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隋唐风云

关灯
护眼

第266章震动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隋唐风云!

最后,这个想法得到了唐军八大总管的全部肯定,都积极的参与进去。一帮闲的无聊的人干了一件极其无聊的事情,他们把高墌的所有部队都带出了城,在一个叫浅水原的地方列阵排开,这个行动没有任何军事目的,就是为了让薛举‘阅兵’。由于事先他们已经商量好了不打仗,所以没有任何防备,从七月初四一直到初九,做了整整五天的仪仗队。

薛举看到唐军都出城,第一反应是愣住了。他不知道这帮唐军是是要跟他决一死战还是有什么阴谋诡计,所以先小心翼翼的观察了一下。等他确认,这帮人纯粹的闲的蛋疼,他欣喜若狂,带着部队包抄到了背后,突然发动袭击。几位总管这才想起一件事,他们只是自己人决定不打仗,可他们没跟薛举协调好这一情况,仓促之下再想迎战,部队早就被薛举给冲散了。

八位总管在此战中全部战败,刘弘基、慕容罗睺、李安远三位总管被俘,唐军流离失散,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殷开山、刘文静一看闯了大祸,赶紧带着残军逃回高墌,找李世民商量对策。还晕晕乎乎的李世民听殷开山、刘文静慌慌张张的汇报完情况,脑袋嗡的一声,差点又晕过去。

李世民脑袋晕,对局势判断还是很清醒的,如今败势已成哪还有什么对策,赶紧跑吧,跑慢了命就没了!于是连夜带着残军撤离,飞逃回长安,任由薛举轻轻松松的占领高墌。

在李世民败逃回到长安后,整个唐朝上下为之震动。

浅水原一战对这个新生政权的影响非同小可,这是唐朝立国以来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战役,也是第一次输的这么彻底的军事战役。这可不光是打了一场败仗,丢了点脸面的事情,高墌距离长安不过二百公里左右,只要薛举愿意,一两天就能打到长安城下。而浅水原之战中参战的唐军可全部是主力战斗部队,几位指挥官也都是唐朝最拿的出手的实力派,如今都被打的七零八落,败的败俘的俘,试问薛举来了还有谁能拍着胸脯保证能把他再打回去?

李渊气的手直打哆嗦,把主要责任人殷开山、刘文静全部革职查办,可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国之新立,人心飘荡,万一真的被薛举攻到长安城下,鬼知道会不会也有人把他给卖了,真到了那个地步他的下场肯定比去年的杨侑要惨。想到居然被逼得如此境地,李渊发发火气是可以理解的,而他发火归发火,却没有丧失理智。

按理来说李世民是部队的总指挥,即便是因为染病没有参与战事也少不了受个连带处分,可出于对自己儿子的信任,李渊做出了当时看来不太合理,但事后看来却非常合理的英明决定,继续让李世民做元帅来抗击薛举。正是这个决定,帮李渊彻底解决了西秦这个心腹大患。

李世民何尝又甘心面对这样一次失败。这位天纵之才自出道以来从来都是料敌先机、算无遗策,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多少当世英才(或者说稀世老滑头)被他掌控于股掌之间,如今竟然被薛举这样一个二杆子打败的如此之惨烈,而且还是自己已经制定了必胜策略之后被自己人搅合的满盘皆输,李世民骄傲的自尊心是完全没办法接受的,他势必要把场子全都找回来!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浅水原之战其实一个连续战役,唐军战败只是这个战役的上半段,很快就会上演一部更精彩的续集。

薛举能在浅水原得胜,实属侥幸,因为他在战后的反应,暴露了他属于二杆子型将领的本质特征。

占了高墌之后,薛举兴奋归兴奋却不知道接下来该干点啥好了,可是他刚打了个大胜仗,总得干点什么吧,于是乎,八月份他派儿子薛仁杲去打宁州。这相当于下象棋的时候白吃了对面车马炮,全盘占优势的情况下,却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了,所以随便拱了一步卒。宁州跟高墌一样,都是甘肃通往陕西的门户,薛举应该是想先站稳了脚跟,稳扎稳打的杀过去,但从他向唐朝进攻的大局考虑,这是一步很臭的棋。

宁州的对薛举进攻唐朝的战略重要性远不及高墌,没到非拿不可的地步,而且他在客地作战最需要的是速度,最好是接二连三的进攻唐朝的核心地施加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而不是消磨时间去打持久战,慢慢耗。更让人无语的是,薛仁杲还没能把宁州打下来,愣是让宁州刺史胡演给赶回来了。

薛举身边曾经的上司现在的重要谋臣郝瑗,实在是看不了他瞎搞,跑去谈了谈他的想法。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俘虏了这么多唐朝将领,最应该做的事,当然应该去打长安,有西瓜不摘去捡芝麻算什么事?薛举这才想起来,原来吃了车马炮之后,他可以将军了!这才重新整军,去攻长安。

此时薛举真的打到长安,对李渊来说,不管是军事压力还是心理压力都会很大。退一步来讲,即便是薛举没能真的打下长安,转了一圈又回去了,可高墌仍在他手里,想来随时可以再来。背后有这么一个随时可能来捅刀子的敌人,李渊又怎么能放心派兵出关,去逐鹿天下?

