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二十二章 浮屠刀法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在大唐的历法中,当前以戊寅元历为主。

但李淳风提及这套历法有差缺之处。

历法不准确,四季、气节、时辰便有偏差。

对相师而言,这是基础出了错,属于致命的缺陷。

推衍术算再厉害,最为基础的地方出了问题,推算便难言准确。

即便是李淳风和袁天纲,也是打马虎眼的高手。

有些事情不是这两人想说就能说清楚,只能如烂陀寺的僧人一样,提及有伤天和。

但研读过相术的一些书籍,又参与过这些人的推衍,李鸿儒很清楚这是李淳风等人有心无力。

没什么嘴巴上说不得的事情,一些事情是牵扯过大,而一些事情是自己压根算不出来,只能靠嘴巴糊弄过去。

终其原因,历法在其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甚至于有些相师不得不钻研多套历法,运用不同的时间来做推算。

这会让推算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李鸿儒偶注意宁王时,也看着手中这册《大皇天历》,连连翻页观看。

宁王的要求只是引起陪同僧人的一声劝诫,随即便应声了下去。

这些僧人可以不理睬烽火,也不用理会城卫官,甚至与城主谈笑风生,但在吐浑国王庭面前,姿态难于抬起来。

双方压根不是一个级别的人。

除非是将天柱王等人抬出来,才能和宁王唱对台戏,甚至于让宁王难堪。

阅读一册珍藏的书籍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事情迅速平息了下去。

李鸿儒随手抽了两册书籍,这才放下书,在附近转悠查看。

宝殿藏书诸多,但汉文字内容的书籍有限,他思索着《大皇天历》,又与当前的戊寅元历做对比,只觉后者更为精确一些。

诸多事物都是新人胜旧人。

历史在前进,不仅仅是历法,便是术法,武技等都不断在变化。

若非战争的影响,让一些传承断绝,诸多方面齐齐胜过前人并非难事。

“但这套历法也有可取之处!”

《大皇天历》有些过时,但其中不乏精华之处。

对历法研究者而言,这是可借鉴的宝典。

李鸿儒觉得李淳风能拿这册书参考一番,或许能将大唐的历法完善得更好。

“这念什么?”

宁王占了一处大台,端坐在台上?捧着一册书籍?一时冥思苦想,一时神色恍然大悟?又有不开解之处。

他也不避嫌?碰到不懂之处便直接问僧人。

待得僧人难以作答,又将手下侍卫呼了上去。

“殿下?您观看的典籍太深奥了,我们也看不懂!”

侍卫看了之后?茫然回应了一声?这让宁王有些头疼。

“平常就要你们多读点书,这下可好,连字都识不得!”

宁王抱怨了一声。

他的抱怨让一帮侍卫只能抬头望天。

“殿下,您知识渊博都解析不得?咱们这边详解这种古汉字的人便不算多了”侍卫道。

“人正?刀术便正,菩提达摩当年和梁武帝纸上论战虽是惜败,但这套刀法亦被梁武帝大赞,发挥的威能定然不低。”

宁王也不搭理侍卫的话,摸索之下好一阵自言自语。

宁王说到了两个人?李鸿儒对这两个名字有印象,他甚至还见过其中一位的法身。

菩提达摩便是他在万佛山所见的佛陀之一。

对方似乎创建了《洗髓经》?而宁王拿的这套刀法也源于对方。

至于梁武帝,那便是一两百年前的大人物?梁国的开创者。

李鸿儒知晓对方,还是因为对方神功天下无敌?最终却是个饿死的结局。

陶家的剑术亦是源于梁武帝同代的陶弘景。

陶弘景在当时到底是天下第二?还是天下第三?让陶家人至今都有争议。

想来前面就是这两头拦路虎了。

李鸿儒心中微动时,只见一个侍卫朝着他走了过来。

“你似乎翻阅了两册古汉字历法,随我们来。”

侍卫话语客气,但腰间挎着的长刀并不客气,见得李鸿儒身体迟疑,已经用长刀的刀柄顶了一下。

李鸿儒只觉身体一阵巨疼,勉强平稳的伤势被对方强力一顶,几乎欲要吐血。

他身体一个趔趄,顿时引得侍卫一阵哄笑。

“原来是个草头子。”

草头子是吐浑人的骂人话,大致类似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之类的词语。

“这位大人,我堂弟走商队时有些风感,伤了身体,还在修养之中!”

