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明月松江照

关灯
护眼

第107章 第一百零三章? 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明月松江照!

蔡了了离开京城的时候,写了两封信,一封给了苏皖月,另一封给了连晓雾。

如今苏皖月的信已经用过了,可是连晓雾的信却还没有用。

这不也就派上了用场。

前几日,连晓雾借这去给太尉夫人送新衣服的时候,传递了一把消息。

连晓雾一边将做好的衣服拿给太尉夫人,一边说道,“夫人您看,你可还喜欢?”

刚开始太尉夫人听到连晓雾叫她夫人,而不是娘的时候。太尉夫人辛苦还很难受,好几次都有些哽咽了。

如今这次数多了,也产生免疫了,也习惯了。

“恩,不错。就是不知道穿上怎么样?”

“夫人您穿上一定好看。”

“是,就你嘴甜。”

“谢夫人夸奖。这几日京城流言蜚语好多,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这也到没有,一个商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一个稳定和平的局面,终归还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在一个稳定和平的局面,才能做生意,生意也才好做。

有句俗话不也说了吗?和气生财。

可见环境有多重要。

若是环境不好,还是要提早撤离的好。

才能减少经济损失。

免得到时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连晓雾吧,也就不过是蔡了了的教导下,略微懂那么一点点。

所以,连晓雾这话也就是借着,这个和朝廷一把手命官这层主顾关系,打探一番时局罢了。

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也不怕让人听了去。

“连姑娘莫要管那些乌七八糟的谣言。就算有那有什么,也是那帮大老爷们的事。跟咱们没有关系。”太尉夫人倒是一点都不愿意连晓雾参与这其中。

不过倒也不难理解,这些事可都是高风险的事。

动不动就是要掉脑袋的事。

可是太尉夫人是不是忘记一点,国家都不在了,哪还有掉不掉脑袋这回事呢。

一个国家都没有了,这个国家的百姓难道还能独善其身吗!

“夫人说的是。我就是随口一问。夫人我替您更衣,试一试这衣服可否合身?”连晓雾自然也是要顺着说。连晓雾这话意思是,要和太尉夫人单独聊聊。

“好。”

说着太尉夫人连自己最信任的丫鬟,也都并退了。

挂不起了门,这如今屋内也就只有连晓雾和太尉夫人两人。

连晓雾将语调放到很低,足够听见便好。一边帮着太尉夫人更衣,一边轻声细语地告诉太尉夫人,若是朝中大臣要见皇上,他这里有办法。

太尉夫人自然一脸的疑惑,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事太尉大人和蔡丞相,可都是已经担心了好几天了。

连晓雾看出了太尉夫人的疑惑接着说道,“您不要担心,皇上和皇后离开的时候,早有预测。所以专门吩咐给了我。”

如此一来太尉夫人倒也就放心了。

点了点头,中气十足的说道,“好。”

毕竟这个好字,都也听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大家也都不过以为是对这衣服满意罢了。

“那就劳烦娘亲,转告爹爹一下。”

“这是自然。”

这是既然是皇上和皇后的意思,再加上又是连晓雾参与,太尉夫人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再说了这几日,看着夏太尉那一个愁眉苦脸的样子,也着实让太尉夫人有些忧心。

能他让夏太尉都如此忧心的事,说明这朝中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连晓雾的新身份,可是皇上还有皇后给的。先不论君臣,就皇上和皇后对他么夏家的这份情谊也是他们不能忽视地。

以前连晓雾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难得这次如此勤快、积极。

倒是让太尉夫人心里很是安慰。

看着自己的孩子再往好的一方面改变,作父母的自然很高兴,也很欣慰。

夏太尉忙完事回到家中,用过晚膳回到寝室。

太尉夫人才将今日连晓雾的事,告诉了太尉大人。

太尉大人一听,又是惊喜又有些多虑,“当真有办法?”

