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明月松江照

关灯
护眼

第93章 第八十九章? 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明月松江照!

蔡了了离开了京城前往训州。

皇上自然知道训州的森林大火,一定会被很好的处理完。

可是天灾已经发生了,这件事肯定不会就是一场简单的大火就结束了。

看来皇上是要借此机会做大做强。

皇上登基十多年了,至今还没有走访过全国各地。

趁着这个机会,正好可以走访一下全国各地。

亲眼看看他治理的江山如何秀丽,百姓是如何安居乐业。

皇上将精锐部队都给了蔡了了。

也再无精锐部队了。

只能够由夏太尉从部队抽调一支精锐了。

毕竟御前侍卫不能动。

御前侍卫一旦动了,全朝文武百官也就都会知道,皇上不在了。

这可不便于稳定民心和官心。

皇后已经先行一步去了训州。

皇上准备在皇后离开之后的第五日,便启程赶往训州。

此去不同于去避暑山庄,此番离京,皇上自然也是要好好交代、部署一番。

这五日便是皇上最快的部署时间了。

皇上首先召见了蔡丞相和夏太尉。

“臣等参见皇上。”

“二位大人免礼。”皇上坐在案前的龙椅,面色沉重地看着两位大人。“此次召见二位大人乃是因为训州森林失火一事。二位大人可有什么想法?”

“皇上应该心中已经有主意了吧。”蔡丞相今日倒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训州森林失火,此乃天灾。如此大的天灾,必定会伴随人祸来。所以朕派了钦差大人先行一步前往训州。朕马上也要前去训州。”

“皇上可是派的哪位大臣担任此次钦差大臣一职?”蔡丞相果真是一板一眼。

“这事,蔡丞相就不必担心了,乃是刚上任的新人。正好借此机会锻炼一下。”皇上总不能说是派了皇后吧。

“既然皇上已经决定了,那臣便也就放心了。”蔡丞相倒也不多说。

“那二位大人觉得如何?”皇上再次问了两位大人的意见。

“皇上既然知道天灾之后,必定会有人祸。皇上这个时候应该留在京城才是。”蔡丞相一脸严肃的规劝道。

本来还想就接着刚才的问题,将皇上出宫去训州这件事绕过去了。

虽然知道皇上决定的事,没有那么容易就绕过去。

可是不试一下又这么能知道呢?

蔡丞相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为人臣子这便是本分。

“既然无法避免,朕也不想再坐以待毙。”皇上认了这么多年,确实城府够深,不过倒也失去了很多重要的人。

如今皇上倒也不想再这么忍下去了。

有病就得看病,不仅要看还得连根拔起。

若是只看,又不能连根拔起,岂不是让自己心里一直惦记这事,给自己心里找不痛快吗!

要嘛就边看,要嘛就连根拔起。

就这么悬在心里,始终都是一根刺。

不仅可心里不舒服,还有隐患。

说不清楚那天就突变了,或者就被侵略了。

“臣等愿闻其详。”夏大人倒是有一个将军,准备搞事情的风范。

蔡丞相自然要凶狠狠地瞪一眼夏太尉。

这个时候本就应该拉着皇上往回走,怎么能还松了线呢。

“夏太尉,若是行军打仗,你会如何?”

“回皇上,若是行军打仗,既然明知前面有虎。那臣自然要将计就计。不仅如此,臣还要把这个事做大闹大。然后放出风声,静观其变。”夏太尉这一说到行军打仗,整个人的气场和风范就不一样。这气场、身形、语调都发生了为妙的变化。

“夏太尉准备如何将此事闹大呢?”

“回皇上,这就得看,是个什么具体的事了。不过总归一点就是,顺着敌人就好了。”夏太尉此话倒也说出了一种老谋深算,老奸巨猾,但是又胸有陈竹,胜券在握的底气。

“好。既然如此,朕亦决定参考参考夏太尉的方法。”皇上嘴角也露出了久违的一个又浅又短暂的微笑。

皇上本来心中还有些犹豫,听了夏太尉的话之后,皇上的精气神,底气也比刚才足了很多。

这气势也上来了。

有人撑腰,有人给自己站在背后。就算错那也错的理直气壮。

若是这背后没有个人支持,即便是对的,那也有些心虚。

“皇上您可是一国之君,怎么能跟夏太尉一介武夫如此莽撞呢!”蔡丞相显然有些着急了,这词儿也没有怎么挑过就直接说出了口。

“蔡丞相,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怎么就会是一介武夫了,怎么就莽撞了。要不回头您去行军打仗一次。”夏太尉也不甘示弱。

“老夫哪里说错了,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顶多也就没有了将军。若是皇上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四纳国可怎么办?”蔡丞相还越说越着急,越说这话越不挑词儿了。

“皇上确实是万金之躯,不能受半点伤。坐以待毙等着敌人在暗地里主动出击,我们却只能被动等待防守。与其如此,还不如我们也主动参与其中,好歹能够知道一点,在暗地里活动人的人影,就算你出刀防御也能有个方向。如此这般什么方向都不知道,你要怎么防御都不知道。既耗费人力,又耗费物力。还会造成人心惶惶,军心涣散。”夏太尉这逻辑倒也没有不妥。夏太尉这其实倒也一点都不输给蔡丞相。