可谁都没能想到,这个纠结的局面最终没能形成,以一种让人特别无语的方式。

浅水原一战用光了薛举这一辈子的运气,在宣布出兵长安不久之后,这位倒霉催的西秦霸王得了场大病,没两天就挂了。

薛举无厘头的病故让西秦进攻长安的计划无限期搁浅,西秦军现在的一把手薛仁杲最想继承他爹的不是野心和理想,而是地位。因为薛举是称帝了的,虽然是自称的,也不能拿着豆包不当干粮,在薛仁杲的心里继承皇帝之位比攻城略地更重要,所以他带着老爹的尸体撤了回去,先当完皇帝再打回来。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薛仁杲某些方面也比他爹薛举强很多,像他的脾气更大,肌肉更发达,脑袋瓜儿更愣。薛仁杲着急当皇帝,也不是什么大错事,可他太着急了,没有保护好他爹留给他最宝贵的财富,那是薛举用一条命换来的高墌。薛仁杲急着继位称帝,忽视了高墌的防御工作,没过多久高墌就被唐军又夺了回去。当时薛仁杲并不在意,一座城而已,丢了就丢了,大不了下次再夺回来就好了,可他不知道有些东西,一旦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十一月,李世民再次率军来到高墌,他的任务跟四个月前一样,依然是抵御西秦军,只是对手从薛举换成了薛仁杲。

薛仁杲虽然没有高瞻远瞩的大智慧,但却是一个实力强劲,头脑还很狡猾的敌人。这四个月以来,薛仁杲也没有闲着,他一方面带兵击败了秦州总管窦轨,一方面又用计抓住了泾州骠骑将军刘感和陇州刺史常达,虽然泾州在长平王李叔良的带领下没有被攻下来,也不过是在苦苦支撑。综合来看,薛仁杲虽然没有取得重大的战果,却着实占了不少小便宜。

此次带兵,李世民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如今不管是李世民还是大唐王朝都经不起再次失败,所以这一次他的责任更加重大。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一回李世民的病彻底的好了,他所有的战略战术都将由他自己来亲自完成。

得知李世民又回来之后,薛仁杲派出宗罗睺带兵抵御,没有亲自出马不是小瞧了李世民,西秦军最能打的两个将领,除了薛仁杲自己就是宗罗睺,薛仁杲对宗罗睺也很信任,所以将这项重要任务交给他来处理。

宗罗睺到了高墌,是来打仗的,李世民来到高墌,也是来打仗的,按照宗罗睺对战争的理解,既然都是来打仗的,那打一架就完了,赢了站着出去,输了横着出去,就这么简单。可宗罗睺遇到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他催李世民快点打仗,李世民不予回复,他请李世民快点打仗,李世民不予回复,最后他没办法了,只能求着李世民跟他打一仗,可李世民还是不予回复。天天都吃闭门羹,宗罗睺就有点闹不明白了,说好了不是来打仗的么,怎么就不打呢

不光是宗罗睺闹不明白,李世民的部将们也闹不明白眼下是个什么情况。诸将合计一下,觉得可能是老大有点怕了,所以结队找李世民都请求跟西秦军干上一架。

李世民是在场所有人中唯一的一个明白人,他失望的看着一帮手下,说出了他的想法,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我的心情,你们却不能理解。如今敌军接连打胜仗,士气旺盛,而我们自己的士兵士气却很低落,现在出战,是找抽不行?现在最合适的策略就是按兵不动,等到他们不耐烦了,忍不住了,露出破绽,我们才能打赢!

一个青少年语重心长的教育一帮中老年人,这个场景应该相当滑稽。李世民的策略跟之前他嘱咐殷开山和刘文静的策略如出一辙,他相信只有这个策略才是打败敌军的唯一方法。上次没能打赢主要是因为殷开山和刘文静擅自行动所导致的,为了防止这次再有人捣乱抗命,李世民下了死的命令,如有人再敢请战,格杀勿论!

众人一看李世民态度这么坚决,也就作罢了,各回各家接着等吧。这是一个漫长而诡异的等待过程,一直等到过了年,双方都没发生任何冲突,唐军中除了李世民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在等什么。就在他们集体陷入茫然之中等待了六十多天之后,终于等来了一伙人。

这帮人领头的叫梁胡郎,他是宗罗睺手下的一员将领,不过此次来不是来打仗,而是来投降的。从梁胡郎口中,李世民得到了关于西秦军的重要情报。薛仁杲虽然继承他爹的皇位,可是坐的并不稳当,他是个狠辣自负的人,跟手下的主要将领关系都不怎么友好,在薛举还活着的时候就经常闹矛盾,等薛举死了这些人都害怕薛仁杲会搞清算,故而人人自危,并且西秦中唯一数得着的幕僚郝瑗在薛举病死之后不久也病死了,现在西秦军看来好像还跟以前一样张牙舞爪,其实里面虚的很。

梁胡郎带来的情报,对唐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不过这个情报也有可能是假的。薛仁杲用类似的诈骗手段已经让好几位唐军将领吃了大亏,现在再来忽悠一次也不是没有可能。李世民斟酌一番,还是决定相信梁胡郎,因为他注意到梁胡郎带来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信息,宗罗睺的粮食不够了。这帮西秦军过来之后看到吃的都两眼放光,显然已经饿了很久,就算一个两个人能装出来,可一帮投降的普通士兵全都是这种表情,西秦军又不是北京电影学院,不可能每个人都演戏这么逼真。所以李世民断定,宗罗睺已在强弩之末,是时候出兵作战了!

