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魏能臣

关灯
护眼

第1695章 龙驭归天!(下)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大魏能臣!

“唉,使将士们枉死沙场,使大魏国蒙受耻辱,此皆朕之过失也,与诸位爱卿无关,爱卿们快快请起吧!”

“谢陛下!”

曹丕并非推卸责任,只是有感而罢了,很快意识到自己言语有失,又连忙安抚几位重臣,同时商议议和之事!

渡江兵败,大将阵亡,战船尽数焚毁,到了这个地步,魏军也无力再战了,议和是唯一的选择,何况陆逊开的条件很宽和,魏国君臣完全可以承受!

“太常卿,代朕拟一道国书,派人送过长江去,答应与吴国罢兵停战,之前俘虏的吴兵全部释放,庐江郡城池全部退还,魏、吴两国从此各守疆界,睦邻友好!

再传令各部人马,雨过天晴之后,即刻班师回朝,对阵亡者予以厚葬,家属要加倍抚恤,其余将士、民夫各归家园,与亲人们好好团聚吧!

这次南征之战失利,过错由朕一人承担,朕还要下一道罪己诏,向天下人检讨过失,再减免赋税,劳役一年,让百姓们好好休养生息!”

……

“臣遵旨!”

曹丕口述,太常卿-蒋济执笔,很快写好了议和国书、退兵诏书,加盖玉玺之后,分别派人传达,至此南征之战算是结束了。

出动了五十万大军,苦战几个月之久,死伤了许多兵马,还消耗了无数军械、粮草,却换来一个黯然退兵,曹丕真是不甘心啊!

不甘心怎么办呢,战场上打不过陆逊,那就暗中下绊子吧!

“告诉使者,见到陆逊之后,替朕转达几句话,而且要当众转达:就说伯言的高恩厚情,朕牢牢记在心中了,日后必定厚报之,若是朕无法回报,朕的子孙也会记住承诺的,海枯石烂,绝不食言!”

“啊,陛下这是何意啊?”

“无需多问,按旨行事!”

“遵旨!”

国书送走之后,曹丕目视江南方向,心中一阵的冷笑,自己统兵打仗或许不行,可是玩弄阴谋诡计吗,绝不在任何人之下!

只有帝王最了解帝王了,孙权倚重陆逊,令其统帅倾国之兵,授予征伐之权不假,可在孙权的内心深处,真的一点猜忌也没有吗?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兵马乃是国之利器,更是皇权的有力保障,自古身为帝王者,就没有不怀疑将领起兵造反的,孙权又岂能例外呢?

何况孙权外宽内嫉、刻薄寡恩,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对亲兄弟、侄子都能痛下杀手,又岂会相信一个外姓人,只是环境逼迫之下,不得不倚重陆逊罢了,但是暗中必有防备之心!

因此上,自己故意派人传话,说什么高恩厚德、牢记心中……日后必定厚报之类的!

这些话传到了孙权耳朵中,他肯定会产生怀疑的,认为陆逊故意手下留情,放走了战败的魏国君臣,而这样做的目的是留一条退路!

毕竟从长远来看,魏国实力远在吴、蜀之上,早晚会完成统一大业,那时候念在情分上,魏国肯定厚待陆逊及其家族子孙,加官进爵,享受富贵……这可是里通外国,买主求荣的大罪啊!

君疑臣,臣必死,一旦孙权生出了疑心,陆逊还有好日子过吗,秦昭襄王赐死白起、汉高祖诛杀韩信的事就是前车之鉴!

可惜的是,借刀杀人之计虽好,自己却看不到陆逊人头落地了,曹丕摸了摸心口,就像冰块一般的寒冷,几乎感觉不到跳动,自己的大限马上就要到了。

当年自己使用苦肉计,让属下用毒箭射伤心口,再栽赃到三弟曹植身上,最终夺得了储位,后来又做了大魏天子,没想到因果循环,最终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现在不是追究是非对错的时候,自己要趁着还有一口气,把身后事安排妥当了,保证大魏江山传承下去,准确说是立个继承人!

自己有九个儿子,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才六岁,如今大魏帝国内忧外患、根基不稳,若再出现主少国疑的情况,无异于雪上加霜一般,只怕会有亡国之危啊!

最好立一个已经成年,且智勇双全、经验丰富的继承人,这样才能稳定政局人心,保证大魏江山传承久远,如此就要考虑兄终弟及了。

自己有二十多个兄弟,一奶同胞者三人,二弟曹彰已经故去,三弟曹植积怨太深,都无法作为继承人,那就只剩下一个四弟曹熊!

“小弟,过来!”

“臣弟在此,陛下有何吩咐?”

听到召唤之声,曹熊不禁大喜过望,与司马懿对视一眼,膝行到了软榻旁边,激动的浑身直哆嗦,兄长临终召唤自己,莫非有传位之意吗?

虽然自己有夺位之意,可是夺来的皇位,终究没有传来的皇位坐着舒服,也更加名正言顺!

