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飞艇威慑’英国和法国,迫使两国和大汉王国和谈,这就是在九月一日汉王宫会议中,颜学义确定接下来一段时间中,大汉王国对英国和法国两国的策略。
英国和法国可以通过强大的海军威慑到大汉王国,大汉王国同样可以用飞艇威慑到英国和法国。
当英国和法国建造出强大的飞艇,战争会再一次开启,而大汉王国也要建设出一支强大的海军来和英法两国的海军对抗。
英国和法国的海军肯定不会全体出动,长途跋涉来到亚洲进攻大汉王国,毕竟在欧洲,英国和法国还有敌人存在,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国力不断增加的德意志帝国。
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都被英国、法国等老牌列强瓜分,而新崛起的德意志帝国却无处下手,德国要想展,必然要和那些老牌列强其冲突,双方生激烈对抗,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这个世界上因为颜学义的到来,历史面目全非,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必不可免,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的时候,就是‘中国’彻底崛起的时刻。
欧洲有德国等国的存在,而且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就算是多少年后英国和法国要派遣海军进攻大汉王国,也不会派遣真正的海军主力,大汉王国有颜学义这个开挂的存在,要是展不出来一支能够抵挡英法联合舰队的海军,颜学义自杀算了。
另外大汉王国也要和德国等国家建立合作关系,让德国在欧洲拖住英法两国。
目前在燕京城的德国大使亨利多次向燕京市政府表达要拜访颜学义的请求,晾了德国大使怎么长时间,颜学义决定见一见他,等到时候派遣飞艇直接把亨利带回到源河市即可。
颜学义不知道的是,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使者已经出,目的是和大汉王国“合作”增强大汉王国的实力,让英国和法国遭受惨痛代价。
大汉王国对英国和法国两国的策略已经定下,英国和法国暂时威胁不到大汉王国,而进攻大汉王国的俄国和曰本,大汉王国对其的策略与英法两国大大不同。
俄国,或者称为俄罗斯帝国,这是一个人口过亿、国土面积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俄国除了海军在西方列强中稍差点,俄国的陆军绝对是西方国家中最强大的,在西方列强的陆军普遍装备“单打一”步枪的时代,人数是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为俄国可以短时间武装起来上百万大军,这才是俄国陆军强大的原因。
然而强大的俄国陆军在武器装备先进的汉军面前只有被屠杀的份。
在目前这个时代,俄国才是‘中国’最仇恨的国家,因为俄国已经侵占‘中国’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杀死无数中国人,俄国人不可原谅,俄国必须被彻底毁灭。
颜学义心中的想法是如此,只是大汉王国暂时还没有这个实力,不过凭借大汉王国目前的实力,将俄国侵占的土地夺回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而且颜学义还想到一个问题,中俄两国的边境线超过一万公里,这实在是太漫长了,要想守住这么长的边境线,大汉王国起码需要数十万大军常驻于边境,为此,大汉王国每年将花费巨额军费,甚至会拖延大汉王国的经济展。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和俄国全面开战,将俄国的位于亚洲区域的领土全部夺走,把俄国人赶回欧洲去,这样大汉王国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
不过要想将俄国人全部赶到欧洲去,这恐怕会是一个长达数年的战争。
在汉王宫会议中,颜学义做出决定,将调动超过超过十五万汉军对俄国进行全面进攻,其中骑兵部队将占据三分之二,骑兵部队由三分之二蒙古人和三分之一原汉军骑兵组成。
十五万汉军和俄国大军相比看起来很少,但是不要忘记了,俄国军队主要布置在欧洲区域,欧洲才是俄国的核心区域,俄国的亚洲领土,那里实在是太寒冷,通常俄国人都是把犯人流放到这个区域,驻守在亚洲区域的俄国军队非常少。
到时候两国全面开战,俄国要想守住亚洲区域的领土,必须从欧洲区域调派大量军队到亚洲区域,可是没有铁路,俄国人调军乃至为军队补充补给的速度会非常慢,大汉王国拖也能把俄国拖垮,有飞艇在,汉军不需要为补给问题担心。
这便是接下来数年中,大汉王国对俄国的策略,那就是战。
最后只剩下曰本这个小国。
曰本从来都是一个可笑的国家,妄想以小小岛国之力鲸吞偌大中国,人心不足蛇吞象。
别忘了,现在曰本还占着琉球和朝鲜,琉球和朝鲜都是中国的属国,现在被曰本占领,曰本和俄国同样不可原谅。
对待曰本的策略也只有一个字——战。
“派大军夺回朝鲜和琉球!”
“趁着台弯海空战消息没有传播开,派遣空军将曰本的海军以及其刚刚展起来的工业全部摧毁!”
“倭寇贼心不死,应该将他们全部杀光!”
一条一条策略从大臣们的口中说出来,可见大汉王国众位高官也讨厌曰本。
小小岛国敢挑衅,一巴掌拍死,让其永远无法翻身就好,而且曰本国土狭窄,大汉王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曰本击败。
等到将曰本击败后,大汉王国就可以全力对付北方的俄国。
九月一日汉王宫的这场会议,从早上七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颜学义和大汉王国的众位大臣最终确定了大汉王国对英国、法国、俄国、曰本的对策:
大汉王国用飞艇威慑英国和法国,逼迫其与大汉王国和谈。
大汉王国将对俄国和曰本全面开战,以最短时间打败曰本,然后全力对付北方的俄国,尽可能的将俄国人赶回到欧洲去。
“原来大汉王国已经如此强大了!”会议结束后,不少大臣心中都冒出这个想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