“连晓雾是这么说,具体方法也没有告诉我。不过倒也没关系,今天连晓雾来送衣服,有些不合身,我让他明天改好了再送来。”太尉夫人倒是说得很平淡。

“等不了了。晚上我去一趟连晓雾的住所。”夏太尉很激动,有种立刻就压冲出去找连晓雾的冲动,但是又被一些东西说束缚。

“老爷这不太好吧。”太尉夫人面色有些难看地说道。

其实太尉夫人并不是不同意老爷这么做,她的意思是,毕竟连晓雾是女儿身,大老爷们半夜去终归不太好。毁人名声,败坏别人的清白。

“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特殊时期嘛。再说了连晓雾也是嫁过人的了,这清白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太尉大人很无奈地说着这话。不过这话虽然很无奈,但是却也不乏雷人。

真让人怀疑,连晓雾到底是不是太尉大人亲生的女儿了。

太尉夫人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太尉大人,没有说话。

看来这连晓雾是不是太尉大人亲生的一点虽然值得怀疑,不过在太尉夫人这里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亲生。

太尉大人知道夫人不高兴,赶紧圆场道,“夫人。咱们家娴儿也算是够幸运为了。遇到皇上和皇后,都如此关照她。否则不知道还惹出什么祸事来。和皇后娘娘对咱们家有恩,咱们家难道不报吗!”太尉大人果真还是很理性,从恩情这方便来讲。

“这个我自然知道。好吧。不过老爷您去还是多加小心才是。”太尉夫人也并不是不明事理,只是有些时候,理虽如此。但是人心总是会受到当下时代背景感性的影响。

“这是自然,毕竟我这张老脸我还是要的。不仅我要,咱们太尉府上上下下都还需要。”真是看不出太尉大人还有如此幽默一面。

太尉夫人被太尉大人的这句话逗笑了。

虽然只是微微抿嘴一笑,总归还是笑了。

其实看着连晓雾,也能知道她的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古书也才说:子不教父之过。

父母是什么样品行的人,孩子自然在这种环境下,也能耳濡目染习得父母身上的那些习惯和心情。

这习惯和心情当然也就有好,有坏了。

就看作父母的如何去引导。

夜深之后,太尉夫人给太尉大人换上了夜行衣。

这夜行衣也有些年头了。

不禁让人回想起当年。

那个时候,太尉大人还是年轻小伙,在部队带兵打仗。

那个时候为了建立四纳国,太尉大人也是没日没夜的和下属,商量行军作战的部署。

难免有时候会需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需要在夜里去打探一番敌情。

后来四纳国统一了,这件夜行衣也就算是衣锦还乡,压了箱底了。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机会拿出来再穿一穿。

虽然很多年都没有穿过了。

但是仍然看得出,这件衣服依旧很干净,整洁。

没有半点虫食,或是发霉的感觉。

太尉夫人可是太尉大人的贤内助,定期都有拿出来晒晒太阳,洗一洗。

否则过了这么多年,早就被虫子咬得千疮百孔了,哪还有如今的这般模样。

夏太尉穿上之后,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年纪大了,有些发福了。这年轻的时候穿着还有些松动,如今倒是有些紧了些。”

“这是自然,难道您还想和年轻小伙比!”太尉夫人也顺了一句。

看得出两位还真是相敬如宾。

“想比也比不动啊。”太尉大人倒也把这现实看得很清楚。

“老爷此去要多加小心才是。”太尉夫人脸色有些沉重,有些担忧地叮嘱道。

“好。夫人你放心,我去去就回。”

虽然身体发福了,但是这么多年来,夏太尉一直都有习武的习惯,这功夫倒也没有下滑。

飞檐走壁还是一如既往地顺溜,完全不在话下。

就是不知道,太尉大人年轻的时候,有没有用这一身功夫,背着太尉夫人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

