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带着城市穿七零

关灯
护眼

带着城市穿七零 第24节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带着城市穿七零!

徐莎也探头一看,心里多少放心几分,虽然她后放进去的还是明显看得出干净一些,但是也不算是十分的突兀。没办法,突然多了两只蛋,鸡也好奇啊!

滚来滚去,可不就脏了吗?

徐莎放下心来,开始跑步:“一二一!”

这个早上,因为多出来的两颗蛋而变得格外美好。

徐婆子:“给虎妞儿单独煮一个鸡蛋,剩下的三个,都打了做鸡蛋羹。”

一下子吃掉四个鸡蛋,这可是旁人想也不敢想的,要是徐莎不在,她也不会做出这个决定。但是谁让心情太好呢。徐婆子决定奢侈一次。

再说,她不肯奢侈的话,虎妞儿也一定要分给她,倒不如,吃一次。

古大梅娘家那头儿比徐家这边还穷很多的,所以格外的仔细,乍一听到婆婆要把四个蛋都吃了,仿佛被雷劈了一样。满眼的不可置信。

她喃喃自语:“咋能这么浪费呢……”

这话你说多气人,徐婆子瞪她:“觉得浪费你就别吃!”

古大梅肩膀一缩,讨好的笑,说:“娘,我瞎说呢,我就是心疼……我来干活儿,我做早饭,您跟虎妞儿一起锻炼。”

徐婆子:“……”你个鸡贼的,以为我愿意锻炼吗?

古大梅:“……”呼,我来做饭就不用锻炼了。

徐莎:“来呀,动起来!”

古大梅:“我做饭。”

徐婆子:“我喂鸡,它们下了四个蛋,得表扬。”

俩人立刻作势忙碌起来,徐莎眨巴大眼睛,同情的看着她们,说:“好忙哦,都没有时间锻炼了。”

徐婆子&古大梅:“呵呵,呵呵呵。”

徐莎跑了一会儿,觉得院子里伸展不开,索性就跑出了门,绕着他家的房子跑步。徐莎外公外婆是当年逃荒来此地投亲的,所以房子自然不在村子最中心的位置,反而是在边缘。

不过这样也有这样的好,他家这边住的很零散,这边几户人家都有点小距离,这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是现在其实很安稳的,所以自然还是好处更多。

就算家里吃的好一点,也不会特别引人注目。

徐莎跑了好多圈,倒是也没碰见什么人,一大早的,谁家不忙碌?

她跑的气喘吁吁,自己又拉了拉筋,缓和着回到院子里。这时全家都起来了,已经准备吃早饭,徐莎说:“你们先吃,我换个衣服。正好也缓口气儿。”

先吃?

这咋可能?

一家子坐在桌前等徐莎,等徐莎换好衣服过来,这才动筷子。

要说老徐家的条件,在这个村子里算是上不上下不下,要说好吧?其实也没太好,徐山是个男人,但是他只拿七个工分,偶尔还要请假。徐婆子年纪大,是五个工分,年纪大不比年轻人,不是有心也总有不舒服要请假的时候;而他们家最能干的古大梅也是七个工分。所以他家满打满算的工分,不算是顶顶多。

但是要说条件不好,那绝对是中等偏上。他家工分不算多,但是胜在,没有拖累。四个人三个大人都能拿工分,而小妞崽才两岁,正是最不费粮食的时候。所以就说这个工分,就能让他们家吃个七分饱了。

可不要小看七分饱,在这样的时代,能吃七分饱,绝对就是相当不错的人家。

而徐秀没有去世的时候,她和徐鸿伟的工资一共是九十块出头,他们每个月会寄十块钱给徐婆子,偶尔也会给一点票。所以即便是算上买油盐酱醋,加上添置一点粮食,徐婆子一年也能剩下个六七十块。

要说,徐婆子手上真是该有点钱的,然而事实上呢,古大梅生妞崽的时候是摔倒早产,当时已经有些难产,产婆不敢动送了医院的。当时生孩子加上补品,就花掉了三百多。

这在这个年头是大数目了。

但是如果不补,古大梅的身子保不准就废了,于情于理,徐婆子都没不管儿媳妇儿。而这件事儿也说明,有点存款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徐婆子还是很仔细的。

他们家的伙食,就跟村里的大多数人家一样。

要不然,也不能一家子精瘦精瘦的。

不过,自从徐莎回来,这伙食倒是变了,一下子产生了质的飞跃。像是平常的早饭,就是一个饼子一碟咸菜或者凉拌野菜,这就是全部了。但是现在竟然是细粮还有蛋。

当然馒头是没有他们的份儿,只有徐莎有,可蒸的鸡蛋羹他们都有份的。

不仅如此,今早一人还有一碗大骨头汤。

虽说是昨晚的剩菜,但是这个没有油水儿的年头这就是顶顶的好东西。

徐山感慨:“要是一直能吃的这么好,该多好啊。”

徐婆子:“你做啥白日梦呢!”

徐莎想了想,说:“稍微吃好点也对,其实这不是浪费,反而是赚了。”

这话要是这么说,大家就不懂了,齐刷刷的看她。

徐莎觉得,要说道理好难哦。

当年她的班主任,怎么就能做到叭叭叭讲那么多大道理的呢?真是羡慕啊!

