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盛唐风月

关灯
护眼

第171章 户部集阅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盛唐风月!

每年岁举,先户部集阅,再由吏部考功员外郎知贡举,这是从唐初沿袭至今的规矩。

杜士仪千里迢迢在长安和嵩山之间奔波了一趟回来,已经是九月末的事情了。各地解试因距离长安远近而有所不同,如广东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为了让乡贡进士能够随同贡物一同及时抵达京城,早在四五月间就已经定下了解送和拔解的名单。至于如河洛京兆,则是多在八月。眼下这十月时节,长安那些九衢大道上,但只见白衫如云,摩肩接踵,那些地段距离充作试场的宫中尚书省都堂较为便利的里坊,民居租赁的价格暴涨了五成到一倍,就连佛寺道观用来赁给举子的独个小院,也已经很难再觅踪影。

这一天,上千名举子云集朱雀门外,等着户部集阅,呈交各州府的解状和家状。此时此刻,众人多数都是按照所属州府各成体系,而杜士仪身边除了张简之外,不但有今科等第的其他众人,更有京兆府解送的其他人。而他们这四十余人,再加上和同华二州济济一堂的解送人等,与别的州府解送举子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还只是进士一科应试的人,倘若连明经明算等各常科加在一块,连带随行仆从甚至亲眷等等,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因而人人都心知肚明,每年从十月到次年二月,长安物价腾贵,便是因那一年一度的岁举而来。

“那是荆南此番解送的举子,居然有六个!”

“就是再多一倍,也休想有一人登科!”

“谁不知道荆南号称天荒,自国初到现在,何尝登第一人!”

杜士仪听到身边京兆府此番解送的举子们都在那旁若无人地嘲笑别人,遂顺着他们指点的方向看去,就只见自己这一行人稍后一点儿一队一队泾渭分明的人群中,却有一行六人周围空出了一大截地方,连个和他们搭话的人都没有。而就是这六个人,也大多低垂着脑袋。然而,在这些人更后头,那些稀稀拉拉往往只有五到七人的队伍中,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人就更多了。

他正想着,一旁的张简便轻声说道:“荆南解比,号称天荒,因从无人及第而著称。所以,但使解状上书荆南解送,试官几乎不会多看上一眼。荆南如此,如岭南桂府黔府福建等更贫瘠之地就不用说了。那些地方太过偏远,纵有出身那儿的士子,也会千方百计求一张寄客文书,力争到京兆和同华应试。”

张简这番话也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声。此前等第众人欢宴庆祝的时候,杜士仪曾经打听过众人籍贯,其中固然有四人和他一样,都是京兆府下辖诸县的本地人,但还有一半却是来自天南地北。其中,张简来自江南东道,李进来自陇右,此外还有河北、河南府、并州……南方的士子就只有张简一个。按照张简的话说,真正的江左士族,都会设法在本州拔解,原因便是京兆同华世家大族太多,等第不易。吴中江左之地,每年岁举登第毕竟还是有的。

集阅所在的尚书省户部在西内太极宫前的皇城之中。毕竟,即便如今几代天子已经很少御居太极宫,可皇城之中众多的官署却不可能搬迁。

随着导引的亭长喝令,浩浩荡荡近千名乡贡进士由朱雀门东西两侧最边上的门洞鱼贯而入,平生第一次进入皇城的一众人等大多好奇而惊叹地东张西望,不少甚至顾不得前辈们的告诫,低低窃窃私语了起来。而杜士仪在穿过长长的朱雀门西门洞踏入皇城的刹那之间,也不禁有几分动容。

和外头里坊整整齐齐的长安城一样,皇城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整齐。皇城之中纵五街,横七街,每条街的宽度都超过三十丈。此时从朱雀门那条纵街一路往北,左右先是鸿胪寺和太常寺,只见进进出出的官员众多,但很少有人朝他们这些解送士子看上一眼。如是一路穿过三条横街,路过如宗正寺、太仆寺、左右领军卫等诸多衙门之外,他方才只见前方是一座恢弘大气的红白相间建筑,门前那尚书省三字牌匾下头,盖着一方御玺,赫然是当年高祖李渊的御笔。

这等每年都做熟的勾当,尚书省上上下下早就习惯了。此时此刻,门前候着的一个令史矜持地对上前行礼的亭长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率先来到了京兆府解送的这四十余人面前。尽管今年破天荒有人在得了解送之后竟然弃考明年岁举,按理要课以重罪,但人是京兆柳氏的郎君,个中缘由谁也不想理会。此时此刻,这位中年令史来到杜士仪面前时,却不再如刚刚那般冷淡,而是笑容可掬地说道:“诸位京兆府等第郎君和国子监郎君请随我来。”

只从每年户部集阅的次序,便可见朝廷对各州解送的重视程度。先西京进士科等第和国子监生,然后是京兆府解送的其他各科举子,再跟着是同华二州、东监解送生、河南府解送……如此依序最后才是岭南、桂府等地。等候时间最长的,需要在这十月的寒风之中,站上超过两个时辰!

