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走进不科学

关灯
护眼

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国以来最高能级的粒子撞击!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走进不科学!

走进不科学正文卷第六百二十四章建国以来最高能级的粒子撞击!在解决了如何“回报”约翰牛后。

李觉和老郭便推着徐云的轮椅,重新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

虽然包括之前出声的那位年轻学者在内,所有人都迫切的想知道徐云提出的反制方案到底是什么。

但长期在基地从事科学研究而具备的保密素养,还是让他们遏制住了发问的冲动。

该知道的事儿基地肯定会告诉他们,不该知道的事儿就没必要去强行打听。

反正从李觉和老郭的表情上看,徐云提出的方案应该具备很高的可行性——有这点也就够了。

回到位置上后。

老郭朝赵忠尧投去了个的眼神,赵忠尧则意会的回了个的目光——别问他们为啥能交流这么多,问就是同志间的默契。

接着赵忠尧又深吸一口气,转身看向了徐云,问道:

“小韩,既然咱们现在要试运行这架串列式静电加速器,那应该改用什么高压气体去代替氩气?”

“莫非....用氦气或者氖气?”

徐云闻言却摇了摇头,对赵忠尧解释道:

“赵主任,这两种气体也不行,它们由于结构问题,在超量梯度的环境下同样会出现异常——这是剑桥大学当初在实验时发现的一种现象。”

“虽然目前尚且不知道导致这种异常的具体原理,但常见的天然保护气体基本上都是无效的。”

赵忠尧轻轻哦了一声,敏锐的注意到了徐云话里的一个词:

“小徐,你是说天然气体无效?那莫非人工气体可以用在高压发生器里?”

徐云朝他点了点头,考虑到不是章末不好断章,便直接给出了答案;

“没错,据我所知,剑桥大学使用的高压气体,便是人工合成的SF6。”

SF6。

其中文名便是大名鼎鼎的....六氟化硫。

这玩意儿在后世还有一个绰号,叫做绝缘气体中的霸主。

六氟化硫的分子结构是对称的八面体,硫原子居其中,六个角上是氟原子,S与F原子间以共价键连接。

它的等效直径为4.58,比水分子的等效直径要大,同容积同气压的六氟化硫比空气重5.1倍。

六个顶上的F原子是非常活泼的原子,在原子核外,内层电子数为2,外层电子数为7,仅缺一个电子便达到稳定的电子层分布。

高中化学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超过4的时候,便有吸附外部电子的能力,随外层电子数增加,其吸附电子的能力也增加。

因此外层电子数为7的氟原子在卤族元素中具有最大的电子亲和能,也就是所谓的负电性。

这种电负性的存在,让六氟化硫气体具备了优良的绝缘性能。

电极间在一定的场强下发生电子发射时,极间的自由电子很快会被六氟化硫吸附,大大阻碍了碰撞电离过程的发展,使极间电离度下降而耐受电压能力增强。

六氟化硫哪怕在徐云穿越的2023年,都是绝缘领域中的绝对一哥。

以目前趋势而言,也就是氟酮混合气体能有机会挑战挑战它的地位了——这还只是一种可能的趋势。

后世的串列式加速器能级基本上都是大几十MeV起步,所以它们使用的高压气体无一例外都是六氟化硫。

更关键的是。

即便在如今这个科技水平不太高的时代,六氟化硫气体的生产工艺依旧已经相当成熟了:

它是高卢两位化学家Moissan和Lebeau于1900年合成的人造惰性气体,1940年前后,海对面将其用于曼哈顿计划,于1947年提供商用。

到了今年,全球已经有40多个国家掌握了SF6的生产工艺。

顺带一提。

上头不是说了这玩意儿的结构是对称八面体么?

由于这种物质键位之间的角度是103.5°,所以它在平面状态下S与F原子间的共价键看起来会很像是一顶旗杆。

上头的六个氟原子则像是一面旗帜,而大多数平面图的底色也都是白色,加之它是被法国人发明的,所以很多人也把它叫做白旗气体.....

