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唐残

关灯
护眼

第185章 潮动3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唐残!

刚刚吃过了南海县当地特色的团油饭;就是用煎虾、鱼炙、鸡鹅脯、猪羊脊、鸡子羹、饼灌肠、蒸菜、粉茨、蕉子、姜桂、盐豉,盖在珠江平原所产新稻上,层层杂合蒸制而成的大杂烩饭。

打着还有些油腻饱嗝的周淮安,也前呼后拥的出现在了南海县城外,手工作坊和练炉最为密集的区域

虽然到处都是弥散不去的煤烟味和薄薄的尘灰,但对周淮安而言这却是某种原始工业基础的曙光气息了;这可是那些指挥躲在男人的羽翼下,而安心所在深宅大院里同类玩勾心斗角的养蛊游戏,还美名其曰为真爱的女主文,所不能体会到的特殊浪漫与激情的所在;

至少,在再度整合南海治下的冶铁业和附属的各种外围、下游手工作坊之后,他总算可以以为义军整备军械的理由,公器私用的进行以这个世界线为基础的,某种意义上的军事技术研(攀科技树前置)了。

比如在那些最粗浅的刀剑抢尖箭头的兵器锻打之后,考虑一下对技术含量更高一些的甲装、护具方面,就地取材的进一步改进和利用起来。

毕竟,在这个时代虽然有来自军器监甲弩坊的官范标准和取治流程,但是实际上因为偌大版图上天南地北的差异,所造成用料成本和人共投入的浮动,也是天差地别的。

像是靠近草原而缺铁的地方,肯定是优先利用牛羊皮和毛毡来制甲了;而在西南潮湿瘴热的多雨地区,则是流行以藤木为甲胄;而在靠近中原腹地炼铁中心的邯郸等地,则优质铁甲的配备率要比其他对方高上许多。而这同样也是长期割据不服王化的河北三镇,所凭据对抗朝廷的重要加成之一。

之前他鼓捣出来作为过度的纸甲,虽然防护力上勉强尚可,但是不耐长期的雨湿,以及涉水和泅渡的需要,就会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脱层;要是战时的短暂穿一穿还好,可是用来日常的执勤巡哨操练什么的,就不免有些尴尬了;

那些麻将片式的竹甲也是同理,虽然这玩意不怕涉水和泅渡,甚至还能提供浮力的加成;但是在岭南的普遍天气之下,却是很容霉和朽脆的,有的甚至还有一不小心在身上长出新鲜的木耳和蘑菇来的例子。

相比之下皮甲就好多了,虽然同样会霉、受潮等问题,但只要用心保养的话,还是可以用上更长的时间,

因此,他这次能够在这里就为了亲自参与,按照不同材料和加工工艺制作出来的甲胄,进行防护效果上和成本经济性的综合性价比评估。

而唐朝官定的十三种甲制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礼仪装饰形制的所谓仪仗甲。剩下的皮甲,与铁甲六式(包括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鎚和锁子甲),才是军队装备的实战用铠甲。以其中相对轻便、价廉而最早为人类所普遍利用的皮甲为例。

南方最好的材料无疑就是中国原产的犀牛皮了,也就是传说中的“犀兕”;不但足够密实坚韧,还带有天然的华丽花纹;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犀牛皮制得甲就一直是武将们喜欢追捧的存在之一;如果通过浸油、刷漆等手段保养得当的话,甚至还可以作为传家宝,而沿袭上好几代人呢。

只是千百年下来野外的犀牛也因此越稀少,真要穷尽山林去猎奇的话或许还可得到几只,但是作为军队的批量装备,乃至亲卫队的小批量的装备,那就根本不要去想了;

其次则还有鳄鱼皮和大象皮作为候选,相比犀牛就有些多见了;至少大象做成的“象鼻灸”在这个时代还是一到比较常见的美食;至于鳄鱼什么的,在大唐官场上画圈圈诅咒你,把“君去潮州养鳄鱼”与“公去海南琼州喂俚寮”,并列视为最为恶毒的口头禅之一,也是一大时代风尚呢。

不过野生的大象可不是那么好对付,他们可都是成群结队活动;而受惊狂造成的伤亡也有不小的概率;另外就是成年大象皮太厚的缘故,整体剥取起来颇为困难;就算是猎取并成功剥皮之后,也需要打磨掉三分之一道一般才能进行鞣制。如此的累积下来,猎取象皮的性价比其实并不会比高上多少。

鳄鱼就相对简单多了,古时尚有“鲛鳄”之称,取其皮则被称为鲛革;乃是与犀牛皮并称一时的装备。《荀子·议兵》:“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不过虽然潮州是有名的鳄鱼乐园,但是在用来装备一只大军的时候,并没有办法成为长久的来源;毕竟不是人工圈养起来的现代养殖场,在野外寻觅和猎杀也是费上许多功夫和气力的,惊动起来往水里一跑那简直是比大块头目标的大象还要麻烦的存在;因此只能作为小批量的补充。

