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孝与不孝生死绕

关灯
护眼

纸上谈兵尤可哀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孝与不孝生死绕!

《史记》中有则"纸上谈兵"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每当谈及军事,毫无差池,但赵奢却从不夸赞他半句。赵括母亲奇怪,询问缘由。赵奢说:"战争是件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赵括却把它说得如此简单。今后赵国如果任他为将,必致赵军遭遇危难。"赵奢预言一语中的,后来赵括在与秦军大将白起过招时战死,45万降秦赵军则被秦军悉数坑杀。

三国时期,也出了一个纸上谈兵的将领。相对赵括死于敌手而言,这个将领死于本国问斩。说句实在话,《三国演义》一书中,因作战不力而被问斩的将领委实不少,但本文叙述的这个将领名声之大,不在那些功成名就的名将之下。要问此人是谁?立马有人抢答:马谡。

马谡,出生于公元190年,字幼常,襄阳宜城,即时下湖北省宜城南人。马谡一共兄弟五人,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马谡的兄长都有才华和名气,比如其兄马良,官至蜀汉侍中。神医华佗在给关羽做刮骨疗毒手术时,那个与关羽对弈的人,就是马良。史书上称马谡五兄弟为"马氏五常"。

赤璧之战后,刘备向东吴借得荆州落脚,值此期间,马谡进入刘备圈子,担任从事一职。刘备进往蜀地时,马谡同往,先后担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马谡不仅治政能力超强,而且在军事谋略方面颇有见地,曾多次与刘备论道排阵布兵。不过,刘备在临死前却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办大事。"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讨伐南中雍闿叛乱。大军开拔那天,马谡前去送行,不想这一送,埋下了马谡殆害蜀汉首次北伐的祸拫。诸葛亮征求马谡:"我俩共同谋事多年,今天我想听听你对出征南中的意见。"

马谡很是珍惜这一发表见解的机会,他侃侃而谈:"丞相,南中雍闿敢于滋乱,主要依恃地形险要,路途遥远,加上自立意识由来己久,不服管束已成常态。因此这次即使将其击溃,他们还会反叛。近年丞相一直筹备力量北伐,雍闿误认我们无暇顾及他们,因此加速反叛。此次丞相大军镇压南中,恰如铁锤砸蛋,易如翻掌。不过,如此做法,虽然痛快淋漓,但非仁厚智者推崇。古来用兵原则,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略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希望丞相在讨伐南中期间,多施善举,促使南中民众真心归服蜀汉,再不滋乱。"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建议,在斩杀南中反叛始作蛹者雍闿后,赦免孟获,不是赦免一次,而是七次,史称"七擒七纵"。孟获彻底臣服,保证永世不反蜀汉。

南中归服后,诸葛亮复又谋划北伐曹魏大业。也属打瞌有人送枕一一曹魏新城太守孟达有意归附蜀汉,私下与诸葛亮多有私信往来。不想此事被与孟达素有隔阂的魏兴太守申仪察知,申仪告发了孟达。孟达为此惊恐不已,企图提前反叛。正在急调军队前往镇压的司马懿,采取缓兵之计,写信劝慰孟达,表示朝廷不信谗言。孟达心忖司马懿即使率军来剿,也需月余时间。不想仅过八天,司马懿就兵临城下,于是孟达死于"拖延症"。

面对曹魏军界内讧,诸葛亮顿觉有机可乘。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下令北伐。为迷惑曹魏,诸葛亮先令赵云、邓芝率一疑军,占据箕谷,即时下陕西省汉中北部。曹魏政府没能察出其中之诈,大将军曹真急忙率军前去郿县防守。

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取道祁山,即时下甘肃境内,打了曹魏政府一个措手不及。闻知蜀汉大军兵锋甚锐,曹魏所属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迅速声称叛魏。消息传开,关中震动。魏明帝曹睿在惊恐之余,一边指令张郃率军抗击进攻祈山的蜀军,一边亲自赶往长安督战。

跟随诸葛亮进攻祈山的老将有魏延、吴懿等,按理先锋应由魏延或吴懿担任,但出乎意外的是,诸葛亮却任命自己赏识的参军马谡为先锋,统领各路蜀军前行。

曹魏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军马急驰街亭,即时下甘肃省泰安市北阻挡蜀军的情况,立马被诸葛亮侦知,诸葛亮便令马谡占据战略要地街亭。但马谡认为街亭地势低洼,不如占领街亭旁边的南山,形成居高临下的态势,更为有利击打魏军。

马谡所部先锋王平,数次劝谏马谡,千万不可违背诸葛丞相既定部署,放弃街亭进扎南山。马谡以"破釜沉舟"可激将士斗志、"背水一战"可断将士退意为由,不仅否定王平之谏,而且放弃在山脚配置警戒兵力,美名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战术。

张郃见马谡如此布置兵力,大喜过望,他派出重兵,控制了街亭周边的一应水源,此举导致驻扎南山上面的蜀军,因口渴而失去战斗力。张郃乘机发动进攻,久渴乏力的蜀军无力抵抗,四散溃逃,死伤者众。好在此时王平情急之下,鸣鼓集合本部军马。面对骤然而响的鼓声,张郃怀疑前有伏兵,不敢再予进逼。乘此机会,王平得以收拾残军,有序撤退。

街亭之战落败,导致此次北伐的蜀军,没有一个合适的落脚据点,不得已的情况下,诸葛亮另辟蹊径,攻取西县,转道汉中暂栖。

诸葛亮返回成都后,即将马谡连同在街亭布军时全力支持马谡主张的张休、李盛等将领,全部处斩,没有劝谏马谡的黄袭则被夺兵。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痛哭流涕,自责不已,之后安抚马谡子女,并一直恩待他们。

民间都说马谡是个死读兵书的书呆子,但重用马谡的诸葛亮,又何尚不是一个书呆子?魏延、吴懿等老将作战经验丰富,照理应在他们俩人中择取先锋,但深受马谡"南中论道"影响的诸葛亮,却选择马谡当了先锋。

如此看来,那些害己误国的书呆子,败就败在不知变通的思维定势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