视线再回归现实。

六氟化硫气体兔子们在9年前就在汪猷院士的努力下自主掌握了生产工艺,如今很多地区级的工厂都在使用六氟化硫,遑论221基地这种机要腹地了。

同时很巧合的是。

刘有成的化工实验室同样就在七分厂的范围内,距离徐云他们此处不过一百米开外。

因此半个小时不到。

赵忠尧便带着刘有成和王淦昌回到了现场,对众人说道:

“厂长,老郭,小韩,六氟化硫气体已经加压完毕,顺利导入高压发生器了!”

李觉见状脸色一松,又对徐云问道:

“小韩,现在高压气体的问题解决了,要不你再去检查检查那台设备?”

徐云笑吟吟的看了李觉一眼,几秒钟后还是点了点头。

其实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再去检查设备是没什么必要的。

毕竟除了高压气体之外,整个加速器就剩离子源一个物质供给模块了。

剩下的零部件都是实打实的硬件,英国人不可能在这种明面环节做手脚,毕竟双方是秘密签过协议的。

还是那句话,有些人可能坏,但真不傻。

更别说要是硬件设备存在问题,赵忠尧和王淦昌他们不可能发现不了。

而剩下的离子源则由基地自己提供,也不存在被下黑手的可能。

不过考虑到李觉....或者说所有兔子都有求稳的性格,因此徐云还是决定再去检查一次。

.....

一个小时后。

复检完毕的徐云跟着老郭、赵忠尧等人回到了李觉身边。

此时众人所处的位置也从原先那台2.5MeV加速器所在的仓库,转移到了有风淋室的串列式加速器所在地。

或者也可以叫这里为....加速器研究中心。

接着徐云看了眼李觉,开口说道:

“厂长,我和赵主任他们又检查了一遍,除了我们之前发现的高压气体之外,其他模块一切正常。”

李觉闻言点了点头,把现场指挥权交给了老郭:

“友来,外行人不指导内行人,接下来还是你来指挥吧。”

老郭和李觉也算是老搭档了,见状也没客气,直接对赵忠尧说道;

“忠尧同志,通知王京同志启动电源吧。”

try{ggauto();} catch(ex){}

赵忠尧道了声是,快步走到了操作台边,拿起话筒说道:

“小王,启动电源!”

听闻此言。

已经进入设备主体....也就是玻璃另一侧、化名王京的王淦昌立刻朝赵忠尧竖了根大拇指,同时拉下了一道闸门。

这道闸门是加速器的总电源开关,由于加速器负载极大很容易出现跳闸,因此闸门必须要有人现场压着它才行。

嗡嗡嗡——

随着闸门的拉下。

众人的耳中逐渐响起了一道低沉的震动声,仿佛有人在你卧室隔壁间的墙上放了个跳蛋。

紧接着。

十五秒钟后。

右边操作台最上方的第一盏指示灯亮了起来。

这是高压发生器开始运作的信号——当然了,由于这年头没有集成电路,因此这个信号也仅仅是起到一个提示作用。

在5.2个绝对大气压之下。

462千克的六氟化硫气体迅速充满了发生器内部,绝缘材料制成的输电带在两个转轴间不停地开始运动,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又过了三十秒。

兔子们自己生产的负离子源开始偏转磁铁。

这是兔子们全程自主研发的套管式离子源,虽然比海对面的Kaufman离子源和毛熊的霍尔离子源要差点儿,但要知道,离子源此时从卡夫曼手中诞生不过才三年而已.....

与此同时。

操作台上也响起了操作员的播报声:

“报告!偏转磁铁的偏转半径R=11’’,与预期设定半径误差为0!“

“报告!质量分辨率大概是17左右!”

“喷电针即将进行电晕放电,倒计时五个数!五、四、三、二、一!”

