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犹如往日到了上工时,这次关有寿夫妻俩人心疼孩子早上起得太早,特意留了关平安在家睡觉。
但她如何睡得着?
不一会儿,等老关家一大家子一离开,关平安立即掀开被子,套上衣裤下了炕,兴致勃勃的出了门。
去干嘛呢?
挖了坑,她动了心思收集河水。估摸着此时此刻是找不着海在那一边,否则很有可能还想收集海水和沙子。
可你这三亩天够折腾吗?
屯里的那条河,边上不是来来往往挑水的男人们,就是生产队里上百只鸭子在河里觅食游水。
不说被水源是否干净,就那些叔叔伯伯们一见到她在河边玩,准会叮嘱几句,要不就是汇报于她父母。
关平安是不敢过去的。
为此,她就绕了一圈,避开行人,独自一人探头探脑的偷摸着往村口外展。
养育马六屯世世代代村民的那条河,经过修水利挖淤泥的折腾,如今河面已经有十几米来宽。
这条河道直接穿过村西口的不远处,就有与另一条河道与之交叉相汇成一条更宽的河道。
而这条河道旁呢,就有一个弯曲着的几十米湖面。如今正是春暖花开、鸟语声声、垂柳吐绿时节。
非常景致不错,当然危机也更多。
毕竟河边那么一大片茂盛杂草丛里毒蛇不少,一般人哪怕明知在这打猪草最合适也不敢进入。
可关平安却没这个顾忌,当然,她也没时间与这些小玩意作对。但有时怎么说呢,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这不,她刚避开几条小蛇,竟然在这布满杂草的河滩上瞟到了两窝野鸭蛋。这一下子顿时让她生产了兴致。
这年头,一枚鸡蛋都特值钱,何况这么有多鸭蛋?
早上看着双眼亮的小兄长小口小口,依依不舍的吃完野鸡蛋,她还愁要不要先上山再寻摸些。
如今好了,不要白不要。
陆续在这片河滩上找到三窝野鸭蛋,关平安也不敢多停留,实在是她身上这件白的红棉袄太扎眼。
何况每个窝里鸭蛋哥仨都在七八个,五窝下来已经快四十个,短期内够她小兄长先解解馋。
到了岸边,关平安将手一伸进水里,凉丝丝的。这里的水比较清澈,她完全可以看到水底里面的情况。
刚一开始,抱着测试心情,她还不敢多收河水进入小葫芦,就担心那块红地毯出幺蛾子,尽往上揽。
但很快的,关平安惊喜的现,随着她的念力冥想,流动的河水源源不断的从她的手上进入了她刚挖好的坑内。
等她现一些小虾和小鱼也跟着进去,顿时眯了眯眼,心念一起,双手捧出一个盛着她“神仙水”的大粗碗。
关平安果断往下一倒,双眼紧盯着跟前水面,果然没让她失望多久,远近各处的鱼虾,特别是大鱼鱼贯而入。
她立即收好大粗碗,俩小手往水里一伸,默念着收,一眨眼间,近处的七八条大小鱼群随着河水进入新水坑。
咦,这么说水葫芦内的池水不止对公鸡有致命吸引力,连这些鱼群也是懂得这是好东西?
关平安接连倒了三碗不同量的池水入河边,很快她在小葫芦内新挖的小池塘内盛满了河水。
坑内更是挤挨了大小不一、什么乱七八糟品种都有的鱼类,还有些一些小虾和小螃蟹什么的。
关平安一来舍不得浪费池水,更担忧倒入太多,动静一大,把什么怪鱼都给招来,更不敢在此多作停留。
——真要被人现她一个小娃娃在此,乐子可就大了。
离开时,她也顾不上去找什么野鸭蛋,从走过的草丛痕迹内倒回了村。
刚一走出不远,一辆牛车正好经过,吓得她连连拍着胸口暗道好险好险,特别是这辆牛车还是她村里的。
午后的马六屯,又到了一年春耕时,除了在田间地头上干活的社员们,屯里一片安静,有没去上工的老人都忙着照顾自家自留地。
能与关平安这样瞎溜达出村口的小屁孩还没出现。
如她哥关天佑就与他的小伙伴们时不时地给父母送点水解解渴,要不就是在后山边玩耍边打草。
而与她同龄上下的女孩子们,那更是忙碌异常。此时不是到处挖野菜就是带着弟妹们干家务活。
再次倒回村口,关平安先去了一趟田间地头,在父母跟前打个眼,之后开始满屯子的瞎转悠。
那一双大眼睛更是如同雷达似的扫描四周和地面。但凡是石头,不管大小,都一个劲的往她的小葫芦内塞。
期间还去了一趟她印象中存有不少土坯的生产大队的场院,还有一座前年冬天倒塌的废墟院子。
要不是人小目标太大,她还想去一趟邻村的生产大队,据说那里有一家大地主的废墟院子。
走着捡着,关平安捡了一路的垃圾,估摸着短期内够搭一个口小灶,这才归心似箭的掉头回家。
可惜想搭灶看似非常简单,也不是她目前能胜任,不说混合的泥巴,就是一个陶罐都在家人的眼皮底下。
关平安只能躲在小葫芦内先垒个石头窝,用陶罐先开始煮野鸭蛋。至于煮鱼,怕陶罐留下鱼腥味,不敢动手。
不过此路不通,又如何让她死心,幸好法子有得是,只不过到了她挑鱼宰杀时,又出了一个岔子。
新水坑里面的杂七杂八品种鱼群,她只认识鲫鱼、鲤鱼和草鱼,也不知剩下的有没有毒,只能先养着再打听。
无奈之下,关平安只好先挑了条约莫七八斤大草鱼。清理干净后,用树枝给插上,抹上盐巴在火上翻着烤着。
这香喷喷的玩意还不能现在就露面,哪怕她小兄长跟她同岁,还是个小屁孩,关平安也不敢冒险。
关平安吃饱,躺在红地毯上,翘起二郎腿,摸了摸小肚子,休息了一会,她又开始跑出去收集东西。
日子就在她一边整理小葫芦,一边四处收集中缓缓而过。
真当关平安转悠完马六屯,打算往山上扩大地盘时,事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