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我在古代搞基建

关灯
护眼

我在古代搞基建 第119节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古代搞基建!

一个是把罪孽推给别人,一个是去承担自己的罪孽,那些有罪的人会选择哪个可想而知。

也是这时,他们才正视宗教的存在。

宗教和百家完全是不同的存在,信仰一词,就是百家人心中所坚持的信念,他们同样也有,但是无论哪家人都不曾像宗教一般疯狂。

就连以教育为己任的儒家,从最底层走出来,曾经数量最广泛的墨家也没有这么强的感染力。

越深入交谈,两方的心情就越加沉重。

几名僧侣担心大秦国没有他们佛教的位置,百家人则担心佛教的到来会拐走他们看好的那些幼苗们。

佛教争信徒,百家争学生,这是先天就对立的存在。

大秦人数就那么点,百家人是不会相让的。

要是有可能,他们还想从别处弄苗子过来呢。

几名僧侣和稷下学宫的老师们分开以后,心中有些迷茫,“大秦国就宛若我们心中的“极乐世界”一般,我们还有传教的必要么?”

百家的出现是对他们的一次打击,但是却不足以把性情坚韧的他们给击垮,真正让他们迟疑的是大秦目前的现状。

他们佛教一直苦苦追寻的境界已经在某个国度被彻底达成,那他们还用得着去传授佛教思想么?

“阿弥陀佛,再看看吧,不要忘了,现在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这么安稳,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国……四世陛下政治清明,他现在还很年轻,能够维持住这个局面,可是等以后呢,他的继任者却未必如他一般雄韬大略。”

甚至他们都不需要等到帝王的继任者上位,年轻时英明神武,到了老年后就变得昏庸而糊涂的国王,他们那里还少么。

一时的极乐并非他们的追求,他们所追求的是永恒的极乐。

看看底层民生,偶尔再去稷下学宫和百家老师们探讨探讨思想,几名僧侣渐渐熟悉了大秦这边的生活。

比起他们之前在别的国度过的日子,现在的他们的日子宛若置身于净土一般。

与此同时,百家人也在筹划着如何把外来的佛教变成他们稷下学宫的百家之一。

只要不发展所谓的信徒,他们对佛教所提出的思想还是很感兴趣的。

而没有大秦的官方同意,几名僧侣也不会在大秦贸然传教,平时所做最多的就是多听、多看、多记。

身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宗教文化,他们太清楚传教的根本了。

若是没有得到国度上位者们的认可,他们就算传播再多佛教思想也能被人给一一拔除了。

是以,大秦的官方态度很重要。

等待了许久,赵燕歌终于召见他们,就像外贸队伍的人说的那样,几名僧侣面色愁苦,这是岁月在他们脸上经年累月的刻痕,身材瘦削,眼睛却亮的惊人。

和后来那吃的白白胖胖,眼睛笑眯眯,外表和蔼可亲的和尚们有着本质的不同。

对于这种人,赵燕歌是很敬佩他们的,对几名从远方千里迢迢而来的僧侣们表示欢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简单的洽谈过后,几名僧侣向赵燕歌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在大秦进行传教。

赵燕歌闻言不由道,“不知几位大师对我大秦百家是如何看待的?”

几名僧侣心中微不可见的轻沉一声,道,“四世陛下,大秦的百家文化海纳百川,极具包容之象。”

他们已经能够猜到这个年轻帝王想要说什么了。

大秦欢迎佛教的到来,但是宗教是别想了,如果真的想要传播佛教思想,可以给他们在稷下学宫留一个位置。

如果连这点未尽之语都琢磨不透,他们也枉为苦行僧,白走那么多的地方了。

佛教和佛家,一字之差,所造成的影响可就天差地别了。

到底是留下继续往前走,还是停在这里看看这里的风景,几名僧侣心中举棋不定着。

赵燕歌也没为难他们,笑着道,“咸阳城可以说是大秦最繁华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看的东西难免有些不太准确,如果可以,还请几位客人能够在大秦各处都转转。”

几名僧侣心中不由一松,谢过赵燕歌以后,同样也对大秦别的地方感到好奇。

他们从北方边关一路直行来到咸阳城,中途路过的郡县并不多,相比起整个大秦国来,他们眼中所见所闻还非常的少,不足以让他们快速做出判定。

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行走于大秦境内,马路和马车已经足够便利,大秦内还有更为舒适而快速的交通工具。

被布置的非常舒适的青铜车让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走遍整个大秦,这让坐上了青铜车,看到没有畜力驱动的僧侣们眼中浮现出几丝茫然。

几人对视一眼,总觉得他们的苦行僧生涯自从来了大秦国以后一去不复返。

平整而宽阔的马路,便捷的交通,还是远离国都咸阳城,地处偏远地区,县、乡、村所展现出来的安居乐业。

他们眼中看到了,这个国度的确还有痛苦,但是更多的人是笑着的,和他们那里很不一样,他们那里笑着的总是少数人,大多数的百姓们就像他们脸上的岁月刻痕一般,满面愁苦。

负责给他们开车的人一路为他们介绍着沿途的风景。

哪些地方的农田最丰收、附近的土特产是哪些东西、哪些郡县开办的是什么工厂,全都如数家珍。

这让几名僧侣都有些怀疑这位是大秦国专门给他们派的一名官员了,还是职位不小的那种。

听几名僧侣好奇的问起这个问题,负责给他们开车的人道,“我认识字,这些都是我从报纸上看到的。”

