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唐:疯了,李世民求我当太子

关灯
护眼

第135章 农学院建设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疯了,李世民求我当太子!

念及至此,李泰不禁揉了揉自己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而后便拿自己举例子,道:“就好比儿臣前段时间所发明的曲辕犁。”

“说起这曲辕犁来,其实真没什么太高的含金量,无非就是在原本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的。”

“但就是针对犁头稍许的改变却是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改变,这些父皇你也都看到了吧。”

看到李世民面露恍然之色,李泰便知自己这次将意思讲述清楚了。

其实,还有些话李泰并未说出口。

那就是在自己延康坊的封邑当中可还种植着棉花,辣椒,红薯,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

这其中绝大多数农作物的种子根本不是在唐贞观年间能获得的,要不是系统给自己的奖励,他李泰还真培育不出这些上一世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作物来。

只是,这些牛逼农作物的种子李泰可以通过系统仓库取来,但大唐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提升却不能靠系统仓库来吧?

就从系统给的这些农作物种子,辣椒,玉米还好,但说到这红薯,马铃薯这类番薯农作物,李泰通过上一世的经验来看,这些农作物会在之后不断的培育过程当中,减产现象也无比明显。

就好比上一世,马铃薯是19世纪爱尔兰人赖以维持生计的唯一农作物。

但在1845年至1850年间的马铃薯饥荒,却导致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

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约一百万因饥荒而移居海外的爱尔兰人。

有上一世百万人因饥荒而死的历史惨案在,李泰比任何人都要更清楚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性!

即便上一世,现代化农业到了如此发达的程度,但也都是以小麦,大米为主。

农业生产技术,才是一切的根本。

听到这里,李世民又再次追问,道:“青雀的意思,就是建立一个专门用于研究农业的衙门,鼓励文人投身于农业?”

“正是如此!”

李泰点了点头,道:“除了农业,儿臣也早已着手于孙思邈,孙神医共同建立个医学院也打算广招门生传授医道。”

“医学院吗?”

对于李泰提到的这‘医学院’,李世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手下的千牛卫早就调查清楚了。

可李世民得知此事后却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更直白点说就是不看好。

因为他很清楚,李泰这个理想固然很美好。

但理想归理想,可真正落实下来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不管寒门还是豪族,天下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试问,这天底下的读书人谁愿意奋斗大半辈子,为的就是想要通过科举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谁又愿意,苦读多年还去研究种地,农作这等事情?

听罢后,李泰也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

若是换做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参加完科举若金榜题名那也不过二十四,五岁的年纪,正值人生的大好时光。

但这所谓的‘大好时光’,是相较于上一世人均寿命七十七岁来说这的确才刚刚开始。

可要知道,李泰所身处的乃唐贞观年间,人均寿命还不过三十五岁。

二十四五岁的年纪,已是快到人生暮年了,任谁也没这精力和时间再投身到伟大的种田事业了吧?

“父皇,你这是单纯将农业想的太复杂了。”

“若投身农业,虽对学识有一定要求,但这要求也并非是硬性的,更多的还是在种植农作物上的宝贵经验。”

说到这,李泰摩挲着下巴斟酌一番后又接着道:“依儿臣之见,我们不妨先找一些在土里刨食的农户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学习。”

“也不要求他们各个都能书读四书五经,写的一手好文章,只要能识字,写字就行了。”

“只是,培养农业方面的人才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收获成效的,我们还是要将目光放长远些,在不断的积累当中,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为我大唐农业重新带来片勃勃生机。”

李泰将自己的看法逐一道出。

知识,人才方面的建设本身就是个长期工程。

关于这点,不仅仅只体现在唐贞观年间,即便时上一世李泰所身处的现代而言也同样如此。

从六岁开始上学,九年义务教育到初三,再从到高中三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光这就花费了十二年的时间。

但这也只能算是基础教育的时间投资,若想更进一步,比如李泰现在正于孙思邈做的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培养工作。

若按照上一世对医学生的培育时间来看,那至少要本硕博八年连读啊!

即便到最后你成功取得了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你有能开设专家门诊,站在手术台执刀一场手术的资格。

你至少还要跟着自己的导师,主任医师历练,学习上三,四年才有出师的可能。

这还是建立在上一世已非常成熟,完善的教学体系的情况下,都需要至少二十三,四年的时间才能收获成果。

故此,现在的李泰更多的还是提前给大唐埋下一颗名为未来的种子,静待花开。

虽现在大唐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王朝,但随着百年后欧罗巴洲在经过黑死病的肆虐,教皇统治体系根基被动摇,同时文艺复兴逐渐开始萌芽。

而大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力大减,至此华夏世界中心的位置就要被欧罗巴洲实现弯道超车了!

两世为人的李泰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工业革命对于大唐国运的重要意义。

李世民听完李泰对农学建设的想法后也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作为亲身经历,并见证了隋末天下大乱,硝烟四野的李世民来说,对于前朝的灭亡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但凡老百姓们当初有一块土地,能吃上一口饱饭,那相信老百姓们也不会选择起兵造反这条九死一生的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