啪嗒——

随着一道所有人都能听到的脆响声响起,串列式加速器上某个开关如同弹簧般的弹开了。

与此同时。

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微观世界中。

一道负离子束从零开始被加速。

它先是从离子源的三相管道中喷射而出,初始质能级为2.7MeV。

接着在加速管的作用下,它们的能级开始逐渐提高。

3.7MeV.....

9.3MeV.....

12.3MeV.....

19.4MeV.....

23.8MeV.....

当负离子束被加速到24MeV的时候,它的能级已经到了上限——因为电磁场的量级就这么大。

但在此时。

这束负离子束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古怪的东西,也就是.....

高压发生器。

接着不等负离子束反应过来,它便进入了高压发生器体内。

接着这道负离子束中的无数负离子,忽然发现了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在电荷交换室的作用下,它们的蛋蛋...咳咳,它们体内的电子被剥离了!

于是乎,这无数的负离子在刹那之间,硬生生变成了阳离子。

更关键的是.....

串列式静电加速器的加速原理靠的是磁场与电场,因此当眼下粒子电性变换后,阳离子又开始了第二轮加速——这个加速不是原路返回,是继续沿着原先方向运动,因为加速器两端都是地电位,中间才是高压电极。

在电压的作用下。

发现没了蛋蛋也挺好的阳离子开始放飞自我,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来到了......

77.777MeV!

这个能级已经接近了这架串列式加速器的极限,毕竟所谓的80MeV只是设计量级,实际上由于各种过程中的损耗,粒子绝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

按照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实验记录。

实验室在将这架加速器送到CERN总部之前一共进行过17次对撞实验,其中最高的量级也就76MeV,低的时候甚至才50MeV左右。

已经飙到了极限的阳离子束飞快的穿过了钢筒外的分析器,再经过一段束流输运管道,最后正正的打到了固体靶上。

这个固体靶也是基地在徐云协助下搞出来的工具,工序主要是将锂沉积到带着锌的基底上,算是很简单的一种制靶技术。

不过这种混合靶比常见铍靶的反应阈能要低一些,而且共振峰大概在17.5MeV左右,对于现在的兔子们来说可谓是相当友好。

而就在阳离子束撞击到靶材上的同一时间。

滴——

操作台上的最后一个指示灯也同时亮起,并且整个操作室内响起了一阵较为柔和、持续时间很长并且没有中断的提示音。

赵忠尧等人见状,胸口顿时一松。

根据英国人配套的操作手册记载。

这台串列式加速器在完成对撞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提示音:

如果声音是短促有间隔的,那就代表阳离子束打歪了,没有命中目标靶材。

这其实这个时代很常见的事儿,毕竟后世粒子加速之所以打得准是因为有聚焦系统协助,这个步骤需要最少两个四极磁体组成一种叫做FODO胞的结构——就是徐云在1850副本搞过的那玩意儿。

不过这个年头的技术显然没有后世那么完备,虽然同样有大佬想到了磁场聚焦,但由于技术限制效果并不算理想。

一般来说十次粒子对撞,能成功一半都算是不错了。

而一旦对撞成功...也就是离子束打到了目标标靶上,操作台便会响起一阵类似鸣笛的持续提示音,期间不会出现中断迹象。

眼下的提示音明显属于后者,换而言之......

221基地第一次的高能实验试运行,在过程上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不过赵忠尧的兴奋还没过去多久,便被老郭的一句话给惊了回来:

“忠尧,对撞结果呢?对撞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

“这么高能级的对撞建国至今都从未开展过,如果运气好.....会不会有什么我们以往没能力找到的东西出现?”

听闻此言。

唰——

赵忠尧瞬间转过头,目光紧紧锁定了玻璃对面、正小心翼翼取下一块金属板的.....

王淦昌!

.....

注:

18号开始加更,马甲保卫战再次打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