“报纸?”几名僧侣很好奇,开车的人把报纸递给他们看。

不出意外的,僧侣们根本看不懂。

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并和大秦流畅沟通,已经算的上天赋异禀,可是短短一段时间内就学会大秦特有的文字那是不可能的。

“这是,我们的阿拉伯数字么?”几名僧侣看着报纸上的某些文字,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因为不能联系上下全文解读,他们也不知道那些数字在文章内的作用。

“对,我们陛下说过,那些数字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原来是你们那边的么?”带他们游历大秦的司机不由惊讶道。

“是啊,只是和大秦国的数字书写上有些不同而已。”这点不同,估计就是地域的自行演化吧。

要不是自家的东西,他们都不敢认。

黔中郡,聂粮一行人终于从布满细碎石子的小路换到了大秦官方的大马路上,“外面的路还真难走啊。”

“可不是,走起来真是费时又费力。”众人赞同道。

回首望了望黔中郡的那条大马路,不由感慨道,“咱们家的路走起来可就快多了,过不了多久应该就能赶回咸阳城了。”

与此同时,他们找到了大秦在黔中郡建设的驿站,让驿站的人快马加鞭,提前把他们的情报给送回去,他们则可以放松的赶路。

“既然是在我们大秦西南的方位,那我们大秦应该有关于那个地方的记载才对。”

“希望不是一个和匈奴类似的国家或部落。”

“他们应该和匈奴不一样,我们大秦没有受到过那个地方的攻击。”

因为没有攻击,他们大秦也就没有发现他们的方位,要不然早就被大秦列为敌对存在了。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就像他们大秦不知道那个地方的存在一样,那个地方说不定也没发现他们呢。

等双方互相发现之后,是什么态度就不知道了。

他们的信息被送到咸阳城,赵燕歌看着信件,让人去查一下那个地方。

大秦内书籍保存的十分完整,查询资料什么的非常便捷,没多久,大秦就找到了有关那个地方的少数资料。

“陛下,按照书籍上记载,那个方位是“夜郎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度,夜郎国和我们大秦之间隔着崇山峻岭,双方的消息都非常的闭塞,如今我们已有数十年没有收到过他们那边的消息,现在也不知道他们那里怎么样了。”

是强是弱,是分裂还是融合,他们都不知道。

同样的,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中的大秦,他们那边同样也收不到什么消息。

“既然聂粮他们想去看看,就让他们作为外交官去拜访一番吧,也好探探那里的虚实。”

第139章

夜郎国,夜郎自大的出处。

后世多对夜郎国心存鄙夷,不知情的人可能都以为那里就跟朝鲜一样,都是弹丸之地。

可实际上夜郎国的国土面积并不小,当然,富饶程度就没法和中原地区相提并论了。

“……西距邓雀,东接交趾,地凡数千里。”

这就是夜郎国的国土面积,简直能和匈奴部落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

为什么夜郎国没有和匈奴还有中原打起来呢?因为天险的阻挡。

交通不便,信息不流通,造成双方来往都不多。

对于匈奴人而言,到底是崇山峻岭好攻打,还是大平原好攻打?

同样,也因为天险,夜郎国对外界的信息也不多。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和中原接轨,但是却和印度多有来往。

要是没有那些山岳的阻挡,想必他们早就相遇了。

最让赵燕歌感兴趣的是夜郎国那可以说的上是庞大的人口。

虽然和中原人口数量没法比,但是比起朝鲜来,夜郎国能吊打朝鲜。

“听说你要派人去拜访夜郎国。”公孙起过来找赵燕歌问道。

“是啊,先去探探那个地方的虚实,然后想办法打下来。”赵燕歌道。

至于和平友好什么的,不好意思,谁让你离大秦这么近呢,可不就像一块肥肉在猫的眼前晃悠着,不馋你馋谁。

远交、近攻,一向是大秦外交政策的不二法宝。

聂粮只是探路的先锋官,真正能主事的还是别人。

赵燕歌心里比较属意代左相,左相回朝,他身上就空闲下来了,正好出去当一把外交官。

就在这时,一双手如同一根柔嫩的羽毛抚过赵燕歌的心尖,让赵燕歌身子不由酥麻起来。

“我也想去。”公孙起往赵燕歌耳朵里面吹气道。

赵燕歌不动声色的抱住她道,“早晚会有你出马的一天,这次咱们要先礼后兵。”

去什么去,他这边暂时可离不了她。

眼看着赵燕歌就要熟门熟路的对她动手动脚,公孙起腰身一个扭转,从赵燕歌身侧快速离开。

只留下赵燕歌在原地压制着心底的躁意。

“果然,天气转热,让人身心也跟着躁动起来。”赵燕歌低声感慨道。

公孙起就像小火苗一般,把他身心弄得燥热无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