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隆万盛世

关灯
护眼

1143西南和东南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隆万盛世!

第1052章1143西南和东南

“思个遵守朝廷旨意吗?之前他去昆明没有?”

李成梁淡淡问道。

他的问题,让沐昌祚和罗汝芳都是心里一惊。

这事儿他们当然知道,王凝发文让西南三宣六慰手里到昆明说明缅甸情况,但是文书发出去,却是一个人都没来。

孟养宣慰使思个,自然也是没去昆明的。

此时李成梁说起此事是何目的?

沐昌祚和罗汝芳对视一眼,最后都看向李成梁。

“没有来,那也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很快,李成梁就对思个下了评语。

既然不是安分的主儿,自然就进了他要消灭的土司的黑名单。

思个或许给王凝,或者沐昌祚有过进贡,那和他有什么关系。

一切可能影响缅甸长治久安的力量,都是要消灭的目标。

“孟养还能坚持多久?”

李成梁依旧是用淡淡语气,紧接着又问道,完全毫不关心孟养和思个的死活。

不过,他这个问题,还真难住了沐昌祚。

沐昌祚很迟疑,他也不确定有了准备的孟养,能够抗住缅军多长时间的进攻。

他看向罗汝芳,此时罗副使也是眉头微皱,显然是在思考。

“不能确定吗?三个月有没有可能?”

李成梁见到两人的样子,干脆自己说了个时间。

“李都督,三个月怕是有些难。”

沐昌祚这次开口了,“缅军已经攻打孟养一个月之久,孟养已经支撑的很艰难,所以才三天之内派出两波信使求救。

依我之见,怕是最多一个月,过了,应该就顶不住了。

按照之前孟养传过来的消息,此次缅王莽应龙应该是集合了缅甸所有能够动员的军队。”

“什么?”

听到沐昌祚这么说,李成梁就是大吃一惊。

他扭头看向一边的罗副使,见到听了沐昌祚的话,只是微微点头,就知道此话当不得假。

“呵呵.这个莽应龙好大胆子,对付孟养,居然集合了缅甸所有军队,那他们有多少人?”

李成梁此时已经确信,缅军攻占孟养后,下一个怕就是扣关大明了,否则完全不应该调动这么多军队。

“还有,这个消息可曾派人过去确认?”

李成梁连番询问,沐昌祚还没反应过来,罗汝芳就开口说道:“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就派出斥候渗透过了侦查缅军军情,现在还没有得到回报。

至于缅甸能够调动多少兵马,按之前的消息,当在二十万人以上,战象百头的规模。”

“如祯,你马上修书一封给你兄长如柏,让他督军尽快赶来。”

李成梁听到缅军规模如此巨大,已经超出他的预料了。

是的,别说李成梁在贵州待了那么长时间,难道就没打听过缅甸的军情。

实际上就这个时代,大明的官员对于周边小邦都是看不上眼的。

边陲番邦,蕞尔小国,能够有多少兵马?

一万还是两万?

或者倾举国之兵,能够凑出十万人来吗?

这就是之前李成梁的想法,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东南亚这些国家人口还是不少的。

知道情况最清楚的,恐怕也只有魏广德。

他有商人这条情报网,给他提供一些消息。

虽然不够准确,但大致还是能够确定一些数据。

比如现在的倭国,正处于他们历史上的所谓“战国时代”。

在后世网上的看法就是,六十多个村子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械斗。

但就是这六十多个村子间的争斗,动员的兵力最高达到六十万人的规模。

仅仅就是这么一个小岛,可见当时的倭国人口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百万,拼命拉壮丁的话,怕是百万大军也不是凑不出来。

