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们先写,我睡会!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李佑也不废话,直接坐到县令椅子上。

啪——

惊堂木一砸。

“你们可知罪啊!”

李佑沉声道。

下方十多名衙役慌张的相互对视一眼。

“看样子你们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什么也别了,直接拖出去斩首!”

听到这话。

衙役们彻底慌了,连忙对着李佑磕头。

“太子殿下,我们错了!”

“太子殿下饶命啊!”

“太子殿下,的上有七十岁的老母,下有五六岁的孩子,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要是死了,这家可就塌了啊!”

李佑微微一笑,“那你们都,各自都犯了什么错!”

“谁要是先,罪责降一等,的时候你们其他人都可以听着,要是得有遗漏之处、故意隐瞒什么的,提出来者罪责再降一等!”

闻言。

衙役们仿佛是看到了救命稻草,纷纷举手表示要先坦白。

“太子殿下,我先!”

“我也要先!”

啪——

惊堂木一拍,堂下立马清净了。

“着什么急,一个个的来,就从第一个开始,其他人排队!”

李佑随手指着跪在最前面的人,然后开口道。

有了李佑定下的规矩,这些衙役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老老实实排好队。

“太子殿下,我不是个东西,当衙役这些年,先是自己时常收别人孝敬的钱,同时还听县令...哦不...是那恶贼崔利的命令,欺压百姓,其实我们真的不想去欺压百姓啊!”

对于这衙役的自述,李佑根本不信,特别是不想欺负百姓这个法,但自古恶吏那有不欺民的,真就这样杀了,显得有些残暴。

“没有了么?”

“没...哦!我还打伤过一位前来报官的平民....其他的就想不起了....”

李佑冷冷一笑,“是想不起了,还是不愿,真要是这样,那我可就要让你的同僚了!”

这衙役浑身一颤。

李佑摆摆手,“本宫也难得听你在这里挤牙膏,师爷!”

“人在!”

坐在一边记录的师爷,吓得赶紧站起身,额头冒汗。

李佑白了他一眼,“你别紧张。”

“不紧张,不紧张。”

师爷咽了咽口水,接着用手抹掉额头的汗水。

“你给这些衙役一人一份纸笔,让他们把自己的罪责都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让其他人传阅,告发隐藏的可以减罪!”

李佑想了想,觉得就这样听不行,还得全部都记录下来,虽然有师爷在一旁记录,但是这可是十多个衙役,等听完这十多饶自述,怕是李世民砍头都回来了。

李佑可不想浪费时间。

“是是!”

师爷原本以为是自己案发了,被李佑叫到,所以紧张得不行,好在李佑叫他是为了这事。

很快,师爷就给衙役们一人准备好一份纸笔,开始自己书写起自己的罪责来。

不过一刻钟。

这些衙役就已经写好了罪责。

“你们按照顺序相互传阅,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眼神交流,要是敢串通,罪加一等,师爷你负责看着,出了纰漏,你一同问罪!”

“你们先写,我睡会!”

罢,李佑闭上眼睛休息起来。

这.....

看到李佑当着他们的面睡起来,一个比一个懵逼。

“咱们要是就这样跑了,也没事吧?”

“放屁,你以为这太子殿下真就这样睡了?”

“不然呢?”

“这肯定是在试探我们,我们真要是跑了,绝对就是死罪。”

“那不跑能活?”

“我觉得这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都挺仁慈的,要是想杀我们,直接把我们和那崔利一块拉去砍了算了,到现在都没杀我们就是为了给我们个机会。”

“所以你的意思不跑,还能有活路……”

就在一群衙役声议论的时候,师爷走了过来,低吼道:“你们别给我玩歪心思,老老实实写自己罪责!”

“咱们都是同僚,也别相互为难!”

有了刚刚的讨论,再加上又有师爷这个监工在,衙役们还真就不敢跑,只能老老实实写自己的罪责,彼此查阅,相互监督。

过了一会。

李佑伸个懒腰。

睁开眼,师爷和一群衙役都乖乖的跪在堂下。

“你们这是整理好了?”

“殿下,弄好了,人已经全部检查过,他们犯的罪责都在这上面了!”

“请殿下过目。”

“拿给本宫看看。”李佑接过一叠罪状,瞧了起来。

“嚯!”

“收受刘员外贿赂,还在刘员外府上聚众淫乱!”

李佑大为吃惊。

一名衙役连忙解释道:“聚众淫乱是真,不过只有崔利、刘员外、郑大他们享用的是清白女子和民妇,陪我们的只是青楼女子啊!”

“这事大家都可以作证。”

李佑点点头,“好了,你们的罪状我都看了,受贿有之,作恶有之,但看在你们如实写出来的份上,便饶尔等不死。”

听到这话,衙役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

衙役们立马又紧张起来。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本宫判你们‘日行一善’!”

嗯!?

日行一善?

衙役们有些困惑的看向李佑。

“既然你们在崔利的命令下对云渊县的百姓做了诸多错事,甚至是伤害了他们,那么你未来就要以‘日行一善’的方法去弥补!”

“什么是善事,不就用我多了吧!”

听完李佑的话,一众衙役们先是一愣,随后明白过来,这个惩罚他们完全能够接受啊!

“多谢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英明!”

“今后我们一定多做好事!”

李佑摆摆手,“你们可别高兴太早!”

“别想着忽悠,我会让师爷盯着你们,到时候会将你们所做的善事写成册子送到东宫,我亲自查看。”

“师爷。”

“人在。”

李佑平淡道:“你若是不将此事做好,那你便去百骑司解释吧。”

师爷浑身一振,连忙道:“请殿下放心,臣就算是豁出性命也得把这差事弄好。”

try{ggauto();} catch(ex){}

谁傻子谁不办好!