“二位大人不用再为了此事争吵了。朕知道你们二位的好意。这也是朕此次召见你们的原因。朕要去一趟训州,京城到时候必定会有大事发生。就拜托二位大人了。”皇上此番话倒是说的很有诚意。

“还请皇上三思。”蔡丞相面色依旧有些为难。

“此事不必再议,朕已有决定。”皇上这话说的既有诚意,也有一个帝王的威严和果断。

“臣等领旨。”夏太尉可是到答应得非常爽快,蔡丞相显得就有些不那么爽快了,明显有些妥协之意在里面。

“朕此次乃是私自出宫,上朝便是不能了。朝中大事就麻烦二位大人了。”

朝中最大的事已经安排了,接下来就是要安排整个后宫了。

后宫之中有李月,皇上倒也不担心。

皇后如今已经悄悄离宫了,皇上也要紧随其后地离开了。

这朝廷最高的主子要离宫了,这后宫服侍的主自然也就也一起离开了。

这朝廷的事交代了,这后宫的事自然也是要交代一番才行。

这就是一国之君。

穿上龙牌便是一国之主,脱下龙袍换上便服那也是一家之主。

皇上离开了,这后宫之中,地位最高的人便是后宫的妃嫔了。

除开妃嫔便也就是李月了。

有李月在,这勤政殿自然是可以守得住。

皇上差点忘了淑妃,淑妃如今可是在勤政殿当差。

即便李月能后守得住勤政殿,这淑妃怕也是很难守得住。

看来淑妃的事,让皇上着实有些头痛。

淑妃如今不仅在勤政殿在当差,还是水大人的妹妹。

此次出行若是能带上淑妃,水大人的行事怕也会有些影响,多少会受到些束缚。

淑妃本就有意要恕罪,此次前去也肯定没有意见。

皇上也就不打算和淑妃提前知会一声。

还是等到出发的当日当时当下,再直接告诉淑妃好了。

淑妃不知道会不会骑马,不过没关系。可以坐马车,让尤铆施护送便好。

剩下的就需要为不露面找个借口了。

皇后不在,皇上自然可以找生病,甚至禁足的借口。

可是皇上不在,不露面又能找什么借口呢?

