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关灯
护眼

第八百九十五章 进步的医术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暖帐伤兵房,是大明医学进步的证明。

为了解决军队医官问题,朱允炆曾命令太医院、国子监医学院联手,在京师大小教场设置了军医院,院使由太医院太医、医学院博士陈常担任。

陈常是松江府上海人氏,虽只有四十出头,却医术精湛,闻名于外,更兼此人善于博采众长,心思活络,对朱允炆所提出的新医学推崇备至,还曾参与过盛寅的解剖小组,对人体学有颇多见解。

盛寅研究的是人的生命是如何运转的,而陈常研究的是却是人体是如何康复与治愈的,比如骨头错位,是到底怎么个错位法,有没有其他的手法接回去,比如碎骨头该怎么开刀拿出来,比如血流不止,应该怎么处理,伤口如何缝合……

军医军医,自然以战场伤为研究重点,而战场之上,又多是兵器造成的外伤,陈常主攻的医学,就是服务于战场伤病治愈的。

经过几年的建设,京师军医院已经有了五百人,除了一百余人来自国子监,大部分都是陈常从军队中遴选出来的。

五百人,平摊到京军之中,每八百名京军配一个医官。这个比例相对于建文初期一万名士卒配一个医院,一个京师就只有四十几个军医进步太多了。

可即便是陈常一口气带了三百名军医跟着朱棣到了西域,平均五百军士配一名军医。按理说这个数据已经极是出色,可战争一起,三百军医根本就不够用!

与哈里的作战,大明取得完胜,杀敌两万六千余人,俘虏一万三千九百余,可付出的代价也不轻松,不说战死在的降将降兵,就说大明军士,战场之上阵亡两千三百余人,重伤近四千,轻伤也有三千余。

一战下来,直接减去战力六千多。

陈常不会听宋晟说什么拦截哈里时遭到了哈里近卫拦截,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不会听杨荣自责火铳兵投入早了,军士配合还没到位,更不会听徐辉祖嚷嚷什么骑兵不是练出来的,是杀出来的话。

作军医的,不需要听那么多道理,只知道军士受了伤,抬了过来就需要治疗。可战场的惨烈程度,超出了陈常等人的预期。

平时在京师,每天也就零散处理一些军士受伤问题。可战争来了,伤员不是一个来了再来一个,而是一口气送过来几百个,几千个!

三百医官,如何能一口气照顾好几千人?

先救治谁,后救治谁,都是问题!

每个人都需要急切的治疗,这个军士呼呼流血,再不止血就完了,那个军士肚子都被打开了,肠子都露出来了,再不塞回去缝合也该死了,还有这个,小腿骨被马蹄子踩碎了,他已经疼痛到了极限……

有军士刚刚抬了过来,自己还没来得及救治就已经死了,还有些军士为了自己的兄弟先救治,直接咬舌自尽了,结果舌头断了,人也没死成。还有的将领抱着伤兵,威胁医官一定要救活这个,救不活如何如何。

从寥寥无几的伤员到一瞬间充满伤员,只不过是短短几个时辰,而这三百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幸是在这之前,军医院就考虑到了这点问题,设置了四个区域:轻重鉴别区,重伤区,轻伤区,暖帐伤兵房。

不管是谁送来的负伤军士,一律先从轻重鉴别区进入,有二十名军医判定,然后将重伤军士安排到重伤区,将轻伤军士安排到轻伤区,先作分流。

轻伤区的可以等待,安排三十名军医。重伤区急切,安排二百四十军医。

每个军医负责三十床,伤员满之后,治好一个进入一个。为了避免等待中军士失血过多,伤口过于严重,安排了十名军医在门口照管,安排一批军士听指挥,该怎么绑扎伤口的暂时绑扎好,该固定的暂时固定,实在是疼的要死要

活的,先给他们服下麻药汤。

大明太医院、国子监医学院调查了诸多古籍,也没找到华佗剖腹探心所用的「麻沸散」配方,好在宋人窦材留下了一些记录,给大明研究麻指明了方向。

窦材言:「汉北回回地方有草名押不芦,以少许磨酒饮,即通身麻醉如死,加以刀斧亦不知……不芦即曼陀罗。」

曼陀罗与酒,这就是麻醉的配方。

曼陀罗原产佛国之地,据说是跟着佛教徒传入中国的,也说不准是唐还是宋,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大明初期,长江以南就有曼陀罗。后来的李时珍还吃过两口,亲身体验了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

即便是没有曼陀罗,还有其他麻醉之物,如羊踯躅、大-麻、乌头、附子、莨若子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都记述了一些***物。