见得李鸿儒被嘲,阿拉伊顿时出来躬身赔礼。

“你是走商队的?”

阿拉伊解释时,让大台上的宁王有了一些兴趣。

“是!”

“你去过大唐?”宁王问道。

“去过长安城!”

李鸿儒硬着头皮回了一句。

他夹杂在人群中,又动用了化妆和一些易容手段,已经算是很低调了。

但李鸿儒没想到随手翻两册历法,也能引来盘问。

如果没有猜错,宁王很可能在负责海心山事件的追查。

想起杨素提及的‘最危险之处便是最安全之处’,李鸿儒一颗戒心顿时也放了下来。

“你可识这上面的古汉文,只要你能认出来,本王赏银十两!”

宁王问询两句,随手指了指手中的书籍。

李鸿儒刚想直接拒绝,但字都没看,直接否认下去也是不妥。

他快步上前,靠近看了一眼。

“龙行龘龘也……”

顺着宁王的手指,李鸿儒默念了一句。

字不难念,就是写成了一坨,让人难于看清楚。

若无通读《九经》等大量书籍,不认识这些字也很正常。

“快念快念,念好了咱们殿下有赏,念不好就去大堂念十天《梨俱吠陀经》”一旁的侍卫催促道。

阎王易躲,小鬼难缠。

宁王不方便开口,但一些事情是侍卫在代劳。

李鸿儒欲吐出口的‘这字我不认识’,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梨俱吠陀经》大概是吐浑人常年默念的经文书,但他啥也不会,到时想念都念不出来。

“我在长安城算命道人那儿见过这种字,龙行龘龘也,这个字念龘。”

“龘?”宁王疑道。

“对!”

“什么意思?”

“就是像龙一样快速飞纵!”

宁王问一声时,李鸿儒勉强做了答。

这份翻译让宁王很满意。

“赏!”

宁王呼了一声,让侍卫取了十两银子过来。

他这赏赐极为到位,说到做到,李鸿儒顿时连声感谢。

常年和上位者打交道,李鸿儒不缺见色行事的眼色。

领了赏赐,他便立刻行礼告退。

“你慢点走,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宁王喝住李鸿儒,手一把脑袋,脸上满是头疼之色。

“菩提达摩当年为了让梁武帝懂这刀中凶险,便用古汉字写了这册书,这让我等后人如何钻研!”

书是好书,典籍也是好典籍,传承极为上等。

但如同李鸿儒在九层佛塔获得的佛经术法,宁王只觉这册书有很大的问题。

他对这册武经难于看明白。

这更无须说去进行修炼。

冒然乱练,要么不得章法,要么走火入魔,难有多少可能修行有成。

“看你也有几分见识,不如将这册书给我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解释清楚”宁王道:“若是本王修行有得,赏你百金不是问题。”

“你最好是有几分见识”侍卫警声道:“别乱读,否则砍你脑袋也不是问题。”

这一唱一和配合得极好。

大概是奖赏有多高,相对应的惩罚也有多重。

或许这是吐浑人的习俗,也可能是宁王的规矩。

李鸿儒看着厚重的《浮屠刀法》,只觉遭遇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他哪能解释一套刀法就能让宁王修炼有成。

宁王又不是他,只要看一遍典籍,就能将一套刀法修行有成。

伸手触摸《浮屠刀法》时,这册古汉字典籍倒是传来了可修炼的提示。

李鸿儒只觉和菩提达摩有缘。

那位佛陀也是个妙人,似乎能做一些推衍之事。

在万佛山诸多婆罗门佛陀中,也就菩提达摩躲了一场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