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我在六朝传道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五十三章 初心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六朝传道!

鬼市毁了,但是还没有完全毁。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地方太大了,牵涉的李渔也太广了。

经过调查,鬼市内果然有很多大宋豪强的参与,是他们的聚宝盆。

李渔选择除恶务尽,把这些豪强的人杀光,没收所有的店铺财产。

反正大宋已经够乱了,现在手里就是百十万禁军还有汴梁这个城池,所谓虱子多了不痒痒。

而且你用怀柔的手段,别人未必领情,反倒觉得你软弱可欺,这个时候肯定会拥兵自重。

岳飞深以为然,配合李渔清缴鬼市,左慈他们耗费十几天研究出的地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场清缴持续了一个月,还没有彻底把鬼市扫干净,李渔直接发动汴梁禁军,开始把鬼市填筑。

汴梁的地底,不需要一个城下之城,因为汴河本就是四通八达,水系纵横,若是有人施法,将汴梁给淹了都不稀奇。

为了填住鬼市,李渔一口气指使人拆了赵佶时候修建的十几个园林,然后把其中的木材制作弓箭、铁器制作兵刃盔甲,各种珍禽异兽对外拍卖,赚了不少钱。

就在他忙里忙外的时候,汴梁的一处宅子内,气氛有些悲壮。

“头儿,你这次去,什么时候能回来?”

时迁笑着环视一圈,说道:“运气好过些日子就回来,和你们一道吃酒,运气不好...弟兄们就各自散了,潜回大唐吧。”

房中八个人,都是六扇门的精英,能在六扇门混成精英,每一个都有过人之处。

但是此刻,他们都对这个长官敬重不已,他为了大唐,竟然肯去清溪洞卧底。

清溪洞在外界传的十分邪乎,简直遍地是毒虫,明教中更是全员恶人。

这是因为大宋和东吴几次战败,在清溪洞吃了亏,几十万人撤出来,当然不会说一句好话。

其实清溪洞虽然毒虫遍地,但是明教却有办法不受其害,甚至还能利用它们杀伤敌人。

而明教的人虽然对外狠,其实内部颇为团结友爱,上至方腊下到普通信徒,都受教义影响,很讲义气。

时迁当然不知道这些,他朝后挥了挥手,迈步走出大门。

紧了紧腰带,时迁最后朝着正经门方向看了一眼,便毅然转头离开。

他没有告诉师父,因为他知道,以李渔的性格,八成不同意他前往。

“我时迁前半生都在偷,如同阴沟老鼠,人人喊打,是师父教我本事,让我不用再靠偷盗过活,我便为师父再偷一回。”

---

正经门里,李渔盘膝而坐。

这几天和鬼市纠缠,让他身心俱疲,一有空就跑来炼丹房,以炼丹作为休息的手段。

炼丹房内的道童们,很久没见掌教了,本来都叽叽喳喳聊天,一看他进来全都安静下来。

李渔没精力管他们,落座之后,开始炼丹。

他每次炼丹,都能很快全身心投入进去,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休息方法。

当初林灵素在神霄宫整天炼丹,李渔还表示不理解,现在终于明白了他的快乐。

就在他的第一炉凝碧丹要出炉的时候,香菱快步走了进来,说道:“师父,有人用飞鹤传书,送到了你的小楼。”

李渔接过来一看,笑道:“是你师哥。”

他展开信,一看顿时吓了一跳,时迁又去做卧底了,这次是被大唐派去清溪洞卧底。

李渔眉头一皱,暗道:他怎么不通知我就去了,这件事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我只需放出一个烟雾弹,就能让大唐收回成命,继续让时迁在汴梁监视自己。

他在汴梁,竟然不和自己商量就做出了决定,这完全不符合时迁的行事风格。

李渔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心底有些紧张,自己的大徒弟不会是被人胁迫了吧。

李渔长舒一口气,捏了一个纸鹤,对着他低语几声,然后伸手吹了口气。

纸鹤振翅而去,往南边飞去。

这纸鹤是给朱武的,让他在江南道最好是提前拦住时迁,然后问清楚缘由。

实在不行,就接他回正经门安心修炼,不让他继续在大唐扮演双面间谍了。

香菱在一旁看李渔表情凝重,歪着头小心翼翼地问道:“师父,没事吧?”