最后才是来源普遍而屈才相对简单的牛皮;而在岭西各管相继归附和输诚之后,大宗牛皮的来源就不再成为问题了,因为当地勿论藩汉土蛮皆有养牛山地间的传统,年年有斗牛宰牛来优选良种的风俗。

但就算是水牛皮,也不是随便拿来就可以用的,而需要饲养到相应的年份之间才行,早了太松晚了太脆;而取材的时候也身体上几片特定的部位合适其他的就只能拿来做那些简单粗劣的皮具什么的了。

而且这些部位,还不能受到密集的鞭笞,或是过多的邙虫叮咬乃至明显的外伤,以破坏其整体组织纤维的相对完整性;然后因为甲衣强度上的需要,在鞣制成成品革的过程当中,同样有一定的额失败率和损耗。然后再髹漆数层以防日常磨损和自然氧化。

因此,那些随随便便拨拉一下材料和工匠,就能把自己一穷二白的流民军队,给轻松装备起来的穿越者,简直就是太甜了。

至于更常见的猪皮和羊皮什么的,不是薄而软就是松而脆,完好利用的面积也小;只能作为衣物和皮具材料。至于后世曾有有人在论坛上提过的马皮什么的,那是开什么玩笑;究竟是心有多大还是脑残有多深,才会把作为古代重要战略资源的马匹,宰了剥皮作为护具呢?

接下来的铁甲六式(包括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鎚和锁子甲)的仿制工作。其中又以多种不同材质、构件组成的明光和光要甲最为复杂,当然了这基本也不是被大头兵装备的,除了少量锻炼手艺的试制品,用来做馈赠高层和关系户的礼物之外,基本可以排除掉;

而乌鎚甲则是一种极耗人工的冷锻铁甲,在现阶段基本也可以排除掉了。而山文甲和锁子甲的区别,就是一个环形绞接,一个是三股交叉绞接而成;

其中又以锁子甲在古今中外的变体最多,环洞做的大一些、粗点的就可以被叫做环甲或是锁环甲,而洞眼更小更密的缀在一起,则就成了后世所谓的链甲、密环甲了。

虽然看起来结构一目了然的很简单,但是越是细小的零件对于材质的强度就越颇有要求;而且讲这么多细碎的部分加工成型,在编织套接起来实在太费人工了。

所以最后选择就是鳞甲了,而且还不是官方认定最少要由三百五十七片组成的半身细鳞甲;而是放大简化的更像是缩水版扎甲的百余枚“粗鳞甲”;每片从足文铜钱大小也加大到了茶盏底那么大了;当然了舒适性和分量也是有所呈现反比增长。

而且通过这次仿制加工成型之后,同样还有其他变体的空间;比如将夹片锻打加长变细之后组合在一起,就是所谓的金丝柳叶甲的雏形了,如果再将这些铁片条子加长铆接成一圈圈,那就成了某种一度出现在金末元初的圏甲了。如果将夹片进一步扩大盛放形,那以金缕玉衣为原型的古代扎甲和铁胄又重新回来了。

当然这种粗鳞甲,直接开眼打孔钉缀在皮套或是布服上作为双重防护,也可以用丝线串联起来单独作为防具外套;目前可要确定的成品,也只有前半覆甲的筒式背心原版,大抵负重十六斤左右;以及增添了护肩和后背要害甲片的加强版,需要负重而是三斤;还有联上蔽膝和抱肚甲叶的高端全身版,约重三十五余斤。

不过是因为穿在身在的分散负重,实际上承受的压力还要比单纯背负同样重量的事务,更加轻松一些;如果在经过适当的适应性训练,掌握了身体负载平衡和行进节奏之后,还会坚持活动的更久一些。

至于那些YY小说被形容得神乎其神的整片胸甲,或是大片整钢组成的甲具;抱歉,周淮安目前还没有变出拥有足够力量的冲击钻,和整体锻打成型的大型车台来。茶杯大小的硬质铁片,是他目前所能动用和改造出来,人力和处理机械的最大极限了。

另一方面,则是南海县的铁质坚韧有余而硬度不足,所以可以稍微打的在轻薄一些也没有关系,真正需要冲到十几步二十几步内,才面对面放箭的机会其实也不是太多。在提升产量积累经验的情况下,其实也可以稍微放低一些防护性能上的指标;

反正这批来练手的铁甲要优先供应给北伐的义军先头,真正工艺和质量都稳定下来的好东西,还要等到后面几个批次才行呢。按照目前的进度,大概一天就可以锻打出十多万片鳞甲,再加上雇请妇女缝绣编缀的功夫,也就是控制在日产铁鳞(甲)近两百领的程度。

相应没上漆的素皮甲,倒是可以达到五百具左右,只要专门猎杀队和海路供应的原料能够跟得上;这主要还是采用了日夜三班倒和畜力带动的简易流水线的缘故呢。

而他要做的也不过是偶然抽查和确定一下具体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然后在某个环节提供更进一步优化效率的指导意见而已;正在看着这些忙碌的手工作坊而有些志得意满之时,周淮安突然又接到了一个来自广州的消息。

“小柴这是要找我帮忙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