总不能学神仙闭关修炼吧。

一国江山的主人,又不是孤家寡人,不需要处理朝政了。

这评价一国之君贤明与否,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朝政。

勤政爱民,或许就是这么来的吧。

这饭可以不吃,朝政必须要处理。

那就还是找个俗套又不伤脑子的借口吧。

生病得了。

龙体最重要。

虽然他们也信奉,英明的君主即便生病了,也照样会处理朝政。

可是,这个借口总归比起其他借口,还是要好很多。

朝堂和后宫如今也算是都安排好了。

如此一来皇上便也可以安心地离京了。

干大事之前,总也还是要清理清理这身边的人才好。

否则,让人卖了也还不知道为什么。

所以,皇上此番秘密出行,还有另外一番意思。

表示想要借此机会,梳理梳理这宫中人的归宿、忠诚问题。

离开的当日,皇上依旧若无其事。

该处理朝政处理朝政,该吃饭吃饭。

晚上出发的时辰快要到了,皇上依旧和往常那般。有条不紊地批阅这奏折,一边问淑妃。

“淑妃近日做的可还习惯?”皇上盯着奏折没有看淑妃。

“回皇上,一切都还习惯。”淑妃倒是很乖巧的回答道。

皇后离开之后,皇上也不能去斋绣宫了。

皇上也就随便给皇后找了一个理由:禁足。

也是,之前便用了生病做幌子,如今再用生病,倒显得这皇后还真是各病秧子。

不过有个疑问是,皇后一而再再而三的生大病,容易让人怀疑。

如今皇后和皇上琴瑟和谐,在这上面做文章。

一来让看戏、吃瓜的群众小人得志一番,自然也就多了很多口舌,省了很多怀疑。

后宫嘛,有舌根嚼,能落井下石,谁又会去探个究竟呢。

二来,这这个时候,这个理由比生病好很多。

淑妃倒是没有表现出特别关心,也没有表现出大喜大悲。

“朕放你几日假,你陪朕出宫走走可好?”皇上依旧看着奏折说道。

“是,皇上。”淑妃这语气依旧平平,没有欣喜。

淑妃也没有多问,既然如今是宫女的身份,不管主子说什么,答应也就便是了。

皇上、御前侍卫尤铆施、淑妃,三人便出了宫。

皇上出门带着御前侍卫尤铆施,倒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和可疑的地方。

出了宫,一直走到城门口。

淑妃以为这样就要回宫了。

没想到皇上一个眼神,尤铆施带着淑妃一个轻功飞出了城外。

淑妃一看这阵仗,原来此出宫非彼出宫。

原来皇上是要出宫出京城。

城门外,夏太尉带着亲自挑选的护卫皇上的部队,在城外等候多时了。

由于今日带着淑妃,皇上也就在还能和淑妃一起坐马车了。

毕竟,今夜的主要目的不是赶路,而是出城,只要到了下一个城市,找一个合适的客栈住下便好。

皇上一路快马加鞭,刚出城不远,一个黑衣人便从林子里冒了出来。

借着月亮,亮晃晃的剑直接刺向了马车。

还好尤铆施也不是浪得虚名,一个纵身从马背上飞了起来,干净利落的拔出了剑,挑开了黑衣人的剑。

就在马车后面的额精锐部队,准备围上来,一举逮捕这个刺客时,从四面大方的林子里用处了许多的吃到黑衣人,冲向他们。

一时之间,皇上还有精锐部队都被他们包围了。

皇上带着30人左右的精锐,轮武功那可各个都是顶尖。

对方虽然在人数上,占了明显的优势,但是一看就是虾兵蟹将凑的数。

精锐部队,三下五除二就将这些人打来趴下了。

打来趴下之后,接下来便是要抓住他们,然后审问这幕后的主使。

可是这帮人见势不对,赶紧就又溜回来了草丛中。

大晚上的他们又穿着黑色衣服,除了一点朦胧的月光指路之外,根本没有半点光让。

皇上立刻让他们不要追,继续赶路。

一路上尤铆施还有精锐部队,都非常小心的注视着周围,害怕再出现什么岔子。

赶路四个时辰之后,他们到了离京城最近的州县,找了客栈住下。

皇上单独召见了尤铆施。

“尤铆施,明早朕和精锐部队先行出发。淑妃不会骑马,若是坐马车会耽误行程。你陪着淑妃坐马车,随后到训州。”

“是,臣领旨。”

尤铆施离开之后,皇上在屋里一个人静静地想着今夜遇到的刺客。

出城就遇到刺客,首先可以排除淑妃的嫌疑。

淑妃是今夜出了城门才知道,要去训州。

淑妃没有通知的机会和时间。

尤铆施也是今夜出了城才知道的此事,尤铆施自然也不具备时间和机会。

皇上仔细回想了这件事,前后的知情者。

首先便是蔡丞相和夏太尉。

蔡丞相衷于朝廷断不会如此。

再说了夏太尉的实力,蔡丞相也是知道的,又怎么会如此不谨慎,挑了一帮在精锐面前类似废物的人呢!

如果真是蔡丞相,一定会挑选至少能和精锐不相上下,甚至更好的人,才符合蔡丞相谨慎的性子。

夏太尉就更不会做这件事了。

跟在皇上身边的精锐,可都是夏太尉挑选的人。

夏太尉难道会如此的蠢笨,蠢笨到把最好的给皇上了,派出次品去挑战精锐吗!

摆明就是会失败的事,更不像是夏太尉行军打仗必胜的风格,夏太尉也没有理由这么做。

毕竟贤妃干的那些荒唐事,皇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仅没有追究,还非常善待贤妃。

所以夏太尉无论如何都不会做这件事。

接下来便是李月了。

李月要负责把守勤政殿,要死守皇上不在宫内的消息。

每天还要给皇上不上朝,找各种理由。

李月和皇上一起算算有20年了。

皇上还很小的时候,就一直跟在皇上身边照顾皇上。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月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妥,而且还处处维护着皇上。

若是还要有人知道此事,那便是太医院的张太医了。

张太医皇上甚是信任,在宫里也是老太医了。

无论是人品还是医德都是数一数二的,张太医皇上也想不什么理由来要如此做。

皇上再也想不到其他人了。

突然皇上脑子里冒出一个非常邪恶的想法,然后又跟个傻子一样哈哈大笑起来。

皇上在想该不会是已经离开的蔡了了故意安排的吧。

可是转念一想,不对。

绝对不是皇后。

皇后在得知训州失火之后,立刻马上就请缨要去了训州。

中间也就只有两个时辰的空挡。

蔡了了应该没有这么无聊到,会做如此部署。

如此珍贵的两个时辰,蔡了了应该会去和水大人说明情况。

然后应该还要去一趟和亲王府,最后再去见一见贤妃才对。

如此一圈走下来,两个时辰能做完,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哪还有闲工夫来做这些。

水大人虽然知道蔡了了离京,但是不一定知道皇上要离京。

皇上表情更加沉重了。

又再次回想了,可是依旧没有破绽。

这些埋伏的人虽然只是徒有数量,但是能够提前埋伏在这里,必定是知道具体的时日。

如此看来,目前嫌疑最大的便是李月和张太医。

看来这宫里确实有内奸。

既然要安排埋伏,又为什么如此的草率,只是拉一群人来凑数呢!

皇上想来想去,都没有想明白。

如今皇上身边既没有皇后,也没有和亲王和龚亲。

连个出馊主意的人都没有。皇上第一次觉得内心有些孤单,有些高处不胜寒。

第二天早上,皇上和精锐部队一人一匹马,开始往训州赶路。

这之后,路上便再也没有遇到刺客。

一路上非常顺利地到了训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