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五日,德国驻华全权公使辛慈离开京城,乘火车南下,将于上海乘船返回德国。
登船前,辛慈与滞留在华夏的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克里平进行了密谈,并授意克里平,在他离开之后,继续加强与北六省的联系,尤其是在三所军官学校中任教的德意志军人,在履行教官职责之余,必须设法使这些未来的华夏军官更加倾向德意志,至少不要让他们倒向协约国一方。
“我已经向国内出电报,希望能解除他们的军职。”辛慈早在接到华夏联合政府外交部长展长青照会的当日,就开始谋划,政府断交并不意味着民间也断绝来往,最多堵住了德国与华夏结盟的道路。
“阁下,在北六省不只有德意志帝国的军人。”
“这一点很麻烦。”辛慈也为此感到遗憾,如果没有英法横插一脚,事情会好办许多,“为了德意志,尽力而为。日耳曼人从不畏惧任何困难。”
“我一定尽力,阁下。”
辛慈离开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的一些报纸,却并未因华夏政府与德国断交偃旗息鼓,反而开始大肆鼓吹对德国进行报复。
这其中有英法等势力在背后的推动,也有华夏人自的行为。随着华夏对外作战接连胜利,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连续收回大片失土,国人的思想也开始生转变。
华夏再不可欺!
在经受百年屈辱,一朝挺直背脊,扬眉吐气之后,这一观念比任何时候都深入人心。
很快,京城和沪上等地再次出现了群众的游行活动,还有人表演说,号召群众向政府请愿,对德宣战。
游行的队伍经过东交民巷,各国驻华公使都派出代表,其中英国公使朱尔典,法国公使康德和美国公使芮恩施还亲自出现在游行队伍面前,随行的武官一边护卫他们的安全,一边向游行队伍宣传德国的暴--行,并出示了照片和一些报纸。
“我们站在华夏这边,德国必须付出代价!”
人群中忽然有几个声音喊出:“美利坚万岁!英吉利万岁!法兰西万岁!“
一个穿着学生装的青年攀上高处,举臂高呼:“政府罔顾民意,迟迟不对德宣战,必有卖国者从中作梗!声讨卖国者!”
“声讨卖国者!”
“华夏万岁!”
“华夏万岁!”
青年从高处跳下,立刻有十几个和他一样穿着学生装的男女聚拢过来,他们拉起了准备好的横幅,掉头朝政府官员所住的街巷走去。
在他们身后,三国公使互相看了看,脸上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
俄国公使始终没露面,沙皇倒台,库达摄夫的身份变得十分尴尬。至于日本公使林权助,朱尔典压根就没想让他露面,日本人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几个带头的青年学生并非毫无目的的走,他们的目标,明显是华夏政府外交部长兼国务院总理展长青的住处。沿途所经官员宅邸,大门和墙上都被贴上了标语,街边的小贩纷纷走避,店铺里的伙计看得直啧舌,年逾不惑的店铺老板却摇头叹息道:“这就是一群娃娃,被人给利用了尚不自知。“
“老板?”
“行了,别想着去凑热闹,到时出了事,我都保不住你。在这里好好盯着。”
话落,老板转身上了二楼,雅间里,萧有德和一个二十多岁的精壮汉子正临窗而坐。
“萧先生,处座。”
“都看清了吗?”
“看清了。”老板一改往日的和气,眼中带上了一抹阴沉,“领头的几个,有南苑航空学校里的学生,也有京城大学和其他几所大学堂里的,咱们的人混在队伍里都认得真真的。”
“恩。”
萧有德没说话,坐在他对面的豹子开口道:“继续盯着,我带人过去。”
“是。”
游行队伍距离展长青的府邸只有不到两百米的距离,领头的几个人加快了脚步,不时号召大家快一些,可以清楚看到他们脸上的兴奋。
队伍中的情报人员也有些急了,说好的人呢?处座怎么还不来?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长衫的儒雅老者出现在众人面前,游行队伍中的很多人都认出了他。
“陶老?“
“陶部长……”
“陶先生。”
这位儒雅老者,正是教育部长陶德佑。
陶德佑没有出声,只是负手立于街上,一改往日慈祥,目光冷峻的望着眼前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游行人群的脚步慢了下来,口号声也越来越低。
混在其中的情报人员暗地里松了口气,虽然和计划不一样,但总算是没让这群人冲到展部长的家门前。否则他们各个都吃不了兜着走。
领头的一个青年却在此时高呼:“陶老为何阻拦我等?莫非想要包庇国贼?!”
“陶某醉心教育四十余年,自以为有所成,不想却大错特错。”陶德佑的话声并不高,却仿似一把重锤,每一个字落下,都能撼动人心,“何谓教育?何谓学习?何谓做人?诸君可否教我?”
“陶先生……”
“教育,在于立人,学习,是为做人。”陶德佑渐渐提高了声音,“诸君可否告知陶某,何为立人,何为做人?似诸君这般,大喊他国万岁,不问青红皂白,只经微言挑-动便与官员定罪?”
“没有!”青年反驳道:“我们只是为了惩治国贼!”