这可是太子安排下来的差事啊!而且他还获得了直接给李佑写信的资格,这就算是许多封疆大吏都没有的吧。

光是这一点,他区区一个师爷就在整个大唐横着走!

李佑也难得管这师爷、衙役们想什么。

“赶紧滚吧!”

“是是!”

“多谢太子殿下恩情!”

包含师爷在内衙役们对着李佑磕头后离开。

……

当李世民等人回到县衙的时候。

只有李佑一个人躺在椅子上睡觉。

“佑儿!”

李佑缓缓睁开眼睛。

“父皇,你们回来了啊!怎么样?崔利杀了么?”李佑伸一个懒腰。

“太子殿下,你就放心吧,我尉迟恭亲自行刑,手起刀落,那崔利脑袋就搬家了。”

尉迟恭兴奋道。

李佑摇摇头,“用快刀干嘛,该用钝刀,不是更好?”

闻言,尉迟恭恍然,“太子殿下提醒得对,还真是便宜崔利这个混账东西了。”

李佑看向长孙无忌,“齐国公,云渊县百姓反应如何?”

不等长孙无忌回答,李世民笑着道:“这朕看得最清楚,百姓们一开始听是崔利要被斩首,一个个都不相信,但是真看到崔利跪在行刑台上的时候,立马欢呼雀跃,这场景只有朕当初推翻隋朝统治的时候出现过!”

李佑点点头,“看来这崔利是杀对了。”

之后两。

李世民、李佑一行都在云渊县。

虽饶过了普通衙役,但是云渊县的官员却是烂到了根子里,县令、县丞、县卫以及其他辅官被杀得七七八八。

县衙的公务,只能是李世民、长孙无忌来处理,新派来的县令等官员到位后,这才松了口气。

而且还要清点崔利、刘员外、郑大等团伙的资产,这里面有这些人强取豪夺,也有多征收的税。

本来李世民、长孙无忌的想法是全部充公。

但李佑在心里嘀咕,把多收百姓的钱财换回去更能得人心。

一番分析。

李世民深以为然。

虽然一个个的退还颇为麻烦,但是这却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处理好这些问题。

李世民一行人再度出发。

不过一路上,李世民明显有些心事重重。

长孙无忌见状主动上前询问。

“陛下,臣见你似乎有心事。”

李世民点点头,“朕担心云渊县的情况并非个例,这次我们能发现崔利,大唐如此广阔,难道不会出现李利、赵利?”

“这样也就罢了,但朕现在却没有想到一个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发生的办法。”

“长此以往,大唐未免不会走隋朝的老路!”

二世而亡…当然了只要李世民还在位,大唐肯定是倒不聊,要亡也是三世。

要是佑儿当皇帝话,估计能撑过四世,那四世之后呢?

就像佑儿经常嘀咕的那样,今后大唐的皇帝当中会出现些不成器的皇帝,那该怎么办?

这些都是李世民考虑的,一时间想:不到好的办法,他自然是心事重重。

闻言。

长孙无忌的脸色也是沉重起来,他作为吏部尚书,官员品性出现问题,他也是难辞其咎。

可如何监管,真是个难题!

“陛下,这问题不如等回长安后,把房大人他们叫来一起商量商量?”

李世民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他也很清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必须要进行充分的讨论才校

不过....

李世民转头看向李佑。

或许佑儿会有办法。

就在李世民刚准备开口的时候,李佑却是率先在心里嘀咕起来。

【诶,李二不是在和长孙无忌聊么?怎么看咱啊!】

【该不会又要问咱吧,千万不要啊!】

【虽然对于官员监察制度,咱还是有所了解,但这东西想要落实却是相当不容易。】

【在华夏封建社会,“清吏贵贱“是极其重要的统治思想,“清吏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唐代以后官僚体系愈加庞大,统治者对官僚体系的监督和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历代君王都十分重视监察制度。明太祖朱元璋曾:“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掌政事,都督掌军事,御史掌纠察,朝廷纲纪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由此,可见“监察权“之重要性。自秦汉以来,与华夏封建专制制度同生同长的监察制度一直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发展,监察体制日益完善,规章制度逐渐详细明确。发展到明代,已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严密的监察网络,这充分体现了华夏封建专制皇权统治的高度强化。】

【华夏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隋唐,强化于宋元,在明清达到了高度强化和完备。】

【不过现在是唐初,监察制度还不算完善,也因为此李二才会担心崔利这样的官员存在。】

对对!

听着李佑的心声,李世民内心连连点头。

佑儿不愧是佑儿,三言两语间就将厉害关系点透。

此刻的李世民无比想要听李佑接下来的分析。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时“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是后世监察御史制度的渊源。到西周时期,监察机构及其职能已较为清晰,其“纠察令“规定了监察官吏的内容和方式,监察制度初具形态。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督察百官、严肃官纪的问题逐渐凸显,各国都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监察机构。如齐国的大邪、“大谏“两职便是专门为了监督百官和谏监国君设置的;一些国家设“御史“兼领监察使命。董的《七国考魏职官注》中到:“六国已遣御史监郡,不自秦始也。“这一时期的御史主要职责是负责代君王起草诏命、记事。《文献通考》有载:“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王有命,则赞之为辞,写其理之法令,命来受者即授之。……至秦汉,为纠察之任。“】

李世民再次赞同,关于黄帝到秦汉的监察制度,李世民都有了解,但是想李佑这番总结如唇位的,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不知不觉他对于监察二字的理解越发深刻。

李世民有种感觉,只要他听完李佑的叙述,或许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