***物,对于大明医学已经不是什么难题。虽然这里是西域,军士也找来了不少曼陀罗,可缺乏制备的人手,加上随军带来的高度酒精极是有限,只能分配给少量、重伤人用麻醉,根本无法实现普遍应用。

陈常带人奋战了两天两夜,才将所有的伤兵处理好,轻伤的直接让回营地休息,重伤的不能走路的,安排到暖帐伤兵房,这里配有火炉与暖气,清洁、干爽。

这种待遇,原本只有高级将领,像朱棣、徐辉祖、宋晟等,还有重伤军士享有。只不过伤兵的数量超出了预期,导致朱棣不得不临时多建出三座暖帐伤兵房,为了不让受伤军士挨冻,便将自己大帐里的火炉等送了过来。

朱棣看向疲惫的陈常,他还没有休息过来:「本将军有的是暖帐,可不敢和军士撒谎。既然你犯了过错,那就领罚,今日准你休息一日,找地方睡觉去吧。」

陈常没有接受朱棣的好意:「大将军,今日需要检查军士伤口,我需要在场。这对于研究伤口愈合极是重要,医学院与太医院都在等着我的文书。」

多大的伤口,缝合效果如何,消毒之后伤口是否感染,愈合速度,有没有其他病症,都需要记录下来,作为后续医学研究的材料。

朱棣看着陈常等人,摇了摇头:「你们是越来越厉害了,我可是听说了,医学院还在研究一种以命换命术,可是真的?」

周围的军士瞪大眼,这种神仙法术竟也有得研究?

以命换命?

大明子民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自然是不好换的,但抓几个俘虏,是不是以后自己也不用死了?

陈常白了一眼朱棣:「大将军说笑了,这世上哪里有以命换命的事。不过皇上说起过,人身上流淌的血液有几类,如果血型相同,可以抽取一个人输给另一个失血过多的人,便可以人救回来。不过这种学问医学院也好,太医院也好,都没有半点头绪,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判定血型是否相同,而且如何抽血、输血,我们也没有工具……」

朱棣双目炯炯,起身道:「你们一定要研究出来,皇上说有,那一定是有的!」

陈常没有反驳朱棣,虽然朱允炆一些话很多时候都听不懂,但医学越来越研究,朱允炆的话一个个在得到验证,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虽然目前还找不到血液的秘密,也找不到输血的工具,但医学院已经在秘密研究了,一旦有了成果,将是改变医学历史的大事件!

朱棣相信朱允炆掌握着一些未知的事,他总是能洞察到未曾发生却即将发生的事,他可以看到很远之后,他的主张、见解、施政、发明等等,都证明了他卓越而非凡的智慧。

他说能输血救人,那一定能。

朱棣深信不疑。

安抚、探访重伤病之后,

朱棣又带人去看望轻伤兵,鼓舞士气。

离开伤兵营之后,朱棣对徐辉祖、宋晟、杨荣等人说:「动用了诸多手段,对付哈里四万骑兵,我们就减员六千多军士,若是帖木儿再带十五万大军而来,我们又要战损多少?兵练过了,惨烈的战场他们也见识了,是时候拿出所有的力量,对付帖木儿了!」

徐辉祖露出了狰狞的面容:「无论帖木儿带多少人来,我们都要让他有来无回!只不过对付哈里,我们多少有些取巧,吃他大意。帖木儿恐怕不会让轻易出手,也不会分兵太多。若他一直耗着我们,我们会很难。」

宋晟凝重地点了点头。

帖木儿兵力众多,想要打败他并不容易,一旦陷入长期作战,这对大明来说并不利。而且冬日即将到来,严寒也是一个问题。

听说这里最冷的时候,一场雪下来,就足以将牛羊马人一起冻死。若是在严寒之日作战,那军士冻伤的数量怕不在少数。

朱棣目光看向西方,严肃地说:「帖木儿不会与我们长期作战的,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尽早与我们决战。」

「为何?」

宋晟不解。

帖木儿虽然损失了先锋军,但主体兵力并没有折损太多,数量依旧庞大,战力依旧很强,他完全没有必要冒险,过早寻找明军进行决战,可以徐徐作战,一点一点的蚕食大明军士的力量。

徐辉祖想了想,赞同道:「没错,帖木儿不会与我们打长久战。」

朱棣笑了,看了看徐辉祖,他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将领,经过这一次战场的磨练,也应该可以独当一面了。

面对宋晟的追问,徐辉祖笑着说:「因为帖木儿失败了一次,而且还是惨烈的失败,他急着需要证明自己的强大与不可战争。无论他想还是不想,都会投入最精锐的力量,在开战之初就打一次胜仗,重振军威。0」

宋晟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

孙子都人给俘虏了,还折损了四万精锐,没跑出去一个,说出去都丢人。帖木儿如此英明神武,多少年没吃过这样的败仗了,他习惯了胜利,也将重新用一场胜利来告诉所有人,他是真的战无不胜。

「这是我们的机会。」

宋晟了然,笑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