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宝和小毫锥并没有被老师们留下,考完之后就回到了原来的班级正常上课。
同学们都知道这俩人刚才是去参加跳级考试了。
如果这次考试通过,墨宝和小毫锥就不是他们的同班同学了,以后就是他们的学姐和学长了。
同学变成了学长和学姐,心里落差有点大……
突然也很想跳级怎么办?可是爸妈不一定同意,同意了也不一定考得过,听说考试很难的,要考他们没学过的很多知识(这个是班主任说的,以让墨宝和小毫锥的跳级在班级里的影响降到最低)。
算了算了,还是安安眈眈呆在一年一班吧。
班级里的学生都知道墨宝是学的知识比较多,所以才会去读三年级,因为平时墨宝说的很多话他们都不太理解,但他们明白墨宝懂的东西很多。
小毫锥也是如此。
这俩人说的很多话只有彼此才接得上,搞得其他同学想插进他俩的对话都做不到。
墨宝和小毫锥凭借着优秀的外貌,在班里可是吸引了好一波小“粉丝”的。
但他俩在班级里并没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不是他俩不合群,而是两个高智商的小朋友,都不太喜欢跟同龄人一起玩儿,太幼稚了!
跳皮筋、弹玻璃珠、拍卡牌……,他们爱玩的都好幼稚哦,练武术它不好玩吗?看书学习它不香吗?奶它不好喝吗?
同学们:不好玩!不香!好喝!
其实墨宝和小毫锥也不是完全不跟同学一起玩,他们一开始也是会跟同学们玩一玩所谓的幼稚游戏,玩得还挺开心的。
只是后来同学们发现墨宝和小毫锥总是赢,几乎全班的弹珠和卡牌都被他们俩给赢去了,才开始不跟他俩玩的。
是的,是同学不跟他俩玩,不是他俩不跟同学玩。
但墨宝和小毫锥坚持认为是自己看不上幼稚游戏,自己选择不玩的,才不是其他原因呢。
同学们平时虽然有些嫌弃墨宝和小毫锥总是赢他们游戏,但真到要离别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不舍的。
主要还是因为墨宝和小毫锥长得太好看,几乎全班的男生都喜欢墨宝,全班的女生都喜欢小毫锥。
喜欢的人离开当然会不舍啦。
但墨宝和小毫锥的离开,整个班级里最难过的不是同学,而是班主任李老师。
对班主任而言,难过只是为墨宝,小毫锥只是顺带的。
作为一年一班的班主任,李老师当初知道墨宝要在他负责的班级里读书时,比中了
彩票还高兴,结果现在却告诉他墨宝要离开他带的班级了,原来彩票号码是上期的,心里胀胀的,眼睛酸酸的是怎么回事……
女鹅别走啊~
当初因为女鹅的优秀而开心,现在却是女鹅太优秀了,“爸爸”不配……
难怪前一段时间墨宝来问他是不是会永远喜欢墨宝,原来是要他临别之前的告白啊……
突然也想跳级,去带三年级是怎么回事。
但是他是一个有超强责任心的老师,他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能全凭个人喜好而行动(关键是学校不可能答应)。
别了,女鹅~~~
考完试的当天下午,墨宝和小毫锥的成绩就出来了,两人的四个科目都是满分。
一点也不意外呢。
横阳一小的效率很高,考完试的第二天就把墨宝和小毫锥转入了三年级。
本来是想把他俩分开的,毕竟优秀的学生,每个老师都想要,把两人放一个班级,其他老师是不同意的,怎么都得争一争。
可奈何学生和学生的家长态度都很一致,虽然态度不算强硬,却也明明白白地表示,两个学生一定要在同一个班级。
并表示如果横阳一小做不到的话,横阳二小会很期待这两个小学生的加入。
横阳一小的校长感觉到了对手熊熊的火药味,好苗子绝对不能被抢!
于是校长力排众议,把墨宝和小毫锥安排在了同一个班级,三年一班。
三年一班和一年一班,虽都是一班,但意义却不一样。
小学一年级入学是随机分班的,而升到三年级时会再次分班,这次就是按学习成绩来分班了。
按二年级期末考的成绩,由好到差,分别就读一到十班。
话虽这么说,其实一到五班的成绩都差不多,都算是尖子班。
而这次墨宝和小毫锥跳级还能进入一班,是因为考试成绩好,也说明学校对他们的认可。
他俩的考试成绩只是几位经手此事的老师知道,并没有对外公布成绩。
学生们都不清楚墨宝的考试成绩。
等第二天,墨宝和小毫锥同时出现在三年一班里时,一班的学生都惊呆了。
【不是说墨宝很笨的吗?怎么会进一班?】
【老师不会因为她是明星就让她来一班读吧?这对我们太不公平了!】
【居然真的跳级成功了,还来了我们班,是成绩真的好,还是家里人给安排的?】
【墨宝确实挺高的,
传言应该是真的,她有9岁了!】
【她边上这个孩子倒长得挺好看的!哎呀,他是看我吗?好害羞啊。】
【……】
好吵!
虽然表面上全班的学生噤若寒蝉,什么话都没说,但心里叽叽喳喳地想个不停,墨宝都要被吵死了。
屏蔽,绝对要屏蔽。
随着墨宝的成长,她对于读心术运用地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以前是纯粹地被动接收,现在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屏蔽,不想听谁的就听不到,只是这屏蔽的时长并不长,大约十分钟,时效过后如果还不想听又得再次屏蔽。
一般情况下墨宝是不会选择屏蔽的,因为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被各种心声围绕。
她只有在特别吵,信息无用,且会影响到她的判断或心情时,才会主动屏蔽。
今天就集体屏蔽了她的新同学,爽!
墨宝和小毫锥的身高,虽然在一年级同学间是鹤立鸡群,但在三年级的学生里并没有优势。
因两人是插班进来的,班主任在后排加了两个座位,让他们先坐一段时间,等集体换座位时再进行重新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