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唐残

关灯
护眼

第761章 单于溅血染朱轮(中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唐残!

上一章的标题错了。

而在长安城外北苑的茫茫旷野、山林水泽之间,战鼓连绵,旗帜乱舞,成千上万的人马交错争逐厮杀往来的尘嚣直上,久久的未能落下或是被风势所吹散。而与此同时再度都被裹卷进了北苑乱战之中,而带领最后一批帐卫亲骑左冲右突的拓跋思恭,也只觉得自己真是流年不利的要令人彻底绝望了。

自从为太平贼的马队所逐,而屡战不利的不断损失部众和丢弃自重、牛马,好容易才得以摆脱接战之势;却又惊闻做为接应和支援的退路西渭桥栅营,兼后方粮台的咸阳城及其留守的部众,已然随着突然出现全新贼军大部而覆灭的噩耗。

一时间,他和麾下的拓跋本部人马,也陷入了无以为继的严重危急和困境之中。然而是他的灾厄远不止于此,在折转向西撤走的过程当中,偶然遭遇和袭击了一支携带了大批辎重的贼军得以稍作补充,然后就迎头撞上了数量更多的贼军大部,气势汹然的扑上前来。

他只能带着剩余相依跑得快的马队折返向西,一路上且战且走再度摆脱了这些贼军,却又在北苑里意外撞上振武节度使契苾璋麾下的回鹘骑兵,两厢合作一处还没有交换过多少消息;那些贼军又马不停蹄的追击上来了。

然而,麾下已经师老疲敝且惊魂未定的拓跋思忠,也只能乘着回鹘兵与之接战和纠缠起来的机会,丢下友军继续全力向东脱走而去;然而东边也不是什么善地,当党项军沿着渭河刚刚抵达中渭桥的附近,就看到桥头营柵上已然飘荡起了太平贼的青旗。

虽然其中看起来不过数百人而已,但是他麾下的党项儿郎试探性的冲了一轮,被其中投掷出来的火器给炸退回来之后,也就彻底断绝了在此死耗下去的信心和指望了;于是他们只能继续向东奔走,以求从也许尚未失陷的东渭桥渡河北归。

然而,一支打着“都畿道行营”旗号而缓缓推进而来的大股贼军,再次拦阻住了他们的去路;而南边更是再度出现了高举着青旗的太平贼游骑;于是,拓跋思恭也只能无奈至极的哀叹一声而原路折转而回,想要靠拢和投奔城北的崔相公行营本阵,以为一时庇护和呼应。

然而当他跑的人马俱疲,好容易抵达了西内苑的城墙之外,却又惊闻前方已然变成了新的战场。从城中冲出来赤地金乌的河东军旗号,与赭黄色飞龙的伪朝天子旗色,还有城西杀过来的太平青旗,正在交相乱战和缠斗在了一起。

而在他身后地平线上扬起的滚滚烟尘之间,却是那只“都畿道行营”旗号的贼军又紧锣密鼓的追赶上来了;一时间腹背受敌而眼看走投无路的拓跋思忠,也只能就此临时决定全力向着河东军靠拢过去;然后还是无可避免卷入了敌我难分的乱战之中。

待到他好容易才突走出来抵达渭河边清点人头,却现曾经坐拥控弦数万而从征骑从近万的拓跋部众,如今就只剩身边这最后五六百名亲从帐卫了;然而,就在日益逼近的贼军合围之前,他还是毅然痛下了最后的决心。

在拓跋思忠的带头之下,剩余的党项兵用力戳刺着已经疲乏力尽的坐骑后臀,逼着吃痛不已的它们纷纷冲下河岸,而又攀带着这些最后的党项部卒涉水向着河中奋力游去。然而,又不知道在河水中浸泡和漂流了多久,又有多少人翻覆或是沉溺在了渭河之中;脑中一片混沌的拓跋思忠,突然就触底到了柔乱的泥沙而一下惊醒过来。

当他被先行上岸的帐卫拉住拖上土堤,又忍不住回身望去的时候,却现自己身边已然不足百余人了。而在远处的渭河对岸,那支东面追赶而来的贼军却是已然陷入了混乱和溃散当中;因为,又有一支紧随杀出的藩骑,高举着令人有些眼熟的黑鸦旗一下子突入其中,继二连三踹倒掀翻了其中许多面旗帜。

见到这一幕,拓跋思忠不禁有些咬牙切齿起来;因为他会想若是这些“友军”再赶到更快一些,自己岂不就是还有挽回丧师覆灭的机会了?,然后又不免心情复杂的生出几分期许和寄望来,兴许就靠这支生力军的存在,就能彻底打破和解围行营本阵的不利局面呢。

