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华而不炫、贵而不显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我的系统不正经!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建盏釉色,还是以经典的“兔毫“、“油滴“、“曜变“这三大类为主。

这些建盏代表性的釉色,依旧是最吸人眼球的,所谓经典永不过时,大概说的就是如此。

兔毫不像曜变和油滴那样稀少和特殊,却能成为建盏的标志性纹理,自然它的道理。

其中的精品兔毫盏,  也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好的兔毫的相遇需要缘分,欣赏一只建盏,更是要结合各方面的特点综合看待。

一件东西好不好,我可不是因为多少来判定的,而是因为其品质、品相等等。

众所周知,建盏的釉色是衡量其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

无论是简单而富有神韵的釉色、或是层次多变的斑纹,都是其艺术价值的体现。

目前行业虽然没有统一的价格衡量标准,但“兔毫“、“油滴“、“曜变“这三种釉色,  是公认的艺术价值高。

而且相比新型釉色,这些经典款盏器的升值空间和收藏优势更突出。

好看、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就是一件好东西。

而一个兔毫盏的烧制,其中的难度系数就很大。

而这还是建盏精品当中,比较普遍,比较容易烧制的品种。

当然,既然有难度,那精品兔毫的价格,就不可能低了。

这样的东西,复烧出来,还是很有价值的。

兔毫釉根据色泽的不同表现,又分为“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等。

以其中的“银兔毫”最为名贵,烧制难度也是最高。

关于兔毫盏的描述,宋代许多文人雅士都曾入诗作词,吟咏歌颂。

如大诗人杨万里的“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

苏轼的“勿惊午盏兔毛斑,打出舂翁鹅儿酒”;

兔毫盏是宋代最为流行的品种,也是目前传世的宋代建盏中最多的釉色品种。

在很多的大型拍卖场上,  兔毫盏也是屡屡拍出高价,而且明显处于上涨之势,这些精品建盏的价格,甚至是每年翻番增长。

当然,“油滴”是宋代建盏中的名贵釉色之一,因其釉面斑点有如沸腾的油滴一般,由此而得名。

很多盏友了解建盏是从2016年,在纽约佳士拍卖出7800万人民币的南宋建窑油滴盏开始的。

这只油滴盏创下了宋代建盏公开拍卖的最高纪录,由此也可见它的价值不容小觑。

现在市场上宋代油滴盏的交易,可以说是有价无市。

由于宋代传世的油滴盏的品种较为稀少,完整器更是鲜见,这也是因为油滴烧成条件比烧制兔毫的条件更为苛刻。

如果烧制时窑温偏低,则斑纹难以形成圆润点状;

如果窑温偏高,斑点又容易流成条形,因此一般情况下,品相优异的油滴盏,甚至比兔毫盏更加稀有走俏。

再说曜变,这种现象就是黑瓷器物在光照下,从器表的薄膜上,  所焕发出来的黄蓝绿紫等色,融揉在一起的彩光。

黑瓷产生曜变的局限性更大,  除产生窑变的条件外,玻璃质感强的黑亮釉,是一个重要因素。

这是因为,这种釉在烧制过程中,在特殊条件的作用下,更能形成一种极薄的铁结晶膜。

没有这层薄膜,迎光就不会出现如虹一样的异彩。

曜变是建盏釉色中最为珍贵的品种,因为目前已知公认的存世完整器,就是藏在小鬼子那边的三件。

曜变盏显得如此珍贵稀有,主要是因为它的烧制极具偶然性。

传世曜变盏的烧制奥秘至今都无法破解,它在陶瓷工艺和美学上的独创性和极其稀少的存世量,堪称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就连现代仿制烧出的曜变盏,在市场上也是大受欢迎的,可谓是建盏的一个热门釉色。

从近十年的建盏市场表现可以看出,建盏的拍卖活跃度越来越高,建盏的溢价率在100%以上,很多国内外的藏家对建盏很是追捧。

而“兔毫“、“油滴“、“曜变“这些釉色都是传承自古法,华而不炫、贵而不显,无论是投资还是收藏,其前景都是相当乐观的,非常值得入手。

兔毫建盏的烧制,还是比较简单的,跟普通建盏的烧制工艺难度增加不大。

制盏前期需要提供坯体原料、釉浆,将陈腐后的坯体原料炼泥、拉坯成型、修坯,得到生坯;

生坯放入电窑炉内素烧,经过2.8-3.1小时。

窑炉温度从常温,升到290-310℃。

此阶段炉门为打开状态,利于生坯中水分以蒸汽形式排出;

然后闭合炉门,再经过2.8-3.1小时。

等窑炉温度,从290-310℃升到595-605℃,停炉。

自然冷却取出,得到素坯;

上釉,釉倒入素坯盏内,停留5-7秒,再反扣素坯入釉里浸泡5-7秒,盏底不施釉,晾干;

施釉后的坯体,装匣钵入倒焰窑的窑室内焙烧。

整套工艺,跟普通建盏的烧制没有多少区别,主要是把握炉窑内部瓷器,烧成之时的温度。

比如烧制束口银兔毫,各种细节就有很多。

还有,褐色斑纹比银色斑纹好烧?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构成褐色斑纹的物质,是以三价铁为主。

烧成前期,需要还原气氛,来控制斑纹形态。

而后期,可以转为氧化气氛,来控制斑纹的色彩。

氧化气氛相比于还原气氛,要好控制的多。

所以,褐色斑纹形态与色彩的控制较为稳定。

而银色斑纹烧成前期,需要还原气氛,来使得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而后期还需要继续还原。

这里就产生问题了,此时如果还原不够,三价铁过高,斑纹就呈现灰色,而且斑纹表面也有脏物感。

而如果还原过了,二价铁过高,斑纹就会变浅、甚至消失。

所以这个度非常难以拿捏,使得烧制银色斑纹十分不稳定。

而只要知道这個度,烧制成不成功,凭借现代的科技、装备,加上陈文哲的烧窑技术,那就不用全凭天意了。

这才是烧制银兔毫的根本技术,归纳起来,还是温度、火候的控制。

陈文哲只要注意一下,把握住这些关键点,烧制银兔毫也就不会再是那种万分之一。

就算一次、两次失败,只要被他摸着了规律,他总会能够烧制出一窑,两窑。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