青年的话引起了游行人群的共鸣,口号声再次响起。
“国贼?谁是国贼?!”陶老的声音倏地严厉,“不与德国宣战,便是国贼?!不合你们心意,便是国贼?!陶某亦不赞成贸然对德宣战,在尔等眼中,老夫亦是国贼?!”
这番话一出,人群中又是一静。
陶德佑当真被激怒了,面对这些热血青年,老人有心痛,也有无奈,这些年轻人,即便是学业上佼佼者,其他方面却反如稚儿。
可叹,可恨!
最可恨者,唯其中挑衅滋事之人,用心险毒,该杀!
这时,展府的大门突然打开,楼大总统和展长青接连走出,展长青几步抢到陶德佑跟前,深深鞠躬,“陶老受累,长青惭愧。”
楼大总统则三两步走到学生跟前,很多人只在报纸和《名人》上看到过他的照片,如今面对面,只觉一股杀伐之气迎面扑来,刚刚叫嚣得最厉害的几个青年,脸色也是一变。
他们并不知道楼盛丰也在展家,若没有受到阻拦,闯了进去,非但无法达成目的,反而会弄巧成拙!
多家报社的记者也匆匆赶来,被游行人群堵住街尾,车子太慢,记者们只能扛起箱子撒丫子跑,对于这个时代的记者来说,体力可是相当重要的。
各所学堂里的校长,先生也6续赶到,他们开始劝说学生,希望大家散去。
学生们却留在原地不肯走,他们或许不再如之前激动,却固执的想要得到一个答案。领头的几个青年,更是对着展长青大骂国贼,甚至还污蔑他同德国人勾结。
“展某与德国人勾结?”展长青朗然一笑,“展某所行诸事,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天地!国贼二字,展某不敢当!”
楼大总统开口道:“楼盛丰曾于万民前誓,为国为民,振我华夏,必不会自食其言。外战乃是国事,需递交国会,楼某身为总统,且不可自作主张,何况外交部长?”
“当真?”
楼大总统这番话一出,许多人都露出了恍然的表情,的确,华夏如今为民主共和国,非一人--独--裁,此等大事,自然要经国会商讨。领头的几个青年察觉出不对,递交国会?不过是借口!北六省对外作战,哪次递交了国会?
一个青年刚要开口,腰间却被枪口抵住,侧过头,一张清秀的娃娃脸正对他笑,“同学,麻烦安静点,大总统正在讲话,你出声我就听不清了。”
和他遇到相同情况的,还有之前就被盯住的五六个人。
情报局早就怀疑京城里有不少外国势力埋下的钉子,这次捞到了几条不大不小的鱼,收获算不上多,却也不少。
交差没问题,想立功,就得在这几个人身上再努力了……几个被枪抵住的青年同时后颈一凉,背后冒出了冷汗。
楼大总统的讲话不长,聚集到街上的人却越来越多,许多没有参加游行的学生和进步人士也纷纷赶来。
一名报社记者想往前凑一凑,听得清楚些,不想却被挤到了人群后方,刚喊了一句“我是记者”,就听身边的人苦笑,“老兄,别叫了,我也是。”
转头一看,这位的鞋子都被踩掉了一只。
讲话之后,楼大总统还接连回答了许多青年学生提出的问题,气氛从最初的剑拔弩张,变得异常平和,大有在街上开一场“总统新闻布会”的架势。
天色渐晚,一辆黑色的轿车开了过来,楼夫人摇下车窗,看了一眼窗外,对坐在一旁的楼二少说道:“睿儿,和娘出去好不好?”
楼二少也朝外边看了一眼,眉头一皱,“人多。”
“睿儿害怕?“
“不怕。”
“那和娘出去吧。”楼夫人下车之前再三叮嘱,“记得要和爹笑。”
“恩。”
听到这个熟悉的单音,楼夫人脚步一顿,要不然,还是别把睿儿送去关北了吧……
兵哥们分开人群,楼夫人牵着楼二少缓步走来。
到了近前,楼二少突然笑得像朵花似的,糯糯的叫了一声,“爹。”
楼大总统浑身一激灵,表情呆滞两秒,才弯腰将楼二少抱了起来。楼二少这次很给楼大总统面子,脸上的笑容始终没落。几个记者拍到了这一幕。
一个铁血的总统,也是一个慈祥的父亲。
历史,在这一刻定格。
后世史料记载,有政治天才之称的华夏总统楼睿,“成名”时间比他的父兄都早。从军和从政之路,也比父兄更加“顺畅”。
彻底应验了一句话,成名要趁早。
这张流传到后世的照片,也引起了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楼大总统已年过耳顺,楼二少却仍是垂髫……不愧是华夏第一任大总统,果然厉害!
