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孝与不孝生死绕

关灯
护眼

兄弟相残隐恋情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孝与不孝生死绕!

提起七步诗,大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个典故。为何如此灵通?盖因教科书的作用。其实让曹植得以保命的真正七步诗,并不是选在课文中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四句,而是"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了两句。当年给我们讲解此诗含义的语文老师说,之所以要将"七步诗"编入教材,一是体现曹植的即兴反应能力;二是说明文学具有击败暴政的力量。

观照上述两组诗词,赞尚四句者认为,改得精练了,朗朗上口了,简直是锦上添花;反对四句者则认为,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必要更改。就我而言,不反对罗贯中删改,因为老罗那么做,只是为了追求文学的洗练,情有可愿,但旨在反映曹植才思敏捷的语文教材编纂者们不用原诗,则有点"臭"一一七步之内诵出六个句子,敏捷度是不是要比七步之内诵出四个句子厉害得多?何况,你用了罗贯中删改的七步诗,而不是原诗,作者应算罗贯中呢,还是曹植?

时为魏文帝的曹丕以七步为限,令曹植赋诗一首,如果赋出,可存命,反之,则赐死的场景,原文记述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曹丕及群臣皆惊。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植曰:"愿即命题。"丕曰:"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身为曹植之兄的曹丕,为何欲借七步赋诗之举加害曹植呢?语文教材里注释是:揭露封建社会毫无人性的残酷。其实这种说法,牵强附会,因为即使时下法制社会,兄弟相残、夫妻反目、妯娌暗算等事,时有所闻,难道就可将"残酷"罩到……?

于是有必要为曹丕说句公道话。其实曹丕之所以想出"七步赋诗"的办法加害曹植,源因他的内心深处,藏有一个难以启齿的隐情。

话说曹丕随父曹操征战冀州邺城。搜寻残敌时,意外听得一豪宅内传出悲泣之声。曹丕烦之,下马入内,欲斩相拥泣者。举剑瞬间,却被一束红光眩了目光,即予细察,但见内中年轻妇人甄氏,长得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就说:"我是曹丞相之儿,愿意保护你俩,请不必担心。"说罢,持剑坐于堂上。因于之后情节读者皆知,故不赘言。反正一句话,甄氏后来成为曹丕之妻。

婚后,甄氏先为曹丕生下儿子曹睿,之后又生女儿东乡公主。因曹丕经常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甄氏除了照顾婆婆卞夫人外,多有空虚加寂寞。而曹植因为留守邺城,从事政府日常工作管理,故需常去探望母亲卞夫人。这就难免会和作为嫂子的甄氏相遇。

其实曹植与甄氏,早就相识官渡之战结束不久的袁、曹两军一次小规模冲突。那次甄氏随丈夫袁熙出战,因甄氏恐惧厮杀场面,躲进洛河神祠。正在追寻残敌的曹植途经洛河神祠,下马入内观摩,不想邂逅甄氏。双方明白彼此身份后,没有采取敌对、互斥行为,而是以曹植赠白马于甄氏返回邺城、甄氏回赠曹植玉佩以作纪念,初建了友谊。

公元216年,曹操带卞夫人、曹丕及甄氏的儿子曹睿、女儿东乡公主再次出征。甄氏因病留在邺城,这让负责许都、邺城政务的曹植,有了更加面见甄氏的机会。基于篇幅所限,我不想在此过度赘言曹植和甄氏,反正有一点:风流文人曹植与小资妇人甄氏,可能有过郎才女貌式的爱恋。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出征回来的曹丕,风闻此事,心中滋恨,但又不便发作。因为其时曹操正在曹丕与曹植之间择选世子,曹丕不想在父亲心目中,打下心胸狭窄烙印。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承接其位。不久,曹丕使用"软暴力",促使汉献帝刘协禅让。曹丕登上帝位,时称魏文帝。

曹丕称帝后,就对曹植露出狰狞面目,欲灭曹植,但又怕母亲卞夫人,不,已是卞太后的干预。于是他就想了那么个"七步赋诗"的理由。曹丕以为,即使曹植才思最是敏捷,也不可能在百官面前,七步成诗!如此,他就可以给曹植按个欺君罪名,予以赐死。但没想到,曹植竟然答题满分。无可奈何的曹丕,只得将曹植贬为安乡侯了事。

弄不死曹植,就拿甄氏撒气。称帝第二年,曹丕赐死甄氏,并下旨用笼糠堵塞甄氏之嘴。从中可见曹丕对甄氏的恨意是多么的强烈。

甄氏去世不久,曹植到洛阳觐见曹丕。曹丕屏退左右后,突然取出甄氏生前用过的金缕玉带枕,递给曹植。看到此枕,曹植情不自禁痛哭起来,待其哭毕,曹丕示意曹植留枕退下。

到了晚上,甄氏之子曹睿宴请曹植。席间,曹植时常凝视侄子,想起甄氏之死,感伤不已。宴毕,曹睿将那只枕头送给曹植,并要他即返封地。时至今日,曹丕示枕、曹睿送枕,父子俩人用意若何,仍让诸多研究三国史的学者摸不着头脑。

曹植无奈踏上归途。途经洛水时,因疲累入睡并做一梦,梦见甄氏凌波御风而来,与其遥相凝望。于是曹植即兴著就了《感甄赋》。此赋文采飞扬,很快广为传抄。公元226年,曹睿继位,世称魏明帝。因担心《感甄赋》影响其母形象,遂将《感甄赋》更名为《洛神赋》。

阅罢这段隐情,作为读者的你,是否会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曹丕对曹植的"残酷性?"

行文于此,本该打住,但因《洛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及评价,于是觉得那些教材课程编纂者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就才思敏捷而言,仅靠途中一梦而作的《洛神赋》,显然超过了"七步诗!"

尤其在于,此赋展示了真善美,远胜"残酷"之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