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寒门崛起

关灯
护眼

第九百九十二章 谁?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

在心中标记第一个点后,朱平安继续往下看,然后就到了杨师兄奏疏中的核心问题:

“伏望皇上听臣之言,察嵩之奸,群臣于嵩畏威怀恩,固不必问也。皇上或问二王,令其面陈嵩恶;或询诸阁臣,谕以勿畏嵩威。如果的实,重则置以专权重罪以正国法,轻则谕以致仕归家以全国体。则内贼既去,朝政可清矣。”

这一段是杨师兄悲剧的直接原因,杨师兄“或问二王”这一句触犯了嘉靖帝的大忌,导致杨师兄弹劾严嵩不成,自己还被下狱问罪,最后惨遭弃市。

朱平安看的很仔细,研读完杨师兄的奏疏之后,东方天际都晨曦喷薄了。

“师兄,平安......”

朱平安看完合上奏疏,开口道了一声师兄后,顿了一下,斟酌着如何开口提议。

“子厚,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好开口的。子厚有何见教,但请直言,盛,洗耳恭听。”杨继盛见状,不由微微笑了笑,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师兄有言,那平安就直说了。平安看完之后,有两点粗浅之见,与师兄探讨。”朱平安闻言点了点头,将奏疏打开摊开在餐桌上,伸手指出第一个建议所在的段落,缓缓开口说道,“第一点:师兄于此一段言圣上“乃一向含容于嵩之显恶“,后面又道“盖不过欲全大臣之体面,姑优容之以待彼之自坏耳“......未免有隐含圣上包庇严嵩之意。圣上看到奏疏后,恐会不喜,以平安之见,不如删去其中关于圣上优容姑待相关语句。”

杨继盛听了朱平安的第一点意见,笑着摇了摇头,“子厚这一点,却是多虑了,盛,这一段其实并非责备圣上,只是提醒圣上,莫再赐严贼优容姑待之恩,严贼是苗之莠、城之虎,一日在位则为一日之害,一日不除则百万百姓受其荼毒。”

“师兄,话虽如此,但读之,仍未免会让人觉得有怪圣上包庇之一。若是圣上览奏亦有此感的话,于师兄奏疏之事不利。”朱平安摇了摇头,再次提醒道。

“子厚,你的意思我明白,但若因噎而废食,岂非不智。盛有今日,皆乃圣上提拔之恩典。我直言提醒圣上,乃是为报皇恩,忠于臣子的本分。”杨继盛闻言摇了摇头,并没有采纳朱平安所提的这一条建议,态度很坚决。

呃。

开局不利。

朱平安心中叹了口气,其实心里也理解,杨继盛这么说其实并无不妥,因为臣子直言进谏,确实乃是本分。历史上,唐初宰相魏征就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成为历朝历代臣子们效仿的楷模。人无完人,皇上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作为臣子,发现皇上犯错后,难道因为担心皇上怪罪就不提醒皇上了吗?!如果这样的话,那还是一个合格的臣子所为吗?!

况且,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杨继盛啊。

另外,这一点问题相对于“或问二王”来说,乃是癣疥之疾,“或问二王”才是真正的膏肓之病。

try{ggauto();} catch(ex){}

“这一点暂且不说。这第二点还请师兄务必考虑。”

朱平安在心中再三权衡,放弃了就这一点继续劝说的打算,将重心放在“或问二王”这一点上。

“子厚请讲。”杨继盛见朱平安如此认真正式,也正襟危坐,请朱平安讲第二点。

“第二点便是此处——“皇上或问二王,令其面陈嵩恶“。”朱平安伸手在奏疏上指出这一句所在,抬头看向杨继盛,一脸认真、严肃的说道。

朱平安话音刚落,就听到里屋卧室里传来一声杯子打翻的声音,另外,依稀还听到一声模糊惊呼。

谁?

还有其他人?

朱平安听到里屋传来的声音,吃了一惊,扭头往里屋方向看去。

“哦,子厚不必担心,屋里是犬子应箕。”杨继盛微微笑了笑,轻声解释道。

原来是杨师兄的二儿子,朱平安闻言松了一口气。

杨师兄有两个儿子,长子杨应尾,次子杨应箕。据历史记载,杨师兄弹劾严嵩失败,被投入大牢,自知必死后,于大牢中写了两份遗嘱,一份《愚夫谕贤妻张贞》写给妻子,一份《父椒山谕应尾、应箕两儿》写给两个儿子。

“应箕,怎么了?”杨继盛向朱平安解释后,朝屋里方向朗声问道。

“还请父亲责罚,孩儿口渴,倒了一杯茶,未想茶水太烫,失手打翻了茶杯。”杨继盛话音刚落,里屋便传来一声十岁左右少年的解释。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为父说过多少次了,这次罚你抄写《论语》十遍,你可有意见?”杨继盛闻言微微摇了摇头,面向里屋扬声教育道。

“孩儿无意见。”里屋传来杨应箕认罚的声音。

“师兄,箕弟只是不小心打翻杯子,就罚抄写十遍《论语》,是不是有些多了。”朱平安闻言,轻声劝道。

《论语》共有二十章,合计15900字,抄写十遍就是近十六万字。毛笔字又不像现代的钢笔、中性笔,用毛笔字抄写十六万字,这得抄到什么时候。

“十遍其实不算多,一来抄写论语可以修身养性,二来可以加深应箕的理解。不过,既然子厚都开口了,那就该抄五遍吧。”杨继盛微微笑着解释了下罚抄写《论语》的良苦用心,不过还是听了朱平安的劝说,将罚抄写十遍改为了五遍。

“多谢父亲,多谢朱大哥好意,不过男儿一诺千金,应箕先前已经答应抄写十遍了,又岂能食言,还请父亲收回成命,孩儿愿抄写十遍《论语》。”里屋杨应箕年纪虽小,但是做事却是很有原则,坚持要抄写十遍《论语》。

“好,不愧是我杨继盛的儿子。”杨继盛闻言,对杨应箕的决定赞赏不已,脸上也是一副咸于荣焉的模样。

“平安惭愧。”朱平安闻言惭愧的拱了拱手,对杨继盛的家风佩服不已。为人处世,诚字当先,由此一件小事,就可见杨家的家风一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