不过以兄长的心机,就算是传位给自己,恐怕也会留下后招的,比如让自己立下毒誓,百年之后还皇位给侄儿们,并让文武重臣负责监督,以免出现有借无还之事!

如此一来,自己顶多是个过度之君,早晚还是要归还皇位的,自己的儿子们更与皇位无缘了,这岂不让人郁闷吗,可是不答应的话,只怕兄长不肯传位啊?

不如先答应下来,等自己坐稳皇位之后,再把那九个小‘麻烦解’决掉,这样大魏帝国的江山,就永远由自己的子孙来传承了。

曹熊自以为一番算计天衣无缝,却不知自己的神态变化、以及各种小动作,全被曹丕看的一清二楚,将死之人,心明眼亮!

“咳咳,魏、吴罢兵之后,当派重臣当面洽谈合约,并主持结盟修好仪式,汝乃朕之同胞兄弟,身份尊贵无比,就由汝担任此事吧!”

“臣弟……遵旨!

原来不是传位自己,而是派自己与吴国议和,曹熊不禁大失所望,又不敢表露出来,只能心中暗暗嘀咕,难道猜错了吗?

其实曹熊猜的一点不错,曹丕却有‘兄终弟及,叔侄相继’的想法,这样既保证了江山稳固,又能让皇位回到自己的子孙手中,可谓是两全其美!

可看到曹熊与司马懿的小动作,还有眸子中隐藏的杀机,曹丕迅速改变了主意,兄终弟及决不可行:

一则,这个弟弟城府太深了,真让他做了大魏天子,别说以后归还皇位了,只怕自己的九个儿子都难有好下场!

而且这种兄终弟及的方式,很容易引国家内乱,历史上殷商九世之乱、宋国五世之乱就是例子了,叔侄、兄弟为了夺位自相残杀,骨肉之情点滴不剩啊!

二则,自己为了得到士族支持,推行了九品官人法,以至大失天下百姓之望,弄的曹魏帝国根基不稳!

而曹熊与士族更加亲近,让他做了皇帝的话,只怕会一错再错,最终葬送了曹魏江山!

考虑以上两点,兄终弟及是不行了,只好父死子继,可是儿子们又太小了,还无法治国理政,必须安排几个辅政大臣,谁又是合适人选呢?

“太常卿,为朕再拟一道遗诏!”

“啊,陛下?”

“快拟诏吧,朕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臣遵旨!”

……

‘昔日汉室倾颓,天下大乱,内有诸侯互相攻伐,外有蛮夷犯疆扰土,以至田园尽毁,十室九空,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我太祖武皇帝,内平诸侯,外御蛮夷,上承天命,下抚黎民,功德巍巍不在周文王之下,朕承蒙荫蔽,应天合人,法尧禅舜,以魏代汉,至今五年有余矣!

朕自称帝以来,励精图治,日夜操劳,以求光大太祖之遗德,早日促成华夏之一统,然而时机未到,急于求成,以至将士枉死沙场,百姓奔波劳苦,如今思之,悔恨不已,然则天命已尽,悔之何用?

今有皇长子曹叡,仁孝天植,睿智夙成,朕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立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皇太子尚且年幼,不足以治国理政,特以太师萧逸、大司徒王朗、大司空陈群、太常卿蒋济、光禄勋刘晔、卫尉华歆、骠骑将军曹真、安北将军夏侯尚八人为顾命大臣,分理庶政,抚军监国!

以上所封顾命大臣,以及朝中文武百官,皆受太师大人节制,并赐专擅征伐,先斩后奏之特权,皇太子亦当以父礼侍之,听从劝诫,不可疏忽!’

…………

遗诏书写完毕,曹丕过目了一遍,见没有任何问题,这才从枕下取出传国玉玺,亲自加盖在上面,至此尘埃落定!

让幼子登基的话,必须请萧逸入朝辅政,这样才能对内震慑士族,对外抵御吴蜀,保证大魏江山稳固!

可是萧逸辅政的话,也有篡夺社稷的危险,因此又安排了七位辅臣,用来制约萧逸的权力,从而保证儿子能坐稳龙椅!

其实曹丕心里清楚,那七个人加在一起,也不是萧逸的对手,如果萧氏夺国的话,谁也制止不了的,不过自己思来想去,还是这样安排最好了!

能守住大魏江山自然最好了,退一步说守不住,以萧逸的人品而言,也不会伤害自己的九个儿子,还会让他们荣华富贵一生,那位山阳公就是最好的例子了,这样总比所托非人,断送儿子们的性命强上百倍吧!

连续处理了议和、托孤两件大事,曹丕的力量也消尽了,身体摔倒在卧榻上,目光涣散,呼吸困难,很快陷入了弥留之中……

“父亲,对不起,您留下来的江山,儿子守不住了!”

“姐夫,对不起,子桓知道错了,皇位真的不好做啊!”

……

黄初五年-秋,六月二十六日,大魏开国皇帝曹丕,驾崩于灌婴城-行宫之中,享年三十三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