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重燃1994

关灯
护眼

第382章 最好的年代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重燃1994!

“你都没想到,我更加想不到了。”

孟广和五味杂陈道:“不瞒你说,前半生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上车间主任,后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我主动下岗开始创业。”

“那时,我想有生之年,能够成为万元户已经满足了,没想到过了两年,我就当上了万元户。”

两人互相坦诚的自己经商时的心路历程,十几年的拼搏奋斗,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

有好几次,他们的公司差点破产。

最后两人硬挺着坚持过来,李卫东年纪不过20出头,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追上了他们十几年的奋斗。

每当说起这件事情,两人都不禁要感叹自己已经老了。

虽然他们的年纪并不大,仅仅40岁。

但是和李卫东比起来,差的太多太多了。

“你瞧,那个是不是李老弟?”

闻言,周康揉了揉眼睛。

“是他,我就把他叫过来。”

周康脚步踉跄地往前走,大声喊道:“李老弟,我们在这里。”

李卫东远远的向周康打声招呼,越过马路走进酒馆。

孟广和笑容满面的说道:“这回借你的光,我们兄弟二人也发了一笔大财,别的话也就不多说了,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你尽管说,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孟广和虽然喝了不少,但并没有到丧失理智的程度。

他说这句话一共有两层意思。

第一,自然是感谢李卫东,第二是向李卫东表达心意。

李卫东和万全当街发生冲突的事情,已经在当地小范围传出。

万全那边暂时没有动作,但并不代表会吞下这口闷气。

暴风雨来临之前,往往是最平静的。

万全的大哥万宝,几年前去外地发展别的生意,听说现在做得有声有色。

一旦李卫东和万德宝饮料厂发生正面冲突,万宝肯定会出手干预。

这个时候,李卫东也需要有后援支持。

周康跟孟广河,就是想担任这样的角色。

李卫东闻言知意,感激道:“多谢两位老哥的帮助,如果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一定会和你们开口的。”

两人对视一笑,邀请李卫东坐下再喝点。

李卫东半开玩笑,半是认真的说道:“两位老哥哥好兴致,就不怕去晚了,股票出现下跌?”

“李老弟都不担心,我们两个担心什么。”

周康淡定的说道:“李老弟闲庭信步的过来,说明很看好这支股票,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着急把它卖掉呢?什么时候喝够了,什么时候再过去把它抛售。”

“既然这样,咱们就再喝几杯。”

李卫东今天也很高兴,跟服务员要来了一瓶啤酒。

三人推杯换盏时,一台高档汽车停在了股票交易中心门口。

孟广和邹着眉头朝前看了看,说道:“那台车是不是杜云龙的?”

“是他的车,当地有几个人会像他那么高调,直接用4个8来当车牌号。”

周康仅仅看一眼,就认出那台高档汽车属于当地的地产大亨杜云龙。

后世常见的奔驰汽车,放在现今这个年代,绝对是高大上的代表。

当地拥有奔驰汽车的企业家,两只手掌都能数的过来,其中就有杜云龙。

说是地产大亨,不过是商界中人对他的戏称罢了。

静安市的房地产行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拥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数量屈指可数。

杜云龙不过是占了一些先机,率先在地产市场打出名气,手下拥有几支施工队,以及一家几十名员工的公司。

“这家伙可真烧包,一两百万干什么不好,竟然用来买汽车。”

孟广和不以为然的说道:“如果换做是我,宁可开最普通的国产轿车,也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这你就不懂了,现在是什么年代,现在是只看衣服不看人的年代,你开一辆普通汽车跟别人谈生意,别人马上会看低你一眼。”

周康用一副过来人的语气说道:“就连我,都托关系买了一台桑塔纳汽车,你也该换换车了。”

“杜云龙这家伙虽然烧包,但在地产行业多少有些人脉,以后你想在地产行业发展,最好提前跟他打好关系,免得受到刁难。”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卫东马上问道:“周老哥,你对地产行业这么了解,莫非也有在这里发展的想法?”

“早年间曾经有过,不过地产行业太不稳定了,我担心一旦政策风向出现改变,投进去里的钱都将打了水漂,所以平时也只是关注,没有向这里发展的想法。”

周康的担心不无道理。

与其他蓬勃发展的传统行业不同,地产行业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90年代初期,属于商品房和福利分房的分水岭。

虽然企业和工厂全面改制,但是老百姓脑中根深蒂固的福利分房并没有被冲散。

一些效益好的工厂的企业,会拿出一部分效益,继续进行福利分房政策。

因此,售价高昂的商品房,还没有被老百姓们彻底接纳。

直到两三年后,国家完成全面的企业改制。

下岗风潮波及到全国,老百姓们这才会转变观念,拿出积蓄购买私人的商品房。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在该行业留下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也将担负其他人想都想不到的风险。

这种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将大笔资金投进地产行业,的确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李卫东不动声色的说道:“周老哥,既然你对地产行业有所了解,能不能介绍一下最近有哪些地皮,相关部门准备出售。”

“这你还真问对人了,我正巧有这方面的消息。”

周康说道:“不久之前,咱们当地的老百货大楼,因为各种历史问题以及资金原因破产,相关部门会将他打包进行出售,听说不少企业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买下老百货大楼,或是重新经营,或是摧毁上面的建筑,用地皮修建别的建筑。”

“拍卖会在什么时候举行?”

“大约一个星期后吧。”

说完,周康迟疑了一下,问道:“老弟,你怎么问的这么详细,难道你也有兴趣?”

“两位老哥哥都是自己人,有些话我就不瞒你了。”

李卫东说道:“各行各业都能捡到黄金,如果只发展一个行业,会白白错失许多机会,我准备多元化扩张,在稳定现有的食品制造业以及饮料厂的同时,准备去地产行业试试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