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欣十分好奇,李鸿章在这个时候提到王陵做什么。
李鸿章心中有自己的考虑,王陵在福州训练新军的事情,已经传入到了他的耳朵,虽然不过两万多人,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万多的巡防营,但是这始终对于自己的淮军,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很简单,王陵训练的兵马实在太强悍了,一个旅就差不多将法兰西给打爬下了,如果有这两万多人,那今后还聊得,自己的淮军,不过是占据了人数多的优势而已,
这对于自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更何况,根据那边的消息,左宗棠的精锐定边军,也会接受王陵的整编,这么以来,王陵就会掌握着三万多的兵马,这些兵马,现在看不出什么,但是今后,那就是淮军强大的对手。
自己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他楚军这么壮大,他需要将其分解开。
当然,让朝廷下令撤销这支兵马, 这不现实,毕竟南边,还需要这支兵马, 谁叫八旗他么的不争气。在南边就是一群废物。
既然不能解散,那就只能是一个办法,将王陵的兵马分开,让他一部分直接去安南,这样以来,两地分割,王陵就不会在对自己有多大的威胁。
这是自己的私心,这一点,李鸿章不曾对任何人说,当然,他这一次,就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挑拨一下,让朝廷猜疑王陵,让王陵的兵马,分出去一部分,去安南。
“王爷, 王陵手中目前有两万多人正在接受编制,他们的战斗力,我想你也应该清楚,这对于我大清国不利啊。”李鸿章微微笑了一下后缓缓说道。
尼玛,这一句话可是直接的挫了他奕欣的死穴了,
奕欣听到这话,随即就愣神在哪里。
趁热打铁,李鸿章一个字都不提淮军的事情,而是说这楚军如果在南边强大起来,对于朝廷在南边的稳定不是好事情,而是希望朝廷能够利用这次机会,让王陵分出一部分人马,去安南,而利用,就是一个,那就是帮助安南。
奕欣不是猪头,这原因他一下就明白过来,当即低头沉思一下后,奕欣站起来后对面前的李鸿章说道:“我们马上进攻。”
奕欣虽然说已经不上朝,但是还是有去见慈禧的权利,而且慈禧也不敢过分,毕竟奕欣号称鬼子六,在洋人哪里和朝廷,那都是有人脉的,事情不能做得太绝情,这一点慈禧心中十分的清楚。
因此,当在慈宁宫中闭目养神的慈禧听到李莲英汇报说奕欣和李鸿章求见后,她没有丝毫的怨言,而是在李莲英的搀扶下坐在了黄色丝绸铺垫起来的椅子上坐下后,这才下令,让李鸿章和奕欣进来。
慈禧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奕欣了,今天一看,她现奕欣已经消瘦了不少。
“六爷这段时间消瘦不少啊,可是不要忘记了休息啊。”慈禧等到两人见礼后,缓缓的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说道。
慈禧依旧是叫奕欣六爷,这在整个大清国中, 是第一个,其他的人,可是没有这个待遇。
奕欣听到这个心机婊这么说的,当即肺都要快气炸了,不过他依旧还是忍耐下来后应答一声,表示今后一定好好休息。
而随后,奕欣就开始讲这次来慈宁宫的事情。
依旧是利用德意志来牵制法兰西。
慈禧读的书不多,但是这其中的关系,她能够明白,其实她也知道,这何尝不是一个让大清国安宁的方法,可是,自己却不能左右安南方面的决定,这也是她这段时间来,根本不说话的原因。
现在,听到奕欣再次这么一说,慈禧当即面部露色的将这个事情掩盖过去说道:”这是他安南的家事啊。我们不能插手的。”
李鸿章和奕欣听到慈禧这么一说,随即就明白了慈禧的意思。
不过今天来这里,两人都是有目的的,当即,李鸿章就开口说出这其中的好处,当然,对于王陵现在在编制的军队,那也是重点。
慈禧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她这段时间来,心中一直就在担忧一个事情,那就是福州方面训练的兵马。
虽然说左宗棠说那一万多人是用来巡防的,但是这话,她有些不敢相信,可是又不能不信。
毕竟自己需要左宗棠,她只能同意了左宗棠的意思,让其训练,但是同时,她也防备着,送给王陵的两个女人,那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那两个女人传来的消息,王陵根本就不待她们出门,甚至是军营都不曾去一次,这让慈禧心中更加的不舒坦。
她一直就在找一个机会,将王陵的军队给解散了,可是却一直就得不到任何一个机会,毕竟他身后,还有一个左宗棠,如果自己强制性的下令解散,那左宗棠那边,自己也有些不好说话。
因此,这成为了她的一个结,她不希望,当初整垮了一个曾国藩,现在有来一个王陵,一个李鸿章就已经让他头大的了,现在如果多一个王陵,那不是在逼迫她死是干什么。
一次,现在听到李鸿章这么一说,她当即就找到了一丝的安慰,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那就是让王陵的部队滚安南去,就算不全部去,起码要去一半,然后一辈子别回来。都待在哪里的好。
“你们两个,去探听一下安南方面的情况吧,如果他们真的有这个一丝的话,那就转告他们,他们可以签署,今后安南的安危,我大清国,还是能够负责的。”慈禧仔细的沉思了一番后,随即开口说道。
李鸿章和奕欣听到这里,当即就明白过来了慈禧的心思,当即两人笑了一下后,随即转身就告辞,离开了皇宫。
慈禧一旦话,翁同龢等人当即就不上了嘴巴,朝廷,在也没有任何人在反对什么以夷制夷的事情, 毕竟谁现在说,那不是在针对李鸿章,而是在针对慈禧。
谁敢跟现在黄泉最大的人顶嘴,那就是死罪,这一点,李鸿章都还不敢,更不要说一些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