。
话语落下后,他的目光放在了被封印的黑暗四帝,眼神越发冷漠。
转而看向了堤坝后的世界,仅仅一个呼吸,就喷出出浓烈的黑雾,化作恐怖的黑暗飓风,铺天盖地席卷而出。
横跨了界海,浩荡了堤坝后的诸界。
在吸气的时候,堤坝后诸多世界,无穷的精气被接引走,朝着终极古地汇聚。
在呼吸过后,仿佛耗尽了他的力气,整个人又仰躺在椅上,昏沉了过去。
大道符文化作的飓风席卷向诸天万域。
整个原始仙域在解体,主体分裂两块大的碎片,还有其余小碎片。
这大道飓风来的快,退的也快,它带走了海量的天地精气,让诸天万域都黯淡不少。
无人知道,界海深处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会发生这般的大灾难。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漫长岁月过去,堤坝后的诸天万域重新繁荣起来,仙王修士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
成帝!这个话题再次被提起。
无数仙王,在堤坝沙地上那行淡淡脚印的指引下,前往界海寻求破王成帝的机缘。
只是终究无人成帝,仿佛所谓的成帝成为了传说和奢望。
所有踏上界海对岸仙王都没有归来,而是永远留在了黑暗之地。
某天,界海中出现了两件古器,落在了堤坝后的世界中。
两件起源古器虽然不同,一件触及活人,一件触及尸骸,最后造就成两大不同的族群。
有接引古殿从界海降临,自从那之后,传承久远的天庭轰然崩塌,无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从此,世人对于天庭之名都十分避讳,不敢立下天庭,怕引起不详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