李渔心里很挂念,但是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事。”

“哦。”

李渔看着憨憨的香菱,笑道:“你最近有没有长进?”

香菱有些不好意思,低声道:“有的。”

“哦?”李渔一下精神了些,坐直了身子,问道:“都有什么长进,让师父看看。”

香菱低着头道:“师父在后山种的竹子,以前能砍三次,现在能砍五次了。”

那黑竹是李渔用木灵之力凝聚的,砍断之后很快就会重生,为的是锻炼香菱的体魄。

看来她也算是用功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砍断五根。

李渔点头道:“不错,这凝碧丹你拿去,跟你的几个师兄弟、师姐妹分一分,将来遇水可以避水,潜入海底都没事。”

香菱抱着葫芦,对着李渔微微一弯腰,然后就走了出去。

李渔脸上的笑意慢慢消失,长长叹了口气,时迁到底是怎么回事?

香菱走出炼丹炉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宝钗,她们两个关系很好,宝钗又时常照顾她。

李渔不在的时候,宝钗只要有了什么领悟,都会率先与香菱分享。

她拿着葫芦,走到宝钗的院子,翘着脚在窗户上看了看。

“鬼鬼祟祟,看什么呢。”宝钗笑着说道。

香菱笑吟吟地进来,说道:“师父刚炼的凝碧丹,让我给你拿来,吃了之后便不怕水了。”

宝钗喜上眉梢,两颊微微一红,从葫芦取出一粒。

两个人看了半天,只见丹药里好像有水波荡漾,香菱不由得称奇道:“好厉害。”

“你吃了么?”宝钗问道。

“还没呢。”

宝钗把丹药放到香菱嘴边,自己又拈了一个,小姐妹两个一起吞了。

这丹药入口即化,然后浑身有一股奇妙的感觉,酥融暖暖,十分熨帖。

宝钗服用了之后,马上叫香菱和她一道,打坐消化,引导那股灵力遍布四肢百骸。

等到她们完全吸收了,宝钗说道:“他让你送给师姐妹,师兄弟,你怎么只给我一个,仔细他又该训你了”

香菱赶紧站起身来,问道:“你不陪我去么?”

“他是让你去送的,又没说让我去,我要是去了,倒显得借他的东西来要情分似的,别人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痛快。”

香菱笑道:“就你想的多,我就不信还有这种人。”

说完她就抱着葫芦,往各个院子里去。

秦可卿和琼英又在磨胭脂,香菱进来之后,被两个人按住,涂得花枝招展,才笑着放她离开。

香菱偷偷照了照镜子,心里竟然有一丝喜悦,但是她板着脸道:“下次有这种事,再不给你们了。”

琼英吃吃地笑道:“谁稀罕你给,我自己去要。”

香菱朝着她们做了个鬼脸,继续往前走,给张三丰送了一颗。

张三丰笑着收下了,但是他没有服用,因为这东西对他已经没啥用处了。

以张三丰的修为,上天入海,如同探囊取物。

“师弟,师父昨儿个教我的法术,我还有个地方不懂,一会可以来请教你么?”香菱怯生生地问道。

张三丰疑惑道:“你怎么不去问师父?”

“我怕他凶我。”

张三丰忍俊不禁,道:“你问吧。”

“一会的,我先把丹药送完。”

张三丰好心提醒道:“潘姑娘那里就不用去了,这枚丹药她用不上。”

“哦。”

香菱走在路上,抱着一个葫芦,最后来到了林黛玉的院子。

她推门进去,林黛玉手里握着两个斧头,正在修炼。

看到香菱进来,小黛玉脸一红,赶紧把法宝收了起来。

“黛玉,我师父让给你们送凝碧丹来了。”

黛玉喜滋滋上前,看到葫芦早就打开了,不禁眼睛一动,问道:“是大家都有,还是专门给我的。”

“大家都有。”香菱是个实诚人,说道:“别人都拿了,你快些也吃一粒,师父说吃完可以避水。”

“我就知道,不是人家挑剩下的,也轮不到我。”

香菱愣住了,说道:“谁让你住的远了。”

“院子也是一样,别人挑剩下的,才轮到我来住!”