她努力掰扯道理:“吃得好就会身体好,身体好不生病,这是不是省了?身体好干活儿就能多,这是不是赚了?身体好出去办事儿,人家看你五大三粗,都会客气几分,麻烦是不是也少了?所以啊,你看,好处多多。”

徐莎好努力好努力,才掰扯出这么多优点呀。

徐家人倒是若有所思,这不太附和他们传统的想法,但是好像也有点道理。

徐莎也没强迫他们一定要立刻就听自己的,毕竟大家之所以这么抠这么省,还不是日子苦造成的?要是但凡过得好,谁愿意苛待自己呢。

徐莎转换话题,说:“来,吃药!”

她说:“打虫药是最后一次,钙片以后早上吃。”

要说吃药,家里人还真是开心的。

这哪里是药,跟糖一个味道,平日里就算有糖,他们大人也不会吃,都是省给孩子的。现在光明正大的“吃药”,哪里能不开心?

徐山眯着眼睛,享受的说:“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能爱吃药。”

这话得到大家有志一同的认可。

古大梅:“这哪里是药,这是仙丹!”

徐莎:你们开心就好!ovo

既然决定上班了,徐莎倒是没耽搁,跟徐婆子问清了大队部怎么走,一家子锁好了门一起出来。

这个徐莎倒是不怕的,毕竟她刚回乡,才上班一天就伤了,现在记不住大队部也不奇怪。

大队部在村中央打谷场的旁边,而周遭还有一个粮仓,就是那个差点被徐山挖了墙角的粮库。这边距离老徐家不算近,但是村里就这么大地方,要说远也远不到哪儿去。

徐莎走到岔路口和徐家人分手,自己一个人来到大队部。

大队部一大早就有人了,门开着的,徐莎抬头挺胸,像是一只骄傲的小公鸡。这是她,第一天上班!

一个正在扫地的小伙子抬头:“你找……徐同志啊。”

毕竟不熟,打过招呼,倒是不知道说什么了。

徐莎:“早上好。”

她客客气气的打了招呼,随即问:“我的位置在哪儿来着?”

小伙子赶紧说:“这边。”

他领着徐莎来到办公室,这边办公室有五张桌,两个在窗口,另外三个在另一侧靠墙的位置。两张桌子对放,另外一张是单独的。窗口已经坐了一个人,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他听到动静看过来,也挺诧异的,说:“徐同志你怎么过来了?”

顿一下又觉得这么问不合适,补充说:“你这是全好了?”

徐莎严肃又认真:“我还成的,没全好,但是也不能不上工。既然上级领导安排我来做妇女主任,我就得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

徐莎大义凛然,不过吧,她消瘦单薄的身材和白净的小瓜子儿脸还真是让这个话没有什么说服力。

可是,不管多么没有说服力,谁也不至于说什么难听的话。

中年人笑:“那倒也是,你坐。”

他指了一下自己对面的位置,徐莎挠挠头,没忍住轻声问:“我、我怎么称呼您啊?”

她赶紧说:“我本来就初来乍到还没熟悉,结果又撞了一下……”

中年人理解的说:“我是民兵队长,方卫国。你叫我老方同志。”

他又主动给徐莎介绍了刚才的小伙子:“这是村里的徐干事,你还记得吗?他是你外叔公家的大孙子。算是你远房表哥了。”

徐莎最搞不清楚这些亲戚关系,但是还是板着小脸儿点头,表示自己记在了心里。

小伙子说:“我叫徐立。”

徐莎点头:“徐表哥好。”

短暂时间,徐莎搞清楚了,这个村委会,一共七个人。

其中包括,陈大队长、王会计,民兵队长方卫国,徐莎这个妇女主任,还有两个干事,小徐小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负责计分的女同志黄妙嫦。

大队长和王会计都是单独的办公室,剩下三个人是一个办公室。

除此之外,队里还有一个资料室和一个小仓库。

大队长也没想到徐莎这么快就上班了,脸上堆着笑意,十分憨厚真诚:“这咋不休息几天呢?你这也算是工伤。队里不给你补贴也就算了,连休假都要克扣,那可真是没有人情味儿了。”

大队长这么真诚,徐莎自然也真诚呀。

她是没有这些“大人”会演戏,但是没吃过猪肉没看过猪走吗?

徐莎甜甜的笑,说:“工作是万万不能耽误的,我这多请一天假,那活儿就得多堆积一天。既然妇女能顶半半天,那么妇女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我怎么能因为自己的小事儿,而耽误大事儿呢。”

大队长:“……………………”

妇女工作,有个屁的事儿。

不过他还是带着老农民特有的憨厚微笑:“这倒是,小徐同志真是一个热爱工作的好同志啊。咱们大队,就缺少小徐这样的好同志。”

徐莎:“我是好啊,我如果不好,领导也不能安排我做咱们大队的妇女主任。不过我再好,也得有好领导慧眼识珠呀。公社的领导是好领导,大队长您也是好领导。只有好的领导,才能发掘下属的优点。”

大队长听到这话,眉眼都是笑容。

谁不爱听好话呢。

商业互吹,要的。

他说:“你这话说的对,我这人能做这么多年大队长,社员们最晓得,我是为大队操碎了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这两个人这样吹,听到方卫国头皮发麻,他说:“我去地里看看。”

大队长:“好,对了,你去山边儿溜达看看,我昨个儿去公社,听说靠山屯儿有野猪下来了,嚯嚯了还没长成的庄稼。咱们大队虽然距离远一点,但是也不好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