六十多万的数字,还是明国商人和那些大名做生意,慢慢汇总出来的一个数字。

而缅甸方向,大明海商触手伸不到那么远,自然是没办法给魏广德提供消息的。

知道缅甸虚实的,只有云南地方上的商人。

他们就算想和魏阁老取得联系,也是无计可施,消息自然是传不到他耳中的。

在魏广德的看来,大明对付缅甸那么吃力,可能和当地复杂的地形有关系,也根本没有想到大明军队或者说后来的清军和缅军交战,其实一直都是以寡敌众的局面。

兵力上,中国这边其实一直不占优势。

当然,也和两国军事体制有关。

明朝以后,中国开始出现职业军人,也就是那些军户,专司打仗,而不是前朝,直接征集农民,简单训练就投入战场。

所以,明朝之后对外战争,中国的兵力给人感觉就是和前朝差距巨大,总给人感觉兵力不足的印象。

而缅甸军队虽然多,但大部分还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

这样的战斗,自然战役级别中国一般都能取胜,只不过很难达成战略目的。

现在知道缅甸的兵力居然超过二十万,李成梁想不重视都难。

二十万头猪都很难抓,更别说是人了。

加之在辽东的主要敌人就是土蛮和女真,也是类似全民皆兵的。

他们的战力给李成梁印象很深,自然而然李成梁也就让他高估了缅军的战力。

“现在这里有多少兵马,云南继续抽调,还能派来多少增援?”

李成梁看向沐昌祚,很严肃的问道。

“李都督,现在永昌府已经集合了三万大军,这个增援”

沐昌祚有些迟疑,还在寻思怎么回答的时候,李成梁抬手,他身后的李如松识趣的把京城发来的文书交到他手里。

“沐公爷,罗副使,这是朝廷的命令,请二位先看看吧。”

先前,李成梁还只是以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的身份,凌驾于云南总兵官之上进行的询问,了解边境情况。

现在,他直接拿出命令,就是要直接接管这里的兵权了。

等两人看过朝廷的任命后,这才恍然大悟。

之前的猜测变成现实,大明朝廷是真的要对缅甸下死手。

给统兵大将超过文官的权利,可不多见。就算是马芳得宠,依旧得听宣大总督和蓟辽总督的差遣。

当然,云南没有总督,但有巡抚,貌似要可以指挥才对。

两人不敢继续去想朝廷这份任命的深意,反正现在一切麻烦都可以交到眼前这位身上,到时候担责自然是由李成梁承担主要责任。

try{ggauto();} catch(ex){}

“好吧,我的身份,二位当知道了,现在我就好奇,缅甸,哪儿来的二十万大军?”

李成梁对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数字,依旧惊奇不已。

“李都督,缅王手下缅军应该只有几万人,可是周边土司有兵啊,这里出几千,那里出一万的,就凑出来了。

据我估计,此次缅王若真动员二十万人参战的话,大概是把阿瓦、洞吴、猛密、蛮莫等地的土兵都召集起来了,二十万还是能凑出来的。”

罗汝芳开口道。

“陇川等地,你们不愿意领兵过去布防,是否是因为怀疑那些土司和缅王有勾接?”

李成梁又继续追问道。

罗汝芳这次没有回答,只是低下头去。

而沐昌祚开口说道:“李都督来自昆明,想来王巡抚也把云娜的情况和你提过,别说域外,就是省内土司,对官府的文书,多也是阳奉阴违。

若不是有大军驻守,怕是就要作乱。

现在云南官军,守卫各处交通要道尚可,若有土司作乱,也可抽调兵马平叛

可真要面对缅王二十万大军入侵,还真很难抵挡。

幸好都督已经集结了川贵等地援兵进入云南,此次当无大碍。”

“那都是当今圣上英明,朝廷诸公的功劳,我也只是奉命来西南编练卫所军马,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事儿,可不敢贪功。”

李成梁这会儿谦虚说道。

朝廷,是绝对不会承认在缅甸起事前就已经有了出兵缅甸的打算。

而李成梁来到西南巡边,也只是看到西南兵马孱弱,才起了集兵编练的打算。

虽然西南官员们多少都知道其中的蹊跷,但也没谁会不开眼的说出来。

就在这时候,门外有国公府下人出现,他冲着沐公爷做了个隐蔽的手势,沐昌祚当即笑道:“李都督,我已经命下人准备了酒菜,为都督接风洗尘。

罗大人一起,我们一起敬李都督一杯。”

“真该如此。”