京城的消息传回关北,李谨言正在翻阅从俄国回的电报。
伟大的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同志比历史上提前十天返回俄国,他乘坐的火车刚抵达圣彼得堡,就有无数的工人群众到车站迎接。
弗拉基米尔同志刚下火车,就表了一场著名演说,号召工人和农民群众团结起来,要求一切权力属于苏维埃。
此时,俄国两种政权并存,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得到更广泛承认。克伦斯基替代大地主李沃夫成为政府总理后,还将获得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支持。所谓的一切权力属于苏维埃,在此时并没有太大的“市场”,只有当临时政府宣布继续参加欧战,布尔什维克接连动几场起义之后,才会迎来一场更彻底的革命。
在布尔什维克内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弗拉基米尔武装起义的计划。要想达成目的,弗拉基米尔同志需要有力的支持,托洛茨基坚定的站在了他这一边,基洛夫率领的反抗组织也成为了他的“忠实”追随者。
能够掌控一支上万人的武装,对此时的苏维埃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基洛夫接到的命令是,立刻率领军队前往圣彼得堡。在他们离开之后,得到消息的华夏军队立刻从外蒙出兵,抢占了西伯利亚从赤塔到伊尔库茨克沿线铁路段。
由于二月革命,西伯利亚边境军完全成了一盘散沙,哥萨克虽然宣布“效忠”临时政府,却对并存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抱有极大的敌意,得知基洛夫的反抗组织彻底倒向布尔什维克,又接到临时政府的命令,正一路策马追杀过去,“无暇”去理会铁路被占的问题。
何况,去和反抗组织作战,总比对上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华夏军队要轻松许多。在过去几个月的战斗中,凡是和华夏军队碰过面的哥萨克,全都学乖了。
华夏人,再不是任由他们宰杀的羊群了。
随着春季到来,华夏军队又开始了对东西伯利亚的蚕食进攻,触角还伸到了中西伯利亚。此时的俄国政权正风雨飘摇,还在准备继续对协约国作战,向西伯利亚派兵,几乎不太可能。
有了前期的物资和各种好处做铺垫,赤塔等地的火车站守军,几乎没做太多抵抗,就将火车站交了出来。
杜豫章的第二师顺利抵达雅库,正转向西,进入勒拿河沿岸高原。楼少帅亲自率领的独立旅也从满洲里出,乘火车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进。
沿途车站已经没有了俄国人的面孔,全部都是荷枪实弹的华夏大兵,除了中途补给,火车一路没停,根据喀山传回的消息,基洛夫的反抗组织离开不久,只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留下了少量的武装人员,其中就有曾在基洛夫身边担任秘书工作的米尔夏,她熟悉反抗组织内部的一切,加上早已秘密潜伏的情报人员和孟二虎等人,独立旅占领该地没有任何悬念。
不过,楼少帅的目的并不是继续向西进军,而是转向北部的通古斯高原,与第二师会和,同时调派第六十一师进入西伯利亚。参与此次行动的还有西北三马的队伍,由马少帅亲自带队,目的便是趁俄国内乱,占领广袤的东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更多地区。
西西伯利亚,太过靠近俄国欧洲部分,楼少帅暂时没有动手的打算。
在楼少帅临行前,李谨言也曾担心华夏兵哥们太过勇猛,一口气打到欧洲区,如果真是这样,高尔察克的白军还在哪里建立政权?沙皇的金子还怎么往贝加尔湖运?
李谨言仔细回忆,始终想不起高尔察克到底是在哪建立政权的,鄂木斯克还是托木斯克?总之,甭管是哪个斯克,要想得到黄金,就得给高尔察克留出“造-反”的地盘!
楼少帅登上火车之前,李谨言千叮咛万嘱咐,“少帅,千万别打西西伯利亚。”
面对这样的李谨言,楼少帅正了正军帽,挑起一边的眉毛,“清行以为,西伯利亚有多大?”
什么意思?
李谨言脑袋刚闪过一个念头,楼少帅却俯身,温热的气息拂过李谨言耳畔和脸颊,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放心,等我回来。”
话落转身,只给李谨言留下一个修长挺拔的背影。
摸摸耳后,好吧,脑子又成浆糊了。
此时,美国已经以墨西哥事件和无限制潜艇战为借口对德宣战。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也在国会中表了中心思想为“上帝保佑美国,美利坚别无选择”的重要讲话。
英法等国公使再次拜访展长青,英国公使朱尔典提出,华夏不正式参战,可否向欧洲派遣劳工?而华夏军队正对西伯利亚起的进攻,朱尔典提都没提。沙皇被推翻,新的俄国政府是敌是友,还要留待观察。
展长青告知朱尔典,华夏政府可以考虑。
四月十二日,在大西洋上,又有一艘华夏商船被鱼雷击沉。
英国情报部门比华夏更早接到商船沉没的消息,出现在法国的马尔科夫,又拿到了一张数额相当可观的汇票。
与此同时,前日本关东都督大岛义昌,恭敬的站在一名身着短打的男人身后,用华夏语说道:“阁下,下一批人已经选好。”
男人转过身,赫然正是哑叔。
又有商船被击沉的消息传回国内,楼大总统兑现了他之前的“承诺”,正式向国会提交了战争计划。英法等国公使闻听消息后,甚至比华夏国民还要紧张,他们期望能听到“好”消息。
留在华夏的德国领事克里平,立刻向国内出密电,华夏,很可能对德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