之所以集阅时呈递解状和家状,是因为皇城之中官署林立,如若让乡贡举子随便往来其间,很容易因出入混杂而造成事端。然而因为这千多人聚集,这会儿左右领军卫派兵护持,尚书省户部更是干脆召集了整个户部七十四名书吏中的一多半,整整四十个人,前来负责审阅这些文书。此时此刻,当杜士仪随那令史指引,来到了一个年迈老者的面前时,对方接过解状和家状只象征性瞅了一眼,立时笑吟吟地说道:“原来是今科京兆府的解元郎!解状和家状均中式,回去之后,请亲姻故旧,久同游处者具保,然后呈送吏部磨勘即可,解元郎如今可以回去了。”

国子监生三十人加上等第十人,正好第一轮全都办完,迅捷得无以复加。然而,当杜士仪含笑谢过之后转身出来,第二轮的人又引进去了之后,尚未出来的他便只听得身后远处传来了一个略有些不客气的呵斥。

“家状的格式错了!这都是早有定式贴出去的,郎君怎么如此不仔细?我与你纸笔,立时重新誊写一份!对,就是次序写错了……”

杜士仪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见那被呵斥的士子连忙接过空白纸卷开始书写,他就现张简也在往那儿瞧看。两人会合了一块从户部官署之中出来,他就轻声问张简道:“从前也有这样的情形?”

“等第之人,十有八九能登第,而国子监生则多数出自豪门世家,故而谁也不敢轻易为难。”曾经听前辈们提过这些的张简摇了摇头苦笑道,“而其他的既然希望渺茫,自然被人喝来斥去。京兆府同华以及河南府都畿道的总算还留三分情面,只让重新誊写家状,若是那些南方偏远之地,一字有违,即遭驳落,有时候若违逆抗辩,兴许连乡贡的资格也会一块丢了!”

说到这里,张简便诚恳地说道:“从前我连求解送尚不可得,更不用说奢望等第,杜兄的恩德,我真的是不知道如何报答了!”

“那也是你自己确实有真才实学。再说了,你正巧擅长羯鼓,这可和我无关。”

杜士仪微微一笑,两人继续往外走时,突然身侧一个又高又瘦的人与他们擦肩而过。下一刻,就只见前头一个小吏匆匆跑了进来,疾呼道:“裴郎,裴郎!”

来人看也不看杜士仪和张简,就从他们身侧跑过,到了那高瘦中年人面前时方才停下步子,气喘吁吁地说道:“裴郎,那当街白昼杀人的万骑将军马崇,已经转交刑部了。”

“知道了。”

见人淡淡地道出三个字转身便走,那小吏不禁大急,也不顾三七二十一赶紧上前阻拦,这才低低地说道:“霍国公想面会裴员外……”

“他当他的大将军,我当我的刑部员外郎,何需相见?”

杜士仪闻言忍不住回头,见那高瘦官员撂下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小吏,就这么扬长而去,哪还不知道这一位是何方神圣。除却和裴宁如出一辙的冷淡之外,就连这说话不客气也是一模一样,必然是其长兄刑部员外郎裴宽无疑!

尽管还有黑压压一大片人在外头等候,见了自己和张简出来,很多人都露出了羡慕嫉妒恨的表情,但这并非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杜士仪只能邀了张简一同出宫。张简提到具保之事,杜士仪知道他这宣州人士在京城也不认识几个人,当即便满口答应了,又指点了张简再去毕国公窦宅找窦十郎具保。等到回了平康坊崔宅,他得知敦化坊殷夫人来访,十三娘正在客舍待客,连忙赶了过去。

尚在门外,他就听到里头传来了殷夫人那和蔼慈祥的声音:“你既然有这样的毅力,何愁经史不通,书法不成?你先按照我的法子临帖,我回头给你送两本当年我年轻时临过的帖子来,至于经史,先看春秋,记住一定要兼读《左传》、《公羊》、《谷梁》,至于其他史书,相比《春秋》不可同日而语。而三礼更需领悟,来日你若有空,可至敦化坊颜宅,或是通化坊殷宅……”

听到杜十三娘又惊又喜连声道谢,殷夫人则是含笑继续指点,杜士仪不禁在门前站住了。颜真定这样的奇女子肯指点杜十三娘,他心头最大的担忧便可尽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