不过以夏太尉和蔡丞相的关系,夏太尉的人品应该应该不是翻墙走院,到处采野花的性子。

否则,蔡丞相怕也是不会和夏太尉走得如此近。

所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夏太尉到了连晓雾如今住的府上,凭感觉敲了一扇房门。

当然了,这古代人很将就尊卑关系。

这尊的人自然是要住在,这方位也能显示其尊的这一方位才合理。

所以,即便是凭感觉,那也是有客观依据作为支撑。

连晓雾这府宅也不是皇宫。

也就一商人小小的府邸,还是刚来四纳国经商的商人的府邸。

这府邸自然也不会太大。房间也不会太多。

一个方位顶多也就一两间罢了。

所以夏太尉不费吹灰之力地,第一次就敲对了连晓雾的房间。

只不过如今连晓雾可是和苏婉月同住一间屋。此事夏太尉却不知道,还以为就连晓雾一个人住一间屋。

见着连晓雾开门了,便要往屋里走。

毕竟总也不能站在门口就把事情说完了啦。

又不是现代人,火急火燎的鸡毛蒜皮,邻居那些无关紧要的事。

这待客之道,还是要请进门。

如此深夜连晓雾居然见着自己的爹了。

惊讶倒也不惊讶。

看来宫里那些事,确实是已经到了争分夺秒的时刻了。

否则明天就要去太尉府的连晓雾,不可能在这时候见到自己的爹,也就是夏太尉才对。

“苏婉月还在。”连晓雾见此情况,本能了吐了这几个字。

夏太尉也赶紧收住了脚步,将已经迈出去的脚步,又收了回来。

愣愣地有些惊慌失措,有些不好意思。

自家的女儿的清白、名声倒也是毁了也就毁了。

可是如今还有别人家的女儿,岂能若此呢!

这个时候,苏婉月也穿好了衣服,往门外走着。“太尉大人,若是不介意还请屋里说。”

苏婉月倒是很镇定,也很识大体。苏婉月知道,此事一定事关重大。

既然事关重大,那保密和秘密性就比什么都更重要。

虽然这个府中如今只有苏婉月、连晓雾、还有陵儿三人。

可是却也不能排除被人监视的可能性。

直接进这屋,动静也最小。

所为牵一发动全身,蝴蝶效应。

所以,这个屋里最安全,你懂的。

既然苏婉月都说了,太尉大人也就放心了,迈着豪放的步子进了屋内。

毕竟这些道理苏婉月都知道,夏太尉行军打仗这么度年,自然也知道。

进了屋内,苏婉月动作优雅,不紧不慢地给太尉大人倒了一杯茶。

“爹,您怎么穿成这样?我娘知道吗?”这私下无人,连晓雾倒也不用忌讳那么多了。

夏太尉看了一眼连晓雾,“还是那个样子,毛毛躁躁地一点没变。”

苏婉月在旁边偷偷地,又不敢大笑,只能涵蓄的一笑。

“不过爹穿这身,也很威武。”

“少拍马屁,今日来找你有事。你今儿跟你娘说的事,可是真的?”太尉大人那是一个爹,一家之主的震慑语气问道。

“当然是真的,我怎么敢骗爹和娘呢。”

接下来,咱们好好说道说道皇后给连晓雾写的信。

说完信再来说说,这之后的事。

连晓雾:

此次离京,京城必定发生大事。

你在京城还是要多加小心才是。

平日里没事就多往太尉府走动走动,了解一些府中的事情,以及朝中最近的动向。

接下来,我要交给你一件事。

此次我离京之后,皇上应该也会在几日内也随即离京。

到时候,皇上便不能早朝。

几天还行,可是几个月一定会让人产生怀疑。

此去训州快马加鞭也要两个月的路程,即便是每日多赶路几个时辰。

这训州一来一去,至少也要三、四个月的时间。

到了训州,在训州至少也要待上一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此次离京,最快也要四五个月才能回京。

皇上四五个月不上朝,肯定要被怀疑。

你本就精通男性妆容,再加上还有苏婉月。

所以,我相信你一定没有问题。

到时候若是有必要,我希望你能够假扮皇上,苏婉月假扮皇后。

让你们假扮并不是说,就能蒙混过关。

这只是一个试探,一个导火线。

必须清楚、明确地知道这个导火线,才能准确地对后期做出部署。

没有这一步,自然最好。

这也说明朝中大臣安分守己。

若是有,这接下来的部署就很重要了。

部署的事你和苏婉月也就不用操心了,交给蔡丞相还有夏太尉便好了。

皇上应该自会有吩咐。

你和苏婉月还是要注意安全。

等我回京,在和你们细说。

蔡了了写给里连晓雾地信,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连晓雾要讲的内容,也就只能把信里的内容讲一遍了。