等了两个月,都闲出鸟来了,现在终于可以打仗了,唐军将领们很兴奋,都跃跃欲试的等待李世民布置任务,希望自己能打这个头阵,而这个光荣的任务最后落在了的行军总管梁实的身上。梁实接过军令,继续等待李世民分配攻击任务,可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却给他安排了另一个任务。

“你的目标是诱惑敌人攻击,只要占据险要位置守住即可。”

“那我守在哪里?”

李世民咬牙切齿的说了三个字“浅水原!”

所有唐军将领全部心头一震,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最优秀的90后英豪的愤怒,同意意识到这一战李世民不但要打一场胜仗,还要打一场复仇之战!

我从哪里跌倒的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你们的血债就要用血来还!

得知唐军终于出来集结布阵,宗罗睺大喜过望。他也着急打这一仗,而且地点就是上次他们打败唐军的浅水原,他相信这一次他也可以复制上一次的胜利,所以精锐尽出,猛攻梁实所部。

同样的招数对李世民是不能使用两次的。既然是有备而来,梁实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的被击破,他占据有利地形,实心实意的完成李世民所交代的任务,与宗罗睺血战数日,一直守住阵地不失。

这几天,梁实与宗罗睺展开激烈交战,虽然守住了阵地却不好坚持。浅水原名叫‘水原’却是没有水源的,在这里打仗渴了只能忍着,战况激烈还不能中场休息去补充水分,打的十分煎熬,而让梁实去拼命的李世民只是静静的在一边看着。当然李世民也不是傻看着,战场中双方的条件都差不多,他派梁实就是为了制造艰难的战斗环境来消磨宗罗睺的锐气,眼看目的达到,命令右武侯大将军庞玉带兵支援梁实。

唐军有援兵加入,战斗应该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宗罗睺确实很猛,一看庞玉来了,立即放弃死守的梁实转而进攻庞玉,一番交手下来,庞玉居然不是对手。眼瞅着庞玉就要被揍败了,在西秦军腹背,又出现一支唐军部队,这支部队不光出其不意,而且作战极其勇猛,因为他们的指挥官身先士卒居然带着几十个骑兵就杀进敌方阵营去了,而这位打起仗来不要命的指挥官,正是李世民!

有了榜样的作用,唐军战斗起来格外卖力,瞬间扳回了所有劣势。浅水原再次出现的几个月前的不过和被角色却是互相对调,唐军一口气消灭了数千西秦军,替上次命丧沙场的战友报了血仇。宗罗睺还没闹清是啥情况就被杀的丢盔弃甲,赶紧逃回大本营,折城。

李世民在第二次浅水原之战中一雪前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他还不满足于此,带了两千骑兵继续追击宗罗睺。而这个时候窦轨拉住了他的战马,劝他千万不要冲动。此时虽然唐军刚打了胜仗,可西秦军实力尚存,薛仁杲又占据坚城,还是很不好对付的,贸然突进是很容易吃亏,犯过这样错误的将领不是没有,窦轨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所以目前应该巩固战果从长计议才是上策。

窦轨的理由很充分,可并没有说动李世民。李世民耐心的给出了解释,“这几天我很慎重的考虑过这个问题,考虑的结果就是,此战若是胜了,就一定要死咬住不放,必然能够打败薛仁杲。”总之就是相信哥,没错的。

李世民的解释明显不能说服窦轨,不过窦轨虽说辈分比李世民高(乃是其表舅),可李世民的官儿比窦轨大,李世民执意要走,窦轨也是拦不住的,只能看着李世民带着两千骑兵部队扬长而去。窦轨的想法基本代表了大部分唐军将领的想法,他们都觉得李世民的做法有些激进,毕竟是年轻人,此去很可能会吃大亏,甚至已经有人在背后暗暗叹气,等着他去交一笔学费了。可李世民毕竟是主帅,老大都冲过去了,他们这帮小弟不跟上也说不过去,等收拾妥当之后,赶紧追了过去。

万万没想到,在折城外与李世民汇合之后,窦轨他们看到的是一番奇景。薛仁杲本来信心满满,都把主力带出城想跟李世民打野战了,可仗还没打起来,手下的大将浑幹就临阵叛降到李世民那边去了。薛仁杲无奈之下,只能回城,而当天晚上他派去守城门的士兵也都投降了,天还没亮,城门不攻自破。薛仁杲欲哭无泪又无计可施,所以干脆一步错二不休,也投降了。

唐军诸将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嘴巴大的能塞下一个鸡蛋,几乎啥都不用干,他们的劲敌西秦军,就这么完蛋了,而李世民坐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一副‘早知如此’的样子,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精彩的表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