“谁让你来的晚呢。”

林黛玉被这个呆萌娇憨的香菱气笑了,本来还嘟着嘴,这时候又上来和香菱打闹。

---

汴梁,皇城。

刘伯温正在讲治国之道,薛宝琴听得津津有味,赵福金听得昏昏欲睡。

刘伯温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五十年前,有一场旷世大战,不可一世的汉王朝就此分崩离析。你们可知道,以汉之强,为何顷刻之间覆亡。”

薛宝琴说道:“因为董卓,他倒行逆施,大逆不道。”

刘伯温笑道:“董卓不过是西凉一武将,他哪有这个本事。”

“因为十常侍,他们祸乱朝堂,打压忠良,是最坏的人。”

刘伯温摇头道:“大汉之败,不在朝臣,不在武将,在皇帝!”

说道皇帝两个字的时候,刘伯温加重了语气,福金一下被吓醒了,她抹了抹嘴角的口水津,道:“皇帝怎么了?”

“任何一个王朝的覆灭,责任都在皇帝,因为皇帝口含天宪,手握王爵,若是励精图治,朝野岂会满是董卓十常侍之流。”

“先生说的对,朕一定励精图治。”

“在梦里么?”刘伯温没好气地问道。

赵福金也不着恼,她嘿嘿一笑,说道:“梦里想好了,在付诸行动。”

刘伯温继续说道:“皇帝,是人族之主,手握亿兆生灵,乃是四海之尊。若是稍有心术不正,则会有无数人因之受害,反之则功德无量。大唐李世民有一句话,当作为所有帝王的警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赵福金使劲点了点头,说道:“朕一定当个好皇帝。”

刘伯温笑着摇了摇头,不置可否,他见识过很好的皇帝,也见识过极差的皇帝。

几十年前,英雄辈出、各逞奇能的央土大战爆发时,他风华正茂,在其中叱咤风云。

后来天下英雄在巨鹿斩五爪金龙,大汉正式灭亡,六朝并立的格局形成。

象征着大汉皇权的龙族,地位也不再那么尊崇,龙族没落之后,人族也渐渐地像神佛低头了。

如今的六朝,百姓臣子对皇帝的尊崇,慢慢被神佛超越取代,让刘伯温十分痛心。

他心里未尝不想教出一个千古一帝来,但是眼前的小女娃...还是算了吧。

牝鸡司晨,怎么可能会是好事。而且这女皇帝,怎么看都不像是个靠谱的皇帝,颇有乃父之风。

他看着宫外,说道:“正经门的掌教李渔,正在和岳飞一道,彻底捣毁鬼市,把汴梁的地下填满,这是一个极有魄力的举动。”

刘伯温点头道:“我佩服他,或许这件事由我来决断,我没有他果决。”

赵福金一听有人夸李渔,比夸她自己还高兴,赶紧道:“没错,李渔哥哥最厉害了。”

鬼市牵涉的利益面太广了,一般的政客会去想平衡各方势力,努力得罪最少的人,避开一些无法触碰的权贵。

但是李渔不一样,他直接快刀斩乱麻,不问背景不论来路,直接就是一刀切。

这种看似莽撞的做法,实际上是最好手段,可是这种锐气,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刘伯温不禁想起了一个人,曾经他也是这么果决,把所有贪官全部处死,不留一点余地。

自己曾经劝过他,但是他的眼神坚毅,目光如炬,心硬如铁。

不管是曾经并肩作战的生死弟兄,还是立下赫赫功劳的勋戚权贵,只要想骑到百姓头上盘剥吸髓,他就会挥下自己的屠刀。

不管文人如何诋毁,不论官员如何反对,都改变不了他的作风。

几十年的风雨过去,当初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回顾这几十年的变化,再去看六朝的状况,刘伯温心底已经改变了初衷。

他,才是对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