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关灯
护眼

第60章 山门的一天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易承在骊山宫住了下来。

当然这是他自己提出的要求。

骊山老母秦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于是就在易承拜访骊山宫的第二天,骊山宫的桃花林中就有了一座属于他的木屋。

骊山老母秦伶还贴心的给他安排了两名女婢,用于服侍他的日常起居。

对此易承也没有拒绝,这一世,只剩下五年时间,汉文帝无为而治,当今天下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也改变不了什么历史节点,易承觉得在骊山宫住下,深入了解一番骊山宫的日常也挺好。

秦伶给他安排的两名女婢,一名叫桃夭,一名叫灼华,乃取自《诗经·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不得不说,骊山宫的人似乎对桃花非常喜爱,不仅爱种桃树、也爱赏桃花、更爱吃桃子,甚至连起名字都要跟桃相关。

清早一起床,两名女婢就给易承打好了洗漱用水,洗脸、刷牙、更衣,便到了骊山宫吃朝食的时间。

骊山宫人们吃饭是集中到一起吃,这一点易承很早就知道,因为当年他重生为李长安时,也与沈青婉来骊山宫门住上过几日。

因为人多,所以众人并不是同一时间去食肆吃饭,而是分批前往,错开人流高峰。

易承跟着桃夭灼华二人抵达食肆时,还不到卯时四刻,厨肆里用餐的人很少,忙碌的大多数都是做饭的厨子。

易承一眼就看到甘罗正坐在角落里用餐,便带着婢女走到甘罗旁边。

今日的朝食是一个桃子、一碗青菜粥,再配上一碗鸡蛋汤。

易承来到甘罗身边的时候,甘罗正在品尝他碗中的鸡蛋汤。

这骊山宫的鸡蛋汤与后世差别较大,这个时代的鸡蛋汤是一整颗蛋直接打入沸水中,与后世的白水蛋类似,然后再在汤里添加一点猪油,撒上一些盐,便称作鸡蛋汤。

“毕之,早啊。”易承向甘罗打了声招呼。

甘罗虽然正在吃饭,看易承向他打招呼,也放下汤碗,朝易承拱拱手道:“见过约翰世子。”

“打饭还是去西橱门那边打吧?”易承问道。

甘罗略微愣了一下道:“正是。”

“好嘞,我也去打一份。”易承说完,便拿着桃夭灼华给他准备的餐盘与筷子,直接朝西橱门的方向前进。

百余年过去了,易承没想到,这骊山宫的食肆居然没什么变化,不仅食肆还是当年一样的食肆,就连打饭的方式和地点都没有更换。

西橱门是一扇如同当铺一样的柜门,只不过没有当铺的门柜那么高,只是站在柜门前,说自己要一份早膳,门柜中的小厮便会端出来一份朝食,供用餐者享用。

这种用餐方式颇有种后世食堂打饭的感觉,可见即便过了两千多年,人类的吃饭方式也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易承的早餐与甘罗的一模一样,也是一个桃子、一碗青菜粥,再配上一碗鸡蛋汤。

桃夭灼华的早饭也打好了,相比易承,她们没有资格吃鸡蛋,早膳只有一个桃子和一碗青菜粥。

try{ggauto();} catch(ex){}

骊山宫的管理制度,颇有种早期共产主义的萌芽,虽然吃食有所分档,但整体上大家吃的东西还都差不多。

即便是骊山老母秦伶来了,喝的也是与大家一样的青菜粥,只不过管理们能多加一碗鸡蛋汤。

三两口,易承就吃完了这些东西,粥虽然是稀粥,桃子也有点小,但因为喝的水多,所以吃完也有比较强的饱腹感。

有专门的小厮把众人吃完的食碗收回去,这个时代没有浪费一说,每个人的青菜粥碗底都会被舔的一粒米都不剩,喝完碗比脸都干净。

食不言,寝不语。骊山宫也遵循着周朝礼仪,因此整座食肆虽然陆陆续续有人来吃饭,但都比较安静。

易承吃得快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想跟甘罗一起出去,他很好奇甘罗目前每天在做什么。

甘罗吃饭慢条斯理,所以尽管易承比他来的晚,但吃完早饭的速度却比他还要快。

易承等到甘罗吃完,收拾好自己的餐盘,便凑到甘罗旁边小声道:“毕之,今日做何去?”

甘罗摇摇头道:“今日倒也无事。”

“你现在不研究杂交水稻了么?”易承继续问道。

甘罗抿了抿嘴道:“早稻已于七月中旬收了,现在没法做研究。”

“我记得之前不是有人跟你说双季稻的事么,那些高产种子没找到么?”

甘罗的眼中似乎有精光闪过,最后还是说道:“关中气候,并非宜种双季稻,世子是如何得知吾等种植双季稻的?”

“这你就甭问了,成蟜公子知道的事,我都知道。”易承给甘罗一个你懂的眼神说道。

甘罗也知道从易承那里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也不再继续发问,而是转头道:“那世子可想去我骊山宫的试验田去转转,此时虽无稻种,但也在做耕地翻肥。”

“甚好!”

易承带着俩女婢,跟着甘罗离开了食肆,就朝骊山宫的后山走。

后山山路也宽有一丈五,道路两旁的山地上到处都种满了桃树,虽然这季节桃花败了,可易承能想象到,每年春天三四月份桃花开的时候,这里恐怕就会跟世外仙境一般,成为一片粉色桃花构成的桃花山海。

走了有小半个时辰,桃树才渐渐稀少,等转过一处山坳,面前一下子豁然开朗,只见桃树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水稻梯田。

此时的梯田里已经看不到水稻,不过还是有人在牵着牛在梯田中犁地,并播撒一些粉末。

“世子请看,从这片山坳,一直到远处山间的那一片地方,便都是骊山宫种植杂交水稻的地方。”甘罗颇为自豪地指着远处山间的那些梯田道。

“一共有多少亩水田?”易承也很喜欢这片广阔的山间梯田,种地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粮食对于这个时代,永远不会嫌多。

“一共有三千一百七十亩,虽然不及宏庄李家,可这些山中水田,也足够养活所有骊山宫人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