罗汝芳也笑着说道。

先前出门去前院迎接李成梁的时候,沐昌祚就已经命下人准备一桌丰盛的酒席,款待李成梁一行。

对于李成梁带来的亲兵,自然也有人去招待。

虽然不会是一桌子鸡鸭鱼肉,但也绝对不会差。

这些跟随高级将领的亲兵,平日里可不会缺嘴,都是好吃好喝供着的。

就在李成梁已经坐上酒席的首座,左手是黔国公沐昌祚,右手是永昌府巡按御史作陪。

他也是推脱不过,没办法才坐下来的。

本来,在这里品级最高的,无疑应该是黔国公才对,超品的国公,可不是他这个正一品的左都督可比的。

不过他不知道,其实就在他来之前,沐昌祚和罗汝芳正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虽然还有主攻还是主守的争议,但根本上还是在知道了缅甸动员兵力后都紧张了。

罗汝芳主攻,也是为了出兵孟养,可以有盟军可以联手抗敌,战场也是在大明国境之外,可以为朝廷调集兵马争取时间。

现在黑锅甩给了李成梁,他们自然是感激的。

而在东南,带着朝廷旨意的两条蜈蚣船也在飞速向着吕宋驶去。

同时派出两条蜈蚣船传递旨意,也是担心海船在大海上出现意外。

一条船上带着旨意,而另一条则是护卫,就算海船出现故障,也可以把东西转移到另一条船上。

而此时,船工们喊着号子,用力的划桨,加快船速想着东南方向行去。

他们出海已经好几天了,行程也已经过了大半。

自从吕宋明军站稳脚跟,派人送回奏疏后,彭加丝兰海湾的位置也就不再是秘密。

所以,这次明军战船的目标就是直指这里,去玳瑁城送朝廷旨意。

而此时的吕宋岛上,经过一个月的勘界,陈带着王望高已经完成了和西班牙人确定边界的工作,一些地方都做好了记号。

为记号,其实不过就是在地下麦一块石板,地面上竖一座石碑做标记。

因为是按照纬度进行画界,倒是让随行的一些明军书吏熟悉了西班牙人带来的仪器。

这年头可没有全站仪这类电子仪器,可以准确的测量经纬度,也没有之后广泛使用的六分仪等仪器,还是比较老式的设备,就是十字测天仪,又称雅各棒、金杖。

它是由一根上下两端皆有孔的短杆垂直装在一根带有刻度尺的长直杆上,短杆可在长杆上前后移动,上下两孔可分别看到地平线和天体。

其实俞大猷之前派去壕镜的人,也接触到这类东西,不过他们能够弄出来的只有葡萄牙人淘汰不用的,更加老旧的测量仪器――航海星盘。

星盘是一种古老的观星仪器,不过航海家去掉星盘上的星相图,将其改为一种简单的航海仪器,用于测量陆地的纬度和船在海上的位置。

航海星盘由一根可转动的指针固定在一个木盘或金属盘的中心,盘上的圆周标有度数。

使用时将星盘悬挂成铅直,零度标记与水平面齐平,移动指针指向要测量的天体,即可测出天体高度,从而得出船舶所在的纬度位置。

相对来说,星盘在陆地测量的效果最好,由于船舶甲板的颠簸,所以在海上测量误差较大。

毕竟,星盘本身是观星仪器。

另外还打听到一种叫直角象限仪的东西,不过也被十字测天仪取代,并壕镜也没有实物。

这次勘界,西班牙人拿出十字测天仪,因为其效果不错,俞大猷干脆话重金买下三套。

其中一套自然是打算安排船只送回朝廷,交工部研究仿制的。

另两套,则是打算留在南海水师当中。

有了这种可以标记海上位置的仪器,可比依靠老水手凭经验定位要准确得多。

现在的玳瑁城,明军从召来的土著中挑选了一千精壮,又从苏禄国士兵里挑选出一千人,组成一支两千人的仆从军,协助明军保护领土。

还留下十条大小战船和数百军卒在吕宋,这些都是交给陈指挥的。

另外还准备了大福船,要带这次的收获返回大明,顺道送巴克尔国王,如果朝廷准许他觐见的话。

而剩余的水师官兵,已经做好再次出航的准备。

算着时间,俞大猷这两天已经开始焦急起来。

因为他此番出海可不止吕宋,还有旧港和缅甸的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