然而,这支黑鸦旗的藩骑还没有来得及更多扩大战果,却又被龙山上大明宫西门新冲下来了另一支青旗的马队,给毫不犹豫的扑杀在了后队尾稍之中,又人仰马翻的戳翻砍倒一片。而后,只见这些青旗马队面对黑鸦藩骑的反扑,并没有维持密集以冲对冲的阵型而自飞散开来。

然后又在即将被追上接战的那一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际的投出许多烟气滚滚的事物来,又瞬息间在挺刀持矛的黑鸦藩骑之中腾腾炸开、掀起许多烟尘滚滚的气浪和土石乱飞,将其人仰马翻的摔滚。掀倒在地,或又是干脆到拖着骑士惊蹿出去。

这一刻拓跋思忠的心情,就像是他身上浸透的河水一般,彻底冰凉一片。

——我是乱战的分割线——

而在长安城内大兴善寺的菩提院内,已经升任文书主办的吕岩也再度进来复命;只是他不免心中别有一番滋味。虽然他草拟《讨崔国贼》的檄文早已经完成,但是却赶上了官军方面雨夜强袭之后的全面崩溃;所以说他的这么一番才情和热忱还没怎么派上用场,就已经没有了可以继续声讨和驳斥的对象了。

然而当他跨进园子之后才现,奉命而来与他站在一起的,赫然还有一些大都督府编制内或是大都督个人名下,其他学术小组和顾问团体的牵头人,宣教部门和学官体系的负责人;乃至是一些被破格留用的降人。同时也代表的事大都督府内学问和考据水平最高的一批人物。

比如除了作为文书承的袁静、廖远等人之外,尚有随军的顾问僧贯休、虚中、齐己;曾经的闽中大儒黄璞、黄滔兄弟兄弟,袁州名士“玄英先生”方干,乃至是前镇海节衙孔目官出身的外联主办李师成,记事韩偓等等一众人士,都屏气静声的等待着话。

“难得召集诸位汇聚一堂,乃是我便有一个临时起意的任务交给你们。”

正站在一块《唐大兴善寺大辨正广智三藏国师之碑》前,背手居中端详书法的周淮安这才转身过来,看着这一张张新老齐全而又充斥着恭切的面孔缓缓开声道:

“请都督吩咐。。”

“唯谨遵上命。。”

略带疑惑和期许的众人惊讶之余,又参差不齐的纷纷回应道:

“如今我军已然分别攻入北内和大内,我需要分派人手前往秘书省、殿中监,及丽正殿、集贤殿等诸内馆院处,搜罗和保全各种文书牍档版籍之属;并在事后予以分类甄别以为大用。”

周淮安这才交代道:

虽然之前太平军已经通过暗中收买的手段,获得大量来自长安城中的书档图籍,但这其中主要是来自京畿道和京兆府,以及百官司衙的历代集藏和备档等等;虽然从数量上看浩繁甚巨,但基本都是本朝近代的事物为主。

在黄巢所直接控制的皇城大内之中,还有大量专属与李唐皇家乃至历代天子个人的收藏文书,差不多荟萃和集中了历朝历代的天下知识精华所在,以及贯穿了盛唐近三百年国家性学术成果的结晶,前后合计起来约有四五千种无所不包的大小门类,十几万卷的典藏;

其中秘藏的一些古本、孤本和残卷,甚至可以上溯道先秦、战国时代的遗存;同时代表的即是华夏文明传承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这么任之毁于五代的战火实在太可惜了。因此这部分内容也是周淮安进入长安城之后,一旦有机会就志在必得的几个目标之一。

尤其是在如今黄巢已然回归城外的局面之下,在不动手的话怕就要错过这个机会了。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才回到自己的驻地,曾经的大儒黄璞就再也保持不住一贯气度沉容得体的笃定,而迫不及待的对着弟弟黄滔失态道:

“大都督罗尽旧朝故籍,这是有意修史明志,以做前朝盖棺定论之言了啊!这可比众人上一千个一万道的劝进献表,更能鼓舞士气人心啊!”

“大都督终于有所称制之念了啊。”

而在另一个地方,“玄英先生”方干亦是喜诸形色的对着属僚道:

“。我辈更当时勉力奉进了,一定要将这件事情臻至尽善尽美,才能不负着开朝鼎立的气象啊。”

于是原本只是周淮安个人一时起意的私心和想念之举,却因为众多自以为是的理解和认知,在不经意间开始朝着完全偏离的另一个方向运转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