夏太尉很感叹,这位蔡丞相的女儿,蔡皇后的预知能力。

这个时候,太尉府、蔡丞相的府中都很有可能有人监视。

若是这个时候,带着连晓雾,贸然前去蔡丞相的府中,必定会被人发现。

夏太尉出门的时候倒是观望了一番,没有人。

不过这仅仅是太尉府和连晓雾的府中。

蔡丞相的府中可说不一定。

必定武官和文官还是很不一样。

所以,他们分头行动,缩小行动范围,减少引起注意的概率。

夏太尉和连晓雾他们,约好一个时辰之后,连晓雾带着苏婉月从府中离开。

然后由连晓雾带着苏婉月直接进宫,到皇后的斋绣宫汇合。

蔡丞相自然就有夏太尉负责了。

夏太尉对于蔡丞相的府中倒是很熟悉。

毕竟是常客嘛。

这个时间点,蔡丞相和夫人早都已经就寝了。

夏太尉非常小心地敲响了蔡丞相的门。

男人嘛都睡得死,哪能听得见什么敲门的声音,尤其还是如此谨小慎微地敲门声。

丞相夫人从梦中惊醒,一开始以为还以为是幻觉。

彻底清醒之后,确定确实是敲门的声音。

蔡夫人赶紧叫醒了睡在旁边,还打着呼噜地蔡丞相。

蔡丞相被蔡夫人叫醒之后,也听到了敲门声。披了一件衣服,“谁在敲门?”

“蔡丞相是我,夏秩。有要事,所以才连夜赶来告知。”夏太尉依旧很小声,并且很谨慎,时不时地还左右望一望,生怕被人发现了。

听到是夏太尉的声音,蔡丞相才赶紧开了门。

蔡丞相赶紧将夏太尉拉近了屋中,关上了房门。

这丞相夫人还在床上,就这么进去着实有些不方便。

蔡丞相让夏太尉门口等一会儿。

走到床边,蔡丞相将夏太尉来的事,告诉了夫人。

让夫人就躺在床上不出声便好,夫人心里也咯噔了一下。

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

毕竟这么多年,还是头一遭。

蔡丞相放下了帘子,走到门口,点了蜡烛,拉着夏太尉走到桌前坐下。

夏太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连晓雾的来龙去脉也全部告诉了蔡丞相。

“好。你等我一下,我换一件衣服,咱们就进宫。”蔡丞相听过之后,没有半点犹豫,回答得非常干脆利落。

“好。”

蔡夫人在帘子后面听到了他们所有对话,自然也知道接下来丞相大人要如何做。

和太尉夫人一样,临走前,叮嘱老爷注意安全。

之后,夏太尉便带着蔡丞相进了宫,到了皇后地斋绣宫。

到了斋绣宫,还要让留守在斋绣宫的扇儿,去通知李月公公。

即便是假扮,但是还是要稍微像一点才好。

而李月公公是最了解皇上的人,扇儿又是最了解皇后的人。

所以,即便是临时抱佛脚,也要路子对,方向对才会事半功倍。

贤妃毕竟是女子,和皇上还是有些差别,联系起来也确实要难一些。

好在贤妃这么多年一直都有女扮男装溜出宫,再加上又习武。

难度是有,但是不至于太难。

听了李月公公的指点,倒也是进步很快。

苏婉月毕竟是女子,要扮演的也是皇后。

苏婉月往那儿一站,虽然没有原来皇后的温婉,但是这新皇后确实有模有样。

气质,语气,表情,举手投足,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经过一晚上的训练,两人也总算是有模有样了。

现在就差声音了。

这个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宫中戏子多的事,要找一个能够模仿皇上声音的人并不难。

如此,这事便也就成了。

天快亮了,夏太尉和蔡丞相不能再留在宫中可,还得各回各府。

等到到了上朝的点,再从宫门大摇大摆地去上朝。

这也就是在朝堂上看到那一幕的原委。

就像皇后信中所提到的那样,这才只是一个分界点。

后面的部署才是最重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