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大夫人再一次被李大奶奶说动,又折腾起来,木槿不免觉得李大夫人也挺无语的,上次跟在李大奶奶身后折腾了一番,结果倒霉了,现在还敢跟这个不着调的儿媳继续折腾?不怕又会像上一次那样,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她因跟李大夫人相处时间长,多少知道她的脾气,倒知道上一次老太爷让三家每年都不能从公中支钱超过一千两后,李大夫人并不生气,甚至还相当高兴,因为觉得这样可以约束一下李大老爷和两个儿子的败家性格,但等两个儿子被李大老爷勒令不许支钱,两个儿子没钱用了,最后找她要钱后,李大夫人这下总算高兴不起来了,开始为自己的私房减少感到不高兴,甚至也怪李大奶奶不该出那样的主意,既然也跟李大奶奶一样,人算不如天算,搬起石头砸了脚了,倒霉了,怎么这会儿还会再听李大奶奶的主意,又折腾起来了呢?
她哪知道李大夫人的想法呢。
不错,上一次后来儿子们没钱,就找上她要钱后,她的确埋怨起了李大奶奶,觉得要不是她出那样的馊主意,自己的私房也不会减少,按理说,以后不会再跟李大奶奶瞎折腾了,但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折腾的是下人,李大夫人觉得李大奶奶这次的这个主意,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况且她也早就想精简下人开支了,只是以前不好动手,怕人说她,现在有李大奶奶出主意,她动手后,大可以让人知道是李大奶奶出的主意,那样,下人们说她的时候就会少点,只会骂李大奶奶了,所以才会李大奶奶一说,她就立马同意了,倒不是上一次的教训没吃够,又跟着李大奶奶瞎胡闹了,她还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因这项改革跟主子们无关,倒没引起各房反弹,只不少下人都想调到三房去,原来,在李大夫人颁布这个新政后,李三夫人便跟着话了,说是到时按等级不同,她会给一定补贴,绝不会亏了大家,如此,谁不愿去三房当差呢。
只李大夫人听了这个消息,气的跟李大奶奶道:“这是跟我打擂台呢,装什么好人,这不衬的我成了恶人吗?”
虽然生气,但因三房经济独立,找不到三房的麻烦,所以李大夫人也是无可奈何。
因李大奶奶跟她经常商量这些事,所以现在李大夫人跟李大奶奶说话的时候,比跟女儿李欣还要多了,所以这会儿便是找李大奶奶说这事,看的李欣挺无语的,暗道等着吧,等外部矛盾缓解了,李大奶奶没事可做了,就要在大房内部兴风作浪了,到时看母亲跟她可还亲近得起来,到时婆媳俩要见天地掐架了。
经常折腾的李大奶奶,她自己折腾就高兴,但别人要不顺着她,她就不高兴,因不喜欢有人跟她对着干,于是当下听了婆婆的话,便点头附和道:“可不是嘛,本来以为三婶是个安分守己的,没想到还会这样挑事。”
一边的木槿听了,不免心里吐槽,想着到底谁挑事啊。
不过对一直闷葫芦一样的李三夫人会做这样的举动,木槿也挺好奇的,要知道,这种打李大夫人脸的行为,照理说李三夫人不会干的才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做。
要问一向当透明人的李三夫人为什么会突然画风大变,作出这样明显打李大夫人脸的事,其实她也是无奈的,因为这事其实根本不是她干的,是她已经十二岁还有些不太懂事的女儿干的。
李四娘李悦一听手下丫环抱怨伙食变差,就说用自己的私房给她补贴,结果那丫环口风不严,传出去了,李三夫人怕李大夫人听说自己女儿打她的脸,不高兴,到时别找女儿的麻烦,于是便将责任揽了过来,了这样的话,这样一来,李大夫人只以为是她搞的,不知道是女儿先搞的了,反正她也不需要巴结大房什么,所以就算惹恼了李大夫人,也不是特别害怕。
倒是女儿已经十二岁了,还这样不懂事,是真要好好教育教育了;至于那个口风不严的丫环,更是要打出去,要不然以后主人家但凡有个什么事,都到处说,那还得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府里精简开支的计划还是推动了下去,每个月又为府里节省了不少钱,再加上之前的每年各房头只能提一千两的计划,让伯爵府的开支终于缓和了些,虽然还没达到收支平衡,但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捉襟见肘了,看财政问题得到了解决,李大夫人对李大奶奶这个儿媳越满意了——帮自己解决问题,跟自己一起嘀咕其他房的人,太臭味相投了,所以哪会不喜欢呢。
不过这个精简计划,还是让不少下人反感,于是忠勇伯爵府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多的赎身浪潮。
李大夫人看这么多人想赎身离去,不由不满,就打算不放行,却被李大奶奶劝住了,当下李大奶奶笑道:“让他们走就是了,再买进便宜点的下人,还划算些呢。”
李大夫人听了这话,便算了,不过仍跟李大奶奶道:“看他们赎身走了后,能找到什么样的人家!”
——其实李大夫人真不用担心这些人的去处,这些有过大家族当下人经验的人,只要在原东家没太大污点,是很容易找到下家的,因为他们属于熟练工,不用怎么太培训就能上岗。
而因伯爵府待遇不升反降而走,显然不算污点,所以他们一般很容易就能找到下家了。
不过李大奶奶自然不能这么说,她自是附和地笑道:“可不是嘛。”
因府里主子同意,于是一时间,找到了门路的人便都交了银子赎了出去,一时间,走的足有二三十人,这对已经精简人员,本就只有两三百下人的忠勇伯爵府来说,可是不小的比例了。
之后李大夫人便按李大奶奶说的,将没走的旧人提拔了补了走的人的空位,然后又买了一批人进来,重新调、教,虽然一些没走的人托走的人的福,提了上来,但因待遇降低,跟没提前也没多少区别,所以并未让那些没走的人有多大惊喜,相反,那些人看忠勇伯爵府的待遇越来越差,怕将来会越来越没奔头,也在找门路,一旦有了门路,就准备离开伯爵府,以便寻个待遇更好的主家。
于是一时间,一向平静的忠勇伯爵